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尤其是元宵,除了“老城里钙奶汤圆”这种没名没姓的品牌,大桥道元宵堪称天津第一。天津的孩子没吃过大桥道冰棍,也吃过大桥道的点心,反正这是与桂顺斋、欣乐齐名“点心三巨头”。说真的,这种人群聚集在现在防疫期间,真不是什么好事。请大家错峰购买元宵吧。要说神奇,大桥道这个品牌的成长堪称40年来经济发展的缩影。1980年,大桥道糕点食品商店成立,到了如今,“大桥道”销售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天津、嘉善、成都、重庆四个分公司及生产基地,稳居全国冷食行业前列,牢牢占据冷饮行业中端市场领先者的地位,2011年继续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评定为冷冻饮品行业全国十强,并在全国十强企业中排名第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连7-11店里都摆上了“大桥道元宵”的招牌。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1)

没错,就算是防疫时期,天津人还是爱吃那口大桥道的元宵。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2)

昨天有人路过大桥道食品店,人们自觉地排成了单行,如果不是都戴着口罩,恍惚这场疫情已经远去,人们的生活回归正常了。

说真的,这种人群聚集在现在防疫期间,真不是什么好事。请大家错峰购买元宵吧。

要说神奇,大桥道这个品牌的成长堪称40年来经济发展的缩影。

1980年,大桥道糕点食品商店成立,到了如今,“大桥道”销售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天津、嘉善、成都、重庆四个分公司及生产基地,稳居全国冷食行业前列,牢牢占据冷饮行业中端市场领先者的地位,2011年继续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评定为冷冻饮品行业全国十强,并在全国十强企业中排名第五。

天津的孩子没吃过大桥道冰棍,也吃过大桥道的点心,反正这是与桂顺斋、欣乐齐名“点心三巨头”。

尤其是元宵,除了“老城里钙奶汤圆”这种没名没姓的品牌,大桥道元宵堪称天津第一。

其实“大桥道糕点店”这种店铺,在1980年代的天津社区属于标配,那时,一个居民社区里必然有粮食店、糕点店、肉铺、菜市场以及合作社或副食店。

合作社全程是“供销合作社”,老天津人读作“合色”,相比其他店铺的“垂直”,这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地方。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3)

▲80年代的天津副食店

副食店一般都是市民集资兴建的,为的是在没有国营副食店的小胡同里,满足那里生活的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卖的东西也是零七八碎,什么都有,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油盐酱醋。

南市大合作社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4)

上世纪50年代,在天津荣吉大街与东兴市场西北角,有个大副食品商店,名叫“南市大合作社”。一些断档、凭本供应的副食品在此可以买到。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5)

▲老城里拆迁前:西门里副食店

三四间门脸房,屋内有几口大缸。大缸里面装着黄酱、酱油、醋、花生油、芝麻酱,还有一些过日子用的基本调料等等。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6)

▲河西区曲江道副食店@天津yuxing

那个时候想吃口蛋糕之类的小零食,也会来这里买,记忆中的动物饼干、杏元饼干、萨其马、小茶食、桃酥、大黄油饼干等等,都可以来这里买到;大桥道就是从这种商店发展而来的。

小时候,谁不放学拉着发小儿来这儿像饿狼似的买吃的 将一天消耗的能量补回来?

折腾到家,家长可能还能让自己跑个腿儿,买点酱油醋什么的,顺道儿还能用零钱带根儿“嗦了蜜”回来呢~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7)

▲购货本

那时候“街坊邻居端着碗带着玻璃瓶儿钻进店里”,买“一块五的咸菜,五块钱的芝麻酱”,更多慕名而来的人们,是寻访老“味道”,什么“六必居”、“正兴德”…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8)

妈妈说,那会儿是计划经济每家每户定量就那些,副食店也只准备周围住户的量,又没有电子称,斤两被秤砣压得毫厘不差,考验的也是服务员的经验。

小时候,去大副食店给家里跑腿儿,最乐意打芝麻酱,打完了为盖盖子,用小手指头围着瓶口一抹,赶紧把最香的这口麻酱放进嘴里,贪吃的时候,瓶边儿都是孩子的小手印儿……

元宵节吃汤圆是北方人的习惯(大桥道元宵排队转了圈)(9)

现在我们渐渐长大成人,大桥道成了集团,网购代替了实体店,食物的味道也能千挑万选了,但都比不上瓶口的麻酱、玻璃柜里的巧克力、咸菜缸里的辣萝卜条儿……

那些在大桥道门口排队卖元宵的人,排的不仅仅是老味道,更是回忆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