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减法与加法有什么特点(两种教学过程的比较与思考)
向量的减法与加法有什么特点(两种教学过程的比较与思考)二、对教学过程的思考由此可见,课堂小结环节中应该设置开放性与反思性问题,引领学生回溯一节课学习历程,让学生都能够有话可说,并注重提炼学习体会,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一、对“向量的加法”两种教学过程的比较1.旧知回顾环节这两个问题较为具体而明确,学生的思维张力略显单薄.
卓斌(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
摘要: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同一课题的不同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比较,得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在创设问题情境中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在建构新概念的过程中体现新知识的生长性,在新概念的意义建构环节体现内涵的生成性,在例题教学环节充分展示解题思路的建构性,在回顾反思环节中要突出化隐为显的思想性.
关键词:向量的加法;教学过程的比较;教学过程的思考
同课异构活动已经成为当下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同课异构”体现了不同教师对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的理解与领悟,从而在教学设计、知识呈现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展现出不一样的思路与风格,可谓是同中求异,体现个性.笔者有幸参与了两所名校联合举办的同课异构会课活动,观摩了两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教材必修4“向量的加法”一节课.教师甲是一位从教近二十年的优秀男教师,教师乙是一位从教六年的新秀女教师.
一、对“向量的加法”两种教学过程的比较
1.旧知回顾环节
这两个问题较为具体而明确,学生的思维张力略显单薄.
由此可见,课堂小结环节中应该设置开放性与反思性问题,引领学生回溯一节课学习历程,让学生都能够有话可说,并注重提炼学习体会,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对教学过程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观摩“同课异构”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异课同构”的探究,即异中求同,探索最能展现教学内容本质特征的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找寻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实施方式.
1.在创设问题情境中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问题情境通常包括实例、情境、问题或故事等.不管你采用哪种办法,都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感受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起到质疑激趣的功能.例如,“向量的加法”这节课,除了课例中给出的问题情境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让一名学生到教室前面按照口令走几步,然后其他学生帮助他计算其位移问题,以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中进行数学化处理,引入学习向量的加法,从而凸显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板书设计方面可以这样进行:位移的结果—合位移—位移相加—向量的加法,从而给出课题.
2.在建构新概念的过程中体现新知识的生长性
温故知新是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唯有如此,方能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或培养基,实现“生长教育”.否则新知识就像水中浮萍,随波逐流,“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就是“无根教学”,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就没有办法建立起稳定的、持久的联系.“向量的加法”的“根”应该是“实数加法”,只是所加的对象或元素不同而已.要引导学生理解向量a与b的和,借用符号“ ”表示,这时“ ” 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简单的数量累加,而是要借助三角形法则或者平行四边形法则来作图计算,让学生认识到“算术的加法”并不是求“和”的唯一合理的运算.
3.在新概念的意义建构环节体现内涵的生成性
意义建构包括经历过程、感受意义、形成表象、自我表征等环节,要体现生成性,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同时,意义建构还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学生的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归纳、猜想、验证、推理、建立模型、提出方法等个体活动,也包括讨论、交流、互动等小组活动.“向量的加法”内涵十分丰满,既包括向量加法的定义,又包括三角形法则的操作;既可以采用三角形法则,又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既要研究几何作图,又要探索向量模的大小关系;既要建构两个运算律,又要对于向量的加法运算进行推广.这方面教师甲做得非常充分到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4.在例题教学环节充分展示解题思路的建构性
例题教学是数学应用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新授课中第一个例题的教学最好贯彻“先展后评”“先学后教”的原则.首先,让学生先动手尝试、探索,尽可能地暴露学生各种可能的想法,然后,师生共同评判甄别,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通性通法以及一些奇思妙解,并对于错误思路进行归因分析,彻底认识错误本源;其次,变式训练,强化解题套路,学会举一反三,归纳解题步骤.例题教学要贯彻好解题思路的建构性,让学生感受到解题过程的合乎情理,自觉地认可与接受.切忌只讲怎么做,不讲为什么,只讲解法,不讲想法.
案例中教师甲设计的例题解决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