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博士二在漫威电影中什么顺序(奇异博士2之后漫威的)
奇异博士二在漫威电影中什么顺序(奇异博士2之后漫威的)不过,本文希望就单部电影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山姆·雷米个人风格和《瞬息全宇宙》等相关题材电影,指出《奇异博士2》令人过瘾之处,如何在漫改电影的频繁轰炸中带来新鲜感。或许会让期待前者的观众略感失望本片叙事在漫威宇宙中显得保守。而他将如何为漫威电影注入新风格相信这是所有影迷们都比较关心的一点。在漫画改编宇宙的持续扩充、电影风格的突破创新这“双重期待”之下。《奇异博士2》两小时紧凑不断的奇观,聚焦于奇异博士和旺达两人。
随着漫威宇宙浩浩荡荡进入第四阶段,也代表着多元宇宙世界观的正式开启。
超级英雄电影过去从地球飞向太空,如今还需要兼顾其他时间轴上的英雄与反派。
在仅把多元宇宙设定作为“意外背景”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之后,《奇异博士2》则正式将在《洛基》、《假如…?第一季》铺陈已久的世界观,带到漫威电影中。
更令影迷期待的是,由拍出2002~2007年《蜘蛛侠》三部曲的山姆·雷米接手执导。
而他将如何为漫威电影注入新风格相信这是所有影迷们都比较关心的一点。
在漫画改编宇宙的持续扩充、电影风格的突破创新这“双重期待”之下。
《奇异博士2》两小时紧凑不断的奇观,聚焦于奇异博士和旺达两人。
或许会让期待前者的观众略感失望本片叙事在漫威宇宙中显得保守。
不过,本文希望就单部电影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山姆·雷米个人风格和《瞬息全宇宙》等相关题材电影,指出《奇异博士2》令人过瘾之处,如何在漫改电影的频繁轰炸中带来新鲜感。
在剧情方面不做过多讨论。
漫威电影在近15年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在影像上有许多令人诟病之处。
这也使得迪士尼调整过去与导演“调性不合就开除”的传统。
旨在招揽更多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同时给予更多创作空间。
不过,不同于DC宇宙置死地而复生后的放手一搏,DC让从迪士尼出走的詹姆斯·古恩将《X特遣队:全员集结》化作偷渡恶趣味与政治批判的童话寓言,漫威宇宙因为承载着拓展世界观的包袱。
因此从《雷神3:诸神黄昏》到《永恒族》仍旧显得绑手绑脚,无法任由导演们放胆翻玩。
而山姆·雷米导演的加入,则与过去漫威吸收新锐导演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山姆·雷米的《蜘蛛侠》三部曲,即是开创了另一个超级英雄电影新纪元的起点。
更是时常被拿来对比漫威电影疲乏影像的标竿之作。
相比起迪士尼统一而扁平的色调、总是打断戏剧节奏的生硬笑话、杜绝腥膻色的阖家观赏尺度,以《鬼玩人2》等低成本恐怖片出身的山姆·雷米,几乎代表着另一个在坐拥片厂资源后,仍贯彻作者使命的极端。
例如《蜘蛛侠》系列色彩鲜艳、影像充满活力。
且山姆·雷米不改他快速切换恐怖类型与喜剧元素的恶趣味,在主流巨作中注入截然不同、如今仍难以被超越的风格与创意。
而《奇异博士2》承接奇异博士IP的神秘元素,以及多元宇宙的奇想,给了山姆·雷米大展身手的舞台。
在影像上,《奇异博士2》一改漫威电影过去单调乏味的摄影与剪接。
老粉都知道,在这部片里可以看到山姆·雷米在《蜘蛛侠》里招牌的倾斜镜位、变焦镜头、手持横摇样样俱来……
过往依赖CG电脑特效完成的奇异体验,都以更实惠的创意达成。
进一步举例,当奇异博士和阿美莉卡找上平行宇宙的莫度,却不慎遭下药时。
导演除了扭曲银幕比例,也透过叠影剪接快速交代旺达使用梦游技能的设定。
最后甚至以复古的遮罩“圈入、圈出”来转场。
这些低成本恐怖电影的技法,却成了漫威电影中少数令人有记忆点的影像段落。
当然,电影依然塞满了山姆·雷米过过恐怖片瘾的段落。
到了后段,甚至让旺达成了淋满鲜血的“魔女嘉莉”,上演招牌破门追逐戏码,以及充斥着各种肢解的肉体恐怖美学。
不过,山姆·雷米的恐怖片从来不会让人感到“恐怖”。
它们时常与喜剧元素快速切换,一如片中大费周章地以惊悚音效和眼球特写来营造敌军追上的危机感,结果只是奇异博士本人的桥段一般。
如此一来,山姆·雷米的个人美学甚至解决了漫威电影长期以来无法平衡喜剧调性的困境。
在更加大胆且分歧的类型切换下,反倒有了一致的风格。
为什么用“困境”二字,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山姆·雷米熟稔各种影像技法。
不同于只是在其中营造戏剧张力的场景中安插几个搞笑对白,而是透过画面来改变氛围。
因为,比起容易显得不合时宜的一两句台词,一个镜位改变或突发惊吓能更迅速地让观众进入状况。
无论是营造诡谲气氛以增强危机感、或在制造悬疑效果后舒缓神经,都是善用影像将观众拉入故事。
而非因切换不顺而使人出戏。
回顾《蜘蛛侠》系列中的相同风格,其实也可以被解读为初步介绍漫画调性给电影观众的一种策略。毕竟放在卡通图案里可以被接受的,照本宣科到真人身上可能会显得可笑。
而与其把原作写实化,不如打造一个与真实世界有所区隔的、带着夸张与奇想的纽约市,再吸引观众一步步进入这个环境。
在《蜘蛛侠》的创意成功之后,漫威电影解决这个类型的根本矛盾的方式,是试图赋予世界观写实设定,不惜耗费篇幅进行无趣的物理定律瞎扯,或者割舍掉原作风格、改以灰暗美学一以贯之。
《奇异博士2》一如《X特遣队:全员集结》(或甚至复刻黑色电影风格的新版《蝙蝠侠》),一改10年前已然弹性疲乏的迪士尼美学,展现了超级英雄类型不是自我重复的滥俗套路。
而是延展性极佳的风格承载装置,从政治批判到类型翻转,只要有足够的创作空间,都能够达成。
《奇异博士2》里头的丧尸附身与音符大战,不再需要科学解释。
多元宇宙的设定亦可以在吃披萨时快速带过──总算把舞台留给了真正的导演挥洒。
当然,单凭出色的形式风格无法拍出一部好电影,《奇异博士2》在剧情上更须面对多元宇宙的世界观拓展、旺达和奇异博士的成长弧线、新角色的介绍出场等挑战。
同时间,还有《蜘蛛侠:英雄无归》和《瞬息全宇宙》等善用“多元宇宙”设定重击泪腺的先例在前,前者是透过挪用经典文本以达成影迷圆梦之旅,后者则是以科幻设定为包装讲述亲情宗旨。
相比起来,《奇异博士2》对多元宇宙背景的应用确实显得中规中矩。
《奇异博士2》几乎是一部双主角电影──奇异博士依然因为他事事都想掌控大局的性格,而在爱情上尝到苦头;旺达则无法放下失去挚爱之痛,而堕入了黑暗、只想满足私心。
两人无疑形成工整的对比(在山姆·雷米的作品上亦然),都为了顾全大局而丧失爱人。
然而当奇异博士依着他所坚信的14000605个可能中唯一可行的结局,而被塑造为英雄;
旺达却因此牺牲、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多元宇宙的存在展示在两人眼前,对奇异博士而言,宇宙中无限的可能性打破了他身为魔法师必须坚守单一自然守则的使命,使他不得不质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出了“唯一选择”。
对旺达而言,是她在其它宇宙中的美满结局展现了人生新的可能,使她决定不再牺牲小我,从此只求满足私情。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总是握着手术刀医病、却切不开自己心结的医生,面对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母亲的故事。
然而,多数多元宇宙电影在展现了无限好/坏的命运与机缘后,最后只好收尾于“只要做出选择并且不后悔,你就是最好的自己”此等通俗结论。
《奇异博士2》却非行此道。
电影中的多元宇宙之于奇异博士,并非是叫他放下自尊、接受宇宙安排的心灵鸡汤,反而使他走向了意料之外的转变。
而旺达也没有因此真正放下伤痛,却因为割舍不下的私情选择自我毁灭。
在进一步分析《奇异博士2》跳脱套路的结局之前,我想先用近期同为平行宇宙的《瞬息全宇宙》的叙事策略以作为对比。
《瞬息全宇宙》的世界观,让女儿乔伊看尽了人生中的所有可能,而当那些看似具有主体性的选择都不再具有独特性、宇宙万物都丧失了意义,一项概念随之现形:一切都存在,导致一切尽是虚无。
《瞬息全宇宙》到了第三幕,母亲秀莲试图在阿尔法宇宙的“重新建构单一社会秩序”与乔伊的“投入虚无深渊”之间寻求第三条路,此时,本片却转而依赖一个非常取巧的设定──平行宇宙有无限多种可能,然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的血缘关系,“所以我不能放手让你寻求自由”。
当然,上述的剧情分析略显粗暴,不过当秀莲不断在自己千差万别的身世中,辨认其中的相似性时。
例如以另一个宇宙的威门来解释自己宇宙的威们的行为;
或者在多段音乐蒙太奇交叉剪辑的疗愈小确幸中,领悟到人生的意义。
即证实了《瞬息全宇宙》仅仅是打着多元宇宙的招牌,所讲述的并非宇宙间的差异,而是其中被预设存在的共同本质,并借此为华人家庭必将重聚和解的结局背书。
相反,《奇异博士2》透过多元宇宙可以让角色领悟成长的,并非贯穿不同世界的同一性格。
反倒是不同的“我”之间的差异,这显现在奇异博士所遇到的三个版本的自己身上:
第一个因为不信任他人(阿美莉卡)而死;
第二个因为不信任他人(复仇者联盟)而死;
第三个因为不信任他人(全宇宙的人)而成了行尸走肉。
奇异博士的顿悟,并非典型的多元宇宙叙事套路中,为了不破坏自然秩序而选择珍惜。
反而,打从一开始就执着于坚守自然秩序、怀疑自己是否做出最佳选择的超级英雄,是在看见其他版本的自己的下场后,更加坚信自己能成为更好版本的奇异博士。
当另一宇宙的X教授决定将重责大任托付给成长后的奇异博士时,《奇异博士2》的成长弧线从原先的“固执与放下”,转变为“从自我怀疑到勇敢承担”的旅程。
我之所以继续过我的人生,不是因为宇宙要我接受现状,而是多元宇宙使我有勇气改变现状,因为我自认比其他宇宙的自己都还强,我就是最好的我。
也因此,《奇异博士2》引用自《鬼玩人》的高潮段落,是一连串秩序的打破:奇异博士打开了其他人在使用后下场凄惨的“黑暗之书”,还用了禁忌的咒语借尸还魂,却在最后,依然愿意放手让阿美莉卡完成她的成长。
与之对应的,是旺达没有因此放下伤痛,而选择去了结生命。
这两位超级英雄不同于《瞬息全宇宙》里的救世主秀莲。
《瞬息全宇宙》逃避存在主义的辩证,而选择用温情蒙混过关;
《奇异博士2》却告诉我们,当面对意义丧失的世界,却仍愿意承担命运,即是最崇高的自由。
当然,上述的部分分析,可以视为导演在现有剧情上的延伸诠释。
毕竟在有限篇幅中,叙事节奏稍嫌急促的《奇异博士2》,并没有妥善地梳理所有情感弧线,而制造了过多理所当然的剧情推进。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许多漫威宇宙粉丝的失望,因为多元宇宙的设定并没有在《奇异博士2》中获得更多推展,它充其量是主角为完成个人成长而必须被否定的对照组。
也难怪一众平行宇宙超级英雄才刚登场就领便当,为了真正的英雄提前退场。
然而,更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一部电影的期待与判准,何时从一部作品是否能单独成立,变成针对它在一个庞大宇宙所处定位的检视?
随着漫威宇宙从电影到影集、从单一宇宙到多元宇宙的爆炸性膨胀,电影观众愈渐乐于追捧其中的彩蛋、为续作的铺陈。
并比较其是否有达到《复仇者联盟》系列的规模,出现一打又一打的新旧超级英雄。
到最后,《奇异博士2》对我而言,所达成的仅仅是对一部“好电影”该有的要求。
亮眼的导演风格,与扎实的情感基底。
我反而乐见超级英雄电影不再只为更大规模的未来做铺陈,而能够在不同角色身上,挖掘出他们截然不同的多元面貌。
毕竟,比起大量生产复制品的超级英雄,我想人人都更加渴望多元宇宙的无限可能性。
在此,还是表示期待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