索尼蔡司24-70 f4评测(拿变焦镜头扫街索尼蔡司FE)
索尼蔡司24-70 f4评测(拿变焦镜头扫街索尼蔡司FE)器材算什么?好的技术才是攀登摄影巅峰的阶梯。微单时代所有指标都随着科技而升级,以前让人觉得很了得的东西,现在也成为习以为常的玩意了。如果你让我举例还有哪些镜头位于这个2470ZA之下,除了那个2870套头,谁还能不用琢磨就想起别的什么吗?我经常劝影友们一句话,就是别拿器材来相互比较,因为有个道理大家都懂,那就是:“货比货得扔。”不过别担心,关键时刻你是完全想不起来这句话的。所以你总是买了卖、买了又卖、买了还是卖。如果这其中进进出出的器材有重复,那我就恭喜你,你已经骂过你自己了,这是一个很谦虚的好习惯。一支镜头让人同时拥有24、28、35、40、45、48、50、55、70这些焦距,并且都能提供F4的最大光圈,有着不错的重量体积控制,其他方面略微残了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的。理解个什么理解?想要理解,就需要多磨练技术。技术越好,越能让你省钱,你甚至可以嘲讽任何
图文/杨诺宾
对于一个热爱人文风格的拍摄者来说,还是扫街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FE2470F4算是牛头还是狗头我也说不准,反正现在人们对器材的要求要更为严苛了,不会因为它有个蔡司蓝标就认为它更出色。
以前有太多的说法在当下没人提了,诸如什么:蓝标无弱旅、定焦无弱旅、微距无弱旅、35mm无弱旅……反正是有点特点的都是牛头,现在说什么呢?辣鸡、辣鸡、辣鸡,全特么是辣鸡。除非某个镜头天生丽质各方面都完美,否则就是辣鸡。
2470F4确实是一个很难驾驭的镜头。由于光圈只有F4,所以只适合白天使用。呃……光线充足的室内也可以。没什么所谓的虚化氛围,锐度也要再收一收光圈才能体现。由于有T*镀膜,逆光效果和颜色是说得过去的。变焦镜头最为知名的莫属“大”三元(1635/2.8、2470/2.8、70200/2.8)。如果牛头与狗头有一个分界线的话,可能“小”三元正好就是这条线本身。
微单时代所有指标都随着科技而升级,以前让人觉得很了得的东西,现在也成为习以为常的玩意了。如果你让我举例还有哪些镜头位于这个2470ZA之下,除了那个2870套头,谁还能不用琢磨就想起别的什么吗?
我经常劝影友们一句话,就是别拿器材来相互比较,因为有个道理大家都懂,那就是:“货比货得扔。”不过别担心,关键时刻你是完全想不起来这句话的。所以你总是买了卖、买了又卖、买了还是卖。如果这其中进进出出的器材有重复,那我就恭喜你,你已经骂过你自己了,这是一个很谦虚的好习惯。
一支镜头让人同时拥有24、28、35、40、45、48、50、55、70这些焦距,并且都能提供F4的最大光圈,有着不错的重量体积控制,其他方面略微残了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的。理解个什么理解?想要理解,就需要多磨练技术。技术越好,越能让你省钱,你甚至可以嘲讽任何体积大、重量大的镜头,说它们不适合自己。如果技术不好,旗舰级别的火箭筒也能挑出一堆有理有据的瑕疵。所以你以为我要劝你什么?磨练技术,别逗了,当然是买买买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的技术才是攀登摄影巅峰的阶梯。
器材算什么?
答:电梯。
行了行了,不瞎掰了,关键是这个镜头买来之后几乎没用过,实在是不忍心就那么撂在那,好歹也是蓝标,拿出去透透气。听说疫情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随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所以……祝大家平安吧。上图:
行了,就到这里吧,照片发了很多,几天用下来还是很痛快的。不过扫街确实是单调,一切都越来越趋同,越来没有个性。街道是这样,人群也是这样,甚至人们说话……连表达的方式也是这样。比起洞察力来,技术真的没什么价值,不过技术比器材有价值。写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就是觉得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