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攀登者的表现(上海出品攀登者)
胡歌攀登者的表现(上海出品攀登者)1975年中国登山队队员夏伯渝老先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多感悟和启发,我特别佩服他。他做了截肢手术,但在往后的人生中,从来没有放弃登顶珠峰的目标,甚至他后来还得过癌症,在2018年5月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实现了不可思议的传奇。我见过夏老师本人,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内心如此强大的人,在生活中又是如此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夏老师的精神和经历,帮助我找到了人物的感觉。胡歌:我从不认为这个角色是“失败的英雄”,更合适的称号应该是“永不言败的英雄”。对于登山者来说,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比最后的登顶更重要。为了登顶的集体目标,“杨光”把睡袋让给了其他队友,自己的腿被冻伤了,最终需要截肢。从物理意义上来说,他没能登到峰顶,但就人格、精神层面来说,他是真正的成功登顶者,他登上了精神意义的峰顶。胡歌:当我接到邀请加入剧组的电话时,距离开机已经只有半个月时间了,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我还是毫不犹豫
《开学第一课》上,原中国登山队队员、“无腿勇士”夏伯渝讲述的“攀登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9月27日晚,电影《攀登者》在上海举办“冲顶!中国高度”首映礼,夏伯渝、桑珠两位1975年中国登山队队员与《攀登者》主创们共同走上红毯。
2018年5月14日上午10时40分,夏伯渝从珠穆朗玛峰南坡登顶,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站到“世界之巅”。这一刻,距离他首攀珠峰已经过去了43年。1975年,夏伯渝作为国家登山队一员第一次攀登珠峰,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因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此后的人生中,夏伯渝从未放弃,直到成为用义肢登上珠峰的中国“第一人”。
当年,夏伯渝的攀登故事,有遗憾。电影《攀登者》中,也呈现了这些“有遗憾”的经历。首映式后,有观众认出了胡歌所饰演的杨光,那个一度被遗传学指标划归到“不宜登山”人群,又在千帆过尽后迸出“不放弃”心声的攀登者。那个“有遗憾”的身影,谁说不是又一种伟大?
上观新闻:加入《攀登者》剧组,是怎么样的契机?
胡歌:当我接到邀请加入剧组的电话时,距离开机已经只有半个月时间了,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我还是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角色,我需要有一次这样的体验。
2005年,我当时刚从上戏毕业,曾经加入过一个登山队,攀登青藏高原海拔6000多米的启孜雪峰。我怀念当年登山的经历和过程,一直向往高原。那年登山,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4900米海拔高度看到的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三个字“继续走”。别人告诉我,这是在下撤过程中不幸去世的登山者,离开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纪念他,人们立了这块石碑。十几年前,我还很年轻,关于这块石碑的印象一直深深刻在脑海中。我期待着,什么时候能够再登一次山,一等等了十几年,直到《攀登者》圆了我这个梦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能够让年轻观众看到那个年代的人的精神和他们身上的气质,非常有意义。《攀登者》是登山队员的故事,但它不仅仅代表登山队员们,而是那个年代所有攀登者的故事。
上观新闻:《攀登者》中的登山队员“杨光”最后没有成功登顶,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同时,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十分阳光、幽默,是登山队中开心果一般的存在。如何把握这个角色的内心?
胡歌:我从不认为这个角色是“失败的英雄”,更合适的称号应该是“永不言败的英雄”。对于登山者来说,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比最后的登顶更重要。为了登顶的集体目标,“杨光”把睡袋让给了其他队友,自己的腿被冻伤了,最终需要截肢。从物理意义上来说,他没能登到峰顶,但就人格、精神层面来说,他是真正的成功登顶者,他登上了精神意义的峰顶。
1975年中国登山队队员夏伯渝老先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多感悟和启发,我特别佩服他。他做了截肢手术,但在往后的人生中,从来没有放弃登顶珠峰的目标,甚至他后来还得过癌症,在2018年5月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实现了不可思议的传奇。我见过夏老师本人,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内心如此强大的人,在生活中又是如此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夏老师的精神和经历,帮助我找到了人物的感觉。
上观新闻:你在生活中有过登山经历,表演登山的难度在哪里?
胡歌:其实,所谓表演,没有这么难,也没有这么苦。对于真正的登山队员来说,我们所吃的苦,太小儿科了。再说,既然要演“攀登者”,不吃一些苦,不经历一些艰难的环境,怎么去真实演绎当年的登山队员呢?我登过山,在登山的技巧经验方面有一些储备,知道高原缺氧是怎样一种状态,也对登山者肢体形态的特别之处相对比较熟悉。做得最多的准备,是去了解那段历史。包括1975年中国第一次被国际认可的登顶珠峰,也包括1960年,我们中国人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次登顶。为什么在当时国家比较艰难困苦的时刻,要举国之力完成这件事,攀登者的身上,其实背负着很强的国家使命。
上观新闻:对于《攀登者》这个题材,人们往往会用悲壮、艰苦这样的关键词来形容。作为参与其中的演员,为这部影片要总结一个关键词会是什么?
胡歌:一个词,那就是“希望”。从我自己的角色出发,对杨光来说,他或许在当时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的心中永远充满着对人生的希望。对普通人来说,登顶失败,遭遇截肢,这辈子可能就毁了,而他除了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外,还付出了很多艰辛努力。终于成功登顶珠峰,就是因为他心中有着不灭的希望。对于所有登山队员来说,他们在登山过程中遇到很多艰难险阻,自然环境的屏障、物质的匮乏、体能的考验,种种问题,但每个人心中的希望之火从未熄灭。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艰难岁月激发了所有人的斗志,到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中国人都勇攀高峰,因为我们心中都有希望。
上观新闻:今年下半年,你有两部电影上映,除了领衔主演《南方车站的聚会》,在《攀登者》中的角色用时下流行的“番位”来说,只是“五番”。跨出“舒适圈”成为电影咖,会在意所谓番位吗?
胡歌:如果在意番位,那就不是攀登者了(笑)。所有攀登者,都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攀登,而是为了国家的荣誉、民族的荣誉,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的能力。
上观新闻:《攀登者》是上海电影献给新中国70年的一份厚礼。作为上海演员,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如何理解上海电影?
胡歌:《攀登者》之前,我拍过上影集团出品的《第601个电话》,更早前,和彭小莲导演合作过《假装没感觉》。小时候,我家住得离上影厂不远,经常骑着自行车路过,虽然当时没想过当演员,但很好奇,很想进去看看,电影到底是怎么拍摄制作出来的。如果说初心,这可能也是我,一个上海演员的电影初心吧。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至今是中国电影的重要阵地。上海电影曾经为全国输送了很多人才,看看过去很多香港电影人,其实都是从上海过去的。今天上海电影要做的,首先是搭好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其次是在电影教育上同步跟进,培养更多人才。
作为上海籍演员,我对上海电影的未来充满期盼。这么说好像有一些地域意识,似乎格局小了点,但我想,既然上海有这么好的基础、底蕴和传统,未来如果没有好的发展,那是很可惜的。最终,我们要真正达成的是,中国电影、华语电影的崛起,上海作为中国电影重镇应该在其中贡献重要力量。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