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德国坦克炮击T-34坦克观察窗(德国二号坦克坦克)

德国坦克炮击T-34坦克观察窗(德国二号坦克坦克)1942年,「二号战车J型」出场,但仅生产22辆便告终。1943年,德国制作了最终生产型,「二号战车L型─山猫」。在此之后虽然还有火力强化型的计画出现,但那仅停留在图纸上,并没有实际进行生产。二号战车的首战是在1936年开始的「西班牙内战」,德军曾将一号战车与二号战车少量投入作战,发现这两款若配合反战车炮一起使用,则其力量不容小觑。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照原定计划,装甲部队的主力是新型的「三号战车」,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主力仍由二号战车所担任。到了之后的法国战役与德军入侵苏联时,虽然主力已经由三号战车所担任,但仍可以在战场上见到二号战车的身影,在之后的北非战役中,德军对二号战车进行了些许改造,并投入战场。在此之后,二号战车除了被送往战车学校作为训练用途外,还有被改装为装甲抢修车、指挥车以及抢修车等其他用途车辆,甚至被分配给警察进行巡逻用途。

德国坦克炮击T-34坦克观察窗(德国二号坦克坦克)(1)

1934年7月,德国陆军部提出一款重量10吨,并搭载20mm火炮的战车,1935年,德国兵器局正式向MAN、克掳伯、亨榭尔、戴姆勒‧宾士等四家公司下达开发命令。其中克掳伯公司的试验车是将自家所生产的一号轻型战车(图一)进行放大并加以改良而成。

在1935年10月,结果出炉,以MAN公司的试验车当选,但军方要求炮塔必须搭载克掳伯公司的样品,而该计画交给MAN和戴姆勒‧宾士合作进行,两家公司将试验车的装甲增厚,并改良动力及悬吊系统。综观二号战车的外型,与I号轻型战车颇为相似,引擎后制,并将炮塔偏右设置,最重要的是所有二号战车皆搭载无线电,这项装备对于之后德军之「闪击战」战术来说相当重要。

德国坦克炮击T-34坦克观察窗(德国二号坦克坦克)(2)

1937年7月,「二号战车A型」正式开始量产,但该型并没有装设指挥塔,导致车长难以进行观测,并影响了射击,而两家公司对此改良,分别在同年12月以及隔年1938年6月,「二号战车B型」以及「二号战车C型」(以下简称「C型」)开始量产,其中除增加指挥塔外,亦在炮塔前方以螺栓拴上20mm厚的钢板,并再次改良动力系统,其中「C型」亦为二号战车系列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一型。

1941年,德军再次将「C型」改良,项目为将装甲一体化,以增强防护力,该型被称为「二号战车F型」,是二号战车系列中最为安定的,在后期甚至将火力强化过。在此同时,MAN公司又再次为二号战车D/E型制作后继型,成果就是「二号战车G型」,虽然该型的性能非常优秀,但军方对其不太满意,因此也仅有少数生产。

1942年,「二号战车J型」出场,但仅生产22辆便告终。1943年,德国制作了最终生产型,「二号战车L型─山猫」。在此之后虽然还有火力强化型的计画出现,但那仅停留在图纸上,并没有实际进行生产。

德国坦克炮击T-34坦克观察窗(德国二号坦克坦克)(3)

二号战车的首战是在1936年开始的「西班牙内战」,德军曾将一号战车与二号战车少量投入作战,发现这两款若配合反战车炮一起使用,则其力量不容小觑。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照原定计划,装甲部队的主力是新型的「三号战车」,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主力仍由二号战车所担任。

德国坦克炮击T-34坦克观察窗(德国二号坦克坦克)(4)

到了之后的法国战役与德军入侵苏联时,虽然主力已经由三号战车所担任,但仍可以在战场上见到二号战车的身影,在之后的北非战役中,德军对二号战车进行了些许改造,并投入战场。在此之后,二号战车除了被送往战车学校作为训练用途外,还有被改装为装甲抢修车、指挥车以及抢修车等其他用途车辆,甚至被分配给警察进行巡逻用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