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鹿电影(三代鹿人们狂飙突进)
三色鹿电影(三代鹿人们狂飙突进)于文艺作品来说,短视频影视评论的掌舵者终将属于谁——流量推手?饭圈?作者?学者?还是精于搞怪的视频剪刀手?于资本来说,「三代鹿人们」是如火如荼的风口,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如果你常年混迹B站或者饭圈,肯定对「三代鹿人」这个名字有所耳闻。尤其是过去一个月,B站UP主「三代鹿人」涨粉90多万,堪称B站最「狂飙突进」的UP主之一。无独有偶,「郭本尼」、「路温1900」等UP主也是热搜视频上常见的红人。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影视评论类「草根意见领袖」群体正在崛起,且渐渐形成了规模和气候。尽管流量的剧增可喜可贺,但站在这场「奇观」与「狂欢」的盛况背后,我们也不禁展开了理性质疑:
近半年来,随着以B站「三代鹿人」为首的UP主们狂飙突进,短视频形式的影视评论模式渐成气候,如火如荼的流量背后,也激起了喜忧参半的思考。从表面上看,他们只是把原本由文字呈现的内容搬运到了视频类APP上而已,但这背后蕴藏的,却是一片巨大的「视听化」红海。
你认为,#短视频影评的未来一片光明吗#,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评论。
"
作者 | 莫楠
如果你常年混迹B站或者饭圈,肯定对「三代鹿人」这个名字有所耳闻。
尤其是过去一个月,B站UP主「三代鹿人」涨粉90多万,堪称B站最「狂飙突进」的UP主之一。无独有偶,「郭本尼」、「路温1900」等UP主也是热搜视频上常见的红人。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影视评论类「草根意见领袖」群体正在崛起,且渐渐形成了规模和气候。
尽管流量的剧增可喜可贺,但站在这场「奇观」与「狂欢」的盛况背后,我们也不禁展开了理性质疑:
于资本来说,「三代鹿人们」是如火如荼的风口,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
于文艺作品来说,短视频影视评论的掌舵者终将属于谁——流量推手?饭圈?作者?学者?还是精于搞怪的视频剪刀手?
从「长文字」到「短视频」,互联网影评经历了什么?不可置疑的是,「影视内容」是这个时代最最活跃的文艺内容。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飞速发展以及影视行业的迅速起飞,与之相应的互联网评论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如果非要为其发展进行一次清晰的分野,那么2016年或许是一个极好的分界线,以此划分为「长文字时代」和「短视频时代」。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15年,是「长文字」网络影评如火如荼的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阵地主要是:几个知名的论坛、「豆瓣」,以及「微信公众号」。
论坛在这个时代已然日渐隐匿,但「豆瓣」和「微信公众号」却仍以不褪色的姿态傲然屹立。「豆瓣」像是个充满社交氛围的「小圈子」,碎片化的短评与畅所欲言的长评相得益彰,这里个人风格浓厚、各个圈层百花齐放;「公众号」则更像是过去的杂志,以相对稳定的内容和风格来吸引用户订阅。
以「豆瓣」、「微信公众号」等为首的这种「长文字评论时代」像是一场序幕,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与传统学术性的文艺评论一脉相承,在内容和题材上都与学术性影评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它们在互联网语境下逐渐摸索出了一种极具网感、接地气的阐述方式,从而建立起一座大众性与学术性之间的中介桥梁。
而时间一晃就到了2016年,业内号称「短视频元年」。这一年大名鼎鼎的「抖音」上线,很快,以「抖音」与「快手」为首的短视频「流量厮杀大战」拉开帷幕。B站作为「Z世代」高度云集的原创视听文化平台,也不甘示弱地开始扩展它的版图。
以各大「短视频平台」为基地,众多早期UP主开始酝酿发力,在短视频影评这块荒原上尽情深耕。直到今年以来,一次次舆论事件中,它们话语权的凸显以及流量号召力的日渐壮大,彰示着国内「短视频影评」已经渐成气候。
至此,与传统「长文字影评」截然不同的「短视频影评」格局彻底打开,开启了一场大众性的奇观化狂欢。五花缭乱的短视频俨然成为了观众眼中琳琅满目的商品,首选项肯定是最能激发肾上腺素的那款。
以近期风头最盛的UP主「三代鹿人」为例。作为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2年的大号,早期它的内容走向其实还相对传统,与多数「短视频影评初级玩家」一样,擅长把「长文字影评」的文字内容与视听原片相接,简单地搬运和处理。
而从2021年开始,他画风渐渐转变,涉猎范围也越来越定位在了「泛娱乐」角度,说话口吻变得越来越「阴阳怪气」,真正演绎了什么叫做「他越疯批,网友们越爱」,由此引发了流量爆棚。
选题上,「三代鹿人」总能够迅速占领「话题度」,先声夺人。
比如「王思聪被网红曝光聊天记录」事件一出,他就紧随其后出视频戏称「卑微舔狗是假,资本藏獒是真——宝藏男孩王思聪」;章子怡在《上阳赋》中的演技遭到质疑,他便迅速推出「不是上阳赋,而是夕阳赋,好看!真的好看!」;「101系选秀」如火如荼的时候,他连出几发视频,相继评论了利路修、伯远、周柯宇等热门选手,与热火朝天的饭圈「打成一片」。
简言之,「三代鹿人」们在选题上早已跳出了传统意义上一板一眼的剧评、影评,越来越朝「泛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什么「火」评什么,什么可能「爆」评什么。
内容上,他们通过努力设计制造「冲突性」,来增加可看度。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绕在「吐槽狂欢」和「饭圈尬吹」这两个母题打转儿。尤其是通过高举「吐槽」、「讨伐」、「猛嗑」等大旗,来形成强烈的刺激效果,极尽可能地煽动一场互联网视听「狂欢」。
比如上个月轰动全网的「你微笑时很美融梗事件」,就是以B站几位具有强大号召力的短视频影评UP主掀起的「吐槽」与「讨伐」的狂欢。UP主们牢牢攥住观众心目中对于「抄袭与融梗」的憎恶点。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里,用简白生动的语言细数了电视剧《你微笑时很美》中抄袭融梗的蛛丝马迹。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影评」增加了内容的可看性,却也削弱了可读性,更像是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游戏。
「你微笑时很美融梗事件」里,所有UP主的内容核心其实仅仅只有「融梗」两个字。其他的语言多数是在营造一种眼花缭乱的趣味性,用以让简白的观点生动输出。真正造成这场舆论发酵和流量聚集的,并不是UP主们的创作,而是网友被刺激的肾上腺素以及自发的狂欢。
这里,我们不禁推倒出了一个问题:同样都是影评内容,从「传统的学术性影评」到「互联网长文字影评」,再到如今的「短视频影评」,究竟有什么不同?
「短视频影评」的崛起,拉开了「学者」「作者」「UP主」三者之间的巨大鸿沟互联网开启了影视评论的黄金时代,在这里,人人都是发声者,「草根意见领袖」们坐拥粉丝,具有极高的话语权。
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个尬境:在视听娱乐环境下,形式渐渐升起,内容徐徐下沉。影评UP主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演变为了逗哏和捧哏的相声演员。
以「三代鹿人」的内容为例,他的开场白往往是「各位家人们早上中午晚上好,我是一点都不阴阳怪气的三代鹿人一号机……」,热烈充沛的讲述腔调令人记忆深刻,浮夸又搞笑的讲述方式令人听得入迷。配上鬼畜搞笑的动画以及视听剪辑,常常令人捧腹大笑,每每引人拍案叫绝。
拍案之余,却难以引人深思。一方面,「视听形式」本就不像「长文字」那样擅长干货输出;另一方面,作为年轻的形式,「短视频影评」的表达方式仍在不断探索和丰满的过程中。
「视听化」带来的这种物换星移,覆盖面是全方位的。而今天,让我们仅仅聚焦到「互联网文艺评论」这个小的话题上来。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大家看过的关于影视圈的内容,无非是——明星八卦、影视吐槽、各家的偶像安利。还有别的吗?
你对一部剧的评论,除却「CP好甜啊」、「演技真尴尬」、「太虐了」、「笑死我了」……这些肤浅的词汇外,还有其他的思考吗?
专业性的影评内容在流量的漠然下日渐浓缩,看似五花缭乱的短视频UP主那里,其实只在形式上争奇,却从未在内容上斗艳。
互联网的世界里,流量是宝藏,人人削尖了脑袋争头条、抢阅读量。这里看似是一个自由的平台,但其实俨然一个流量的卖场,多少人只一门心思钻营观众喜欢看什么,却从未想过自己要表达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视听化」的影评内容的确趣味横生,令人欲罢不能。笔者自己也是短视频重度用户,自从迷上刷这类影视向的评论视频后,下饭都多了一份白米饭。
但正如上个月那般,B站轰轰烈烈地讨伐完电视剧《你微笑时很美》,观众看过、笑过、愤怒过、讨伐过,然后呢?太阳照常升起,还能剩下什么?
诚然,文艺大众化、通俗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影视评论日渐泛娱乐化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但「短视频影评」的兴起,无疑成了这场剧变的终极催化剂。
如今,象牙塔里的学者们宛如孤掌难鸣的光杆司令,期刊的发表不为有人读过,只为有功绩留过;曾经弄潮一时的公众号作者们,一边写着阅读量下滑的影评,一边琢磨着怎么入局短视频;异军突起的UP主们,站在流量的风口引领着一次又一次的狂欢。
我们总在叹息,烂片太多好片太少。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时代的进步,究竟该由谁去推动?是无人问津的学者期刊?是千篇一律的公众号软文?是屏幕上嬉笑怒骂的UP主们吗?
除了「吐槽狂欢」和「饭圈尬吹」,影评UP主还能走多远?这是最荒谬的时代,「饭圈尬吹」挤满了屏幕。
偶像翻车的频率却堪比特朗普打脸的频率。昨天高高在上「群嗑」的偶像、「群舔」的颜值,可能就是明天「群嘲」的话题、「恶心」的对象。今天乌泱泱的粉丝大军来了,明天黑压压的谩骂大军来了。花花绿绿的屏幕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关掉屏幕,却是空荡荡的房间,以及空空如也的头脑。
这也是最热闹的时代,层出不穷的网络意见领袖们扛着「吐槽」和「讨伐」的大旗,口诛笔伐着烂片和尬剧,嬉笑怒骂着墙倒众人推的娱乐八卦,枪口指哪儿都是万人空巷。
直到热度「狂欢」过后,一切偃旗息鼓。
UP主们丰满了羽翼,观众看完了乐子,烂剧收割了流量,飞鸟食尽各投林,谁也不碍着谁。
我们不禁自问:逗哏和噱头能长远吗?观众会永远接受吗?是娱乐至死,还是日渐形成完整的自律体系?
「视听」不意味着唯「形式」和「噱头」,「娱乐」不代表着单薄和媚俗。当看客沉溺于短暂的狂欢中时,同时也在一次次快销着耐心和信心。流量的大势往往一晃而逝,只有把握好短视频崛起的流量契机,建立全新的网络视听评价体系,才能使整个行业和平台唤醒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当然,在这个时代里,「三代鹿人」们仍旧是熠熠生辉的。他们强烈的网感、以及极具后现代喜剧意味的视听叙述形式,正重塑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
在未来,终将有人奔赴新的辉煌,只是子弹还要飞一会儿。
1号结语短视频的喧嚣将「声色犬马」的人间百态完整复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流量像是个巨大的名利场,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越是在乱糟糟的氛围里,清醒的思考便显得愈加难能可贵。
此时此刻,让我们闭上双眼,想象一下,再过个十年,当视听统辖世界后,还会有人愿意阅读长文字吗?当短视频影评统辖世界后,你还会为一个镜头、一个完整的思考而长篇大论吗?
如果那终将是个娱乐致死的时代,那么,清醒的人最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