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冷清秋最后怎么了(金粉世家成年后才懂)
金粉世家冷清秋最后怎么了(金粉世家成年后才懂)冷清秋逃离金家,才是对金燕西最狠的报复。十年后才懂: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说到底,清冷皎洁的月色与纸醉金迷的浮华,终究是不相配的。
#金粉世家#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说到底,清冷皎洁的月色与纸醉金迷的浮华,终究是不相配的。
十年后才懂:
冷清秋逃离金家,才是对金燕西最狠的报复。
只有拨开层层迷雾,撕开最冷漠的真相,才能彻底认清现实,而后坚强生活。
理想与现实,大抵总是相去甚远
书比电视剧好就好在:
还不至于将如此残酷的现实彻底展露在我们面前,将绝望进行得得如此彻底。
小怜和柳春江之间,终究是给跨越阶级身份和金钱的爱情提供了一个最佳案例,或许燕西和清秋两人,还不至于差得如此之悬殊。
可说到底,现实与理想,大抵总归是相去甚远的。
冷清秋婚后一直提到的“齐大非偶“四个字,或许也仅仅是她自我安慰这桩婚姻,又或是来麻痹掩饰自己虽身为高傲的女读书人,却依旧抵挡不了以金钱打底,而铺陈开去的华丽浪漫之殷勤。
我们能看到的,不光是浮华之下,富家公子多情的浪荡追逐,还有清冷女学生的面对诱惑时的醒世写实。
金燕西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我说的话,什么时候变过?
作为金家备受宠爱的小儿子,很多时候,金燕西的为所欲为和无法无天,纵使是有不合理之处,也是受家人支持的。
可现实是,到了最后,一向注重承诺的金燕西,还是选择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事实上,原著中的清秋,其实并不特别喜爱百合花,并不爱说“我们是不一样的人”。
清秋和她母亲,都对财富有一种“欲拒还迎”的态度,以至于让金燕西甚至在暗地中产生了一种“花大价钱便可得”的相法。而且清秋和燕西确然是奉子成婚。
说到底,冷清秋并没有剧中那般清高自知,即便再清醒明朗,可面对久在眼前的浮华,她终究是很难不动心的,说到底,不过是金燕西的曲意逢迎,正好撞上了冷清秋小女生似的对世界的探寻。
两个骨子里尚未真正成长的人,就这么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婚姻,自己都还是半个孩子,又怎么能够真正领略生活呢?
清秋和她母亲,都似飞蛾扑火般欣欣然奔向了这钟鸣鼎食之家。
何况,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谁都想往富贵。即便是自尊自爱却,还是舍不得把珠宝还给人家。
一方面,“齐大非偶”这件事还是冷清秋后来才觉悟到的。在起了离婚的念头,在金燕西对着她说“你看看你浑身上下哪一样东西不是金家的”的时候,她对自己承认道:
“在落花胡同租下房子,那一番铺张扬厉……只觉得他待人殷勤,终于是让他买了这颗心了。”
而另一方面,金燕西那边,他对于婚姻一直有种恐惧,很害怕别人管束他。电视剧中的他老是感慨金钱买不来爱情;原著中的他常常感慨的则是:
“结婚若失去了自由,还有什么意思?”
金燕西始终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落花随流水一般。于是,热恋期过去,佳偶终究变了怨偶。
他们原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了解的本就不够多,他们的生活理想太不同了,而两个人如何能一起奔向不同的愿景呢?
原著里,金燕西娶冷清秋的目的,显而易见:
我为人也不是轻易就受人家辖制的。
而这,亦为他们后来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
矛盾中生出的爱,必然也会产生矛盾
经过爱情的轰轰烈烈,婚姻的平平淡淡,最终爱如潮水干涸,冷清秋与金燕西之间形同陌路。
他将月亮摘下,又嫌月亮清冷。
一个是生于浮华世家的大家公子,一个是清冷温柔的小家碧玉;一个生于富豪权贵之家,一个长于贫困闭塞之地;一个像炽热向日葵,招摇炫目,一个如清雅的百合花,温和贤淑;一个习惯歌欢舞悦,纸醉金迷,一个饱俱才情诗意,清冷明朗。
他们之间的差距与不同,不是一点两点。
冷清秋,她清,她冷,她温柔,她淑雅柔和,正是这般洁若百合的干净和透彻在最初的一刹,惊艳了他的心,令其大有一种“不得手誓不罢休”的想法。
于是,他自以为自己动了心,爱情的种子悄然萌芽,且愈涨愈烈,他只是近乎本能地用着追求女孩子一贯的作风,用近乎疯狂的挥霍讨好展露他的热情与热切,他的浪漫。
为了她,他想方设法地讨她欢心,希望她能够由此被打动。
而结果也恰如其分地就那么发展了,他们走到一起,西山赏月,月光淡淡,月光是极美的,但谁知道呢,远远看去的美,走近却也是极清冷的。
拨开层层迷雾,撕开的,却是最无情的真相,也是他们当初所做的最世俗的选择。
清冷的皮囊之下,纸醉金迷的外壳诱惑着,真正算起来,冷清秋与金燕西之间的感情,根本算不上是“爱。”
冷清秋的冷,她的清,她的透明,几乎让金燕西在得手后便失去了探寻的兴趣。
因为忽然发现她的苍白与过于真实,远不及原来身旁的桃红柳翠,她的自尊,她的才情与清高,她如旧式女子一般的温和宽容让金燕西觉得没有挑战性,可他并没有怀念她从前的个性,而是直接与别的女子的调弄嬉笑,纸醉金迷的放荡生活,那般浓稠艳丽的色彩更让他觉得丰富。
因为,那才是他原本的舒适区,那才是他原本就“应该”过的生活。
恰如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所写的那句话: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 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 久而久之 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 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整个过程,更像是他的一场游戏,主动权始终都在金燕西的手中,而冷清秋不过是顺了他的意才接着将这场游戏进行下去的。
何况,人都是有劣根性的。
越是追不到的东西,越给予他继续下去的激情追逐,追逐到时,证明了自己的胜利,得来的之后放在角落里,可细看时,他又惊觉地发现,原来对方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便又习惯性地弃置一旁,置之不理。
金燕西在追逐的过程中忘了当初追求冷清秋的因,只注重最终的过,而冷清秋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浮华与爱情的猎物。
事实证明:
当了解到一个人时,不要只看表面,看到全部才是真正的理解。
婚后冷清秋的一味迁就反倒让金燕西察觉出讽刺的意义,认为他的钱财是致使冷清秋低头的法宝,甚至导致冷清秋稍一约束便激起反抗的念头。人是有劣根性的,金燕西的劣根性便在于此。
而两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即便是能够坚持到最后,结果也必然是孤索离群的。
当爱情的幼苗插入贫瘠的盐碱地后,再多的滋润也无济于事。
嫁入豪门后,清秋身边的姨太太们终日打牌听戏,囿于后院宅子里,而爱好诗书的清秋与风气格格不入,她渴望女子的独立,并不想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可她的诗情气质,她的精神独立,她的大胆努力,甚至让婆婆认为是“狂妄自大不守规矩”,继而造成了金燕西在妻子面前的地位低下。
而两个原本就什么都不同的人,产生的矛盾愈多,问题也愈多,又怎么可能会有什么持续性的共同话题呢?
他们在矛盾中结合,却也在矛盾中分离。
最初,他们打破了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结合走到一起,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艳羡对象,甚至成为了小妹眼中的榜样,可到了最后,封建思想又拆散了他们。在矛盾中萌生,在矛盾中毁灭。矛盾的纠缠,让他们在最初便没有看清自己。
另外,清秋拧巴着的孤芳自赏在不经意间招来众人的不满,即便她是真的洁身自爱,可实际上,坦率,认真,并非是一种错误,为什么在世界上却遭到厌恶呢?因为每个人都不傻,并非只有你是聪明的。
树大招风,露其锋芒,当你锋芒毕露,成为漩涡的中心时,即便你什么都没做,却也必然会招致灾祸,这从来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即便冷清秋在竭力地避免招人厌恶,但很多事情并非如人所愿,而在这样幽暗的环境中,谁又能保全自我呢?
从清冷的百合花到耀眼的向日葵,从清冷高不可攀的女学生到金家的七少奶奶,最终走向黑纱薄衫,粗布陋衣,冷清秋独自坚强地走过,在心底,用时间埋葬了所有情感,坚定向前;而金燕西却始终生于浮华,却也陷于浮华,最终落得个不得往生的地步。
或许,领略人的真实性,才是张恨水先生写这篇作品最终的目的。
世事如空,不过黄粱一梦而已
说到底:
世事就是这样,一场戏紧跟了一场戏来,哪里一口气看得完呢?正是:西郊芳草年年绿,多少游人似去年?
冷清秋与金燕西的悲剧婚姻,或许离不开现实性的磋磨,但同样的,我们能够看到的,还有他们之间不可磨灭的差距性。
又有谁能够保证,一个清醒且有着无限前途的人在富贵的闪耀之下,不会迷失呢?
原著里,冷清秋最后那封信,彻底撕碎了金燕西的自尊与骄傲,彻底将他从梦中给拽了回来,打破了假象的面具:
君子合而不谋,小人谋而不和。
金家,已成众人囚笼,一切都已覆水难收。
冷清秋最后信中的内容,已然彻底撕破了同金燕西最后的脸面: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虎尾春冰,宜有以防其渐。以先翁位高德茂,继祖业而起来兹,本无可议。若至晚辈,则南朝金粉之香,冠盖京华之盛,未免兼取而并进,是非青年所以自处之道也。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焉。
金粉世家,纸醉金迷之下,大厦将倾,是必然的。
正如另一位读友的看法: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燕西倒霉了,他的兄弟姊妹又焉能保着不跟着倒霉?
再说,大家庭制度,固然是不好,可以养成|人的依赖性。然而小家庭制度,也很可以淡薄感情,减少互助,弟兄们都分开了,谁又肯全力救谁的穷呢?
大家庭变成小家庭,当个人只顾忙着生活的时候,难免会“人情冷漠。”
可话说回来,张恨水先生又是仁慈的。
他并没有说让冷清秋的才华浮于表面,而是赋予了这个可怜的女子真才实学,给了她逃离金家后,真正养家糊口的本领。
冷清秋是不幸的,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
沉溺于爱情的冷清秋是不幸的,都说女子不常动心,可一动心便是一辈子,冷清秋沉溺于金燕西的,不光是他层层蜜糖之下包裹的爱意,还有金钱上的诱惑,而这些,即便是再如何辩解,也都是不可否认的;可另一方面,婚后清醒试着踏破桎梏的冷清秋,又是幸运的,因为,她并没有因为这个腐朽的豪门家族所累,在日渐消磨中成为朱门怨妇,成为一个无法掌控人生的自己。
因为,从始至终,冷清秋都明白一个深切的道理——内耗这件事,永远要不得。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一代豪门金粉世家的陨落,其实是必然的。
正如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所写的:
“这样的大家族若是败起来,必然是从里面开始的。”
当内部腐朽开始逐渐从中瓦解,最终独木难支,大厦将倾,众人离散的结果是必然的。
说到底,不过是落得个白茫茫大地一场真干净罢了。
冷清秋最后信中的内容,瓦解了金燕西的自尊,也最终撕碎了金燕西靠着家族维持着的那一贯的体面。
而他们的分离,亦是必然。
即便到了最后,也不过是世事如空,不过黄粱一梦。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