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Olga Tokarczuk)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相信很多小伙伴可能没听说过这两位的大名,相比大热的村上春树,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在国内确实名声不显;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位新晋的诺奖得主,当然,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作品与文字!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7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正式颁发了,因为去年的丑闻风波,让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延迟到了今年,所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了少有的“双黄蛋”;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1)

相信很多小伙伴可能没听说过这两位的大名,相比大热的村上春树,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彼得·汉德克在国内确实名声不显;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位新晋的诺奖得主,当然,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作品与文字!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 波兰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2)

(Olga Tokarczuk)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叙事方式热情,充满想象力,犹如百科全书般丰富宏大,超越了人生的局限。”

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

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7 年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而后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E.E》《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等,受到波兰评论界的普遍赞扬。

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 、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两次获得波兰文学最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3)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

小说共 84 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 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

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

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4)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讲述了一个边境小镇,从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与丈夫迁居这片乡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

各种传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场: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

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

彼得·汉德克 | 奥地利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5)

(Peter Handke)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重要作家,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 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 年获卡夫卡文学奖。

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1961 年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24 岁出版第一部小说《大黄蜂》,在此之前他已退学专心创作。同年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他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代表作:《无欲的悲歌》、《形同陌路的时刻》、《去往第九王国》、《左撇子女人》、《痛苦的中国人》

《无欲的悲歌》

彼得·汉德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6)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包括《无欲的悲歌》和《大黄蜂》。

《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 51 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

《形同陌路的时刻》

彼得·汉德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7)

彼得·汉德克所著的《形同陌路的时刻》包含汉德克三个剧本《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形同陌路的时刻》《筹划生命的永恒》。

书中,各种人物轮番登台亮相,他们在这个中心相互碰面,相互妨碍,共同组成群体,然后又使之解体。在作者充满寓意和讽喻的笔下,这个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最终变得昏暗的世界舞台或许就是汉德克所感受的现实世界的微缩。

《去往第九王国》

彼得·汉德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8)

彼得·汉德克最重要的代表作,一部继承了歌德、黑塞以来的德语文学传统,具有漫游者气质的成长小说。

刚结束中学的学业,20岁的奥地利青年菲利普•柯巴尔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去希腊的毕业旅行,决定前往斯洛文尼亚寻找他失踪二十多年的哥哥。

他随身带着哥哥留下的农学院笔记本和斯洛文尼亚语-德语词典,凭借这两样东西,柯巴尔发现了语言在叙述、转换现实中的魔力。穿越斯洛文尼亚之旅,实际上 也是柯巴尔追寻祖先踪迹,发现民族和传统,寻找自我的历程。

《左撇子女人》

彼得·汉德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9)

本书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

《左撇子女人》的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

《痛苦的中国人》

彼得·汉德克

最值得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单本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都在这了)(10)

《痛苦的中国人》收录了汉德克的四部作品,包括小说《痛苦的中国人》和三篇游记,即《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和《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

在《痛苦的中国人》中,作为一个出现在主人公梦境中的神秘的陌生人,“痛苦的中国人”一再成为主人公竭力克服内心痛苦的隐喻;三篇观察和游记则标志着汉德克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也体现了他面对欧洲剧烈的政治动荡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正义良知。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 |2000-2017

2017年 石黑一雄

日裔英国小说家,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代表作品:《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别让我走》

2016年 鲍勃·迪伦

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随风飘荡》

2015年 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白俄罗斯记者、散文家,擅长纪实性文学作品。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代表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

2014年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法国小说家,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代表作品:《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2013年 爱丽丝·门罗

加拿大作家,她的作品充满浓厚的地域色彩,故事大都源于她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并以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绘制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本世界。

代表作品:《逃离》《快乐影子之舞》《爱的进程》《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亲爱的生活》

2012年 莫言

中国作家,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代表作品:《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

2011年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瑞典著名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翻译家。

代表作品:《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作家及诗人,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

代表作品:《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

2009年 赫塔·米勒

德国作家、诗人,她以写作德裔罗马尼亚人在苏俄时的遭遇著称。

代表作品:《河水奔流》《行走界线》《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呼吸秋千》《心兽》

2008年 勒·克莱齐奥

法国著名文学家,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战争》《逃之书》《墨西哥之梦》《非洲人》《诉讼笔录》

2007年 多丽丝·莱辛

英国作家,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

代表作品:《金色笔记》《幸存者回忆录》《黑暗前的夏天》

2006年 奥罕·帕慕克

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西方文学评论家将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相提并论,称他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

代表作品:《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

2005年 哈罗德·品特

英国剧作家、导演,曾担任职业演员,在保留剧目轮演剧团表演,随后开始戏剧创作。

代表作品:《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

2004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奥地利作家,是中欧公认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经常因为作品中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和社会批评意识引发广泛争议。

代表作品:《利莎的影子》《钢琴教师》

2003年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南非白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大学教授。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

代表作品:《耻》《彼得堡的大师》

2002年 凯尔泰斯·伊姆雷

匈牙利犹太作家,1944年被纳粹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1975年出版以他在集中营生活为背景的首部小说《命运无常》。

代表作品:《命运无常》《英国旗》《船夫日记》《惨败》

2001年 维·苏·奈保尔

英国印度裔作家,曾获得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代表作品:《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街》《大河湾》《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

2000年 高行健

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代表作品:《灵山》《一个人的圣经》


私信回复静读君“我要资源”,可免费获得40G电子书资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