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1000多只老鹰(1000多只老鹰在南京上空盘旋)
南京发现1000多只老鹰(1000多只老鹰在南京上空盘旋)这不得不提到黑耳鸢的一个重要习性——迁徙。我国的黑耳鸢主要分为居留型和迁徙型两个族群,其中迁徙型夏季在新疆、东北,包括更远的西伯利亚繁殖,等到夏末至初期时这些地方气温骤降,黑耳鸢开始南迁至东南亚、南亚及我国的华南等气温较高的舒适区过冬,春季后再北迁,周而往复重复这个过程。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可能引发千鹰齐聚,甚至万鹰飞舞呢?之所以将黑耳鸢视作猛禽,与它的摄食有关,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和昆虫等动物都是黑耳鸢的口下之物,食物匮乏时也吃腐肉和家禽。因为能吃腐肉,黑耳鸢又被唤作自然界里的“清道夫”。黑耳鸢还是一把猎食的好手,动作干脆、老练,从不拖泥带水。一般先是在高空盘旋,确定目标后迅速俯冲之下,扑向猎物的同时两只利爪已做好抓刺的准备,猎物被劫后随即腾空而起,最后停留在岩石或树上啄食。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已把黑耳鸢划为了二级保护动物,但从世界范围来看,黑耳鸢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在亚洲北部、
最近连续多日南京滨江上空出现大量老鹰聚集,少时几百只,多时超千只。这些老鹰动作灵敏时而高空盘旋,时而俯冲直下,滑翔过程中还不停地发出“唧唧唧”的叫声,附近的老鹰似乎是听到了同伴的召唤,急匆匆从四面八方飞来,场面一度热闹非凡,甚至有些“凌乱不堪”。
密密麻麻的黑老鹰加上凌厉的叫声吸引了大量南京市民的关注,有市民顺手把拍摄的视频、图片发到了网上、群里,随即又引来的大量网友围观。期间不断有网友提出疑问,这些黑老鹰为何聚集在一起呢?是不是有什么异象呢?
为彻底搞清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主人公——黑老鹰。黑老鹰是该禽类的俗称,学名叫黑耳鸢。黑耳鸢外层羽毛呈深褐色,尾部羽毛稀疏略显分叉,最显眼的地方是眼后有个黑色区域,极具辨识度。
黑耳鸢算是一个体型略大的猛禽,雄鸟体长58-69公分,雌鸟体长略小多在54-66公分之间;体重则相反,雌鸟平均重1.1公斤上下,比雄鸟大100克。
之所以将黑耳鸢视作猛禽,与它的摄食有关,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和昆虫等动物都是黑耳鸢的口下之物,食物匮乏时也吃腐肉和家禽。因为能吃腐肉,黑耳鸢又被唤作自然界里的“清道夫”。
黑耳鸢还是一把猎食的好手,动作干脆、老练,从不拖泥带水。一般先是在高空盘旋,确定目标后迅速俯冲之下,扑向猎物的同时两只利爪已做好抓刺的准备,猎物被劫后随即腾空而起,最后停留在岩石或树上啄食。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已把黑耳鸢划为了二级保护动物,但从世界范围来看,黑耳鸢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在亚洲北部、日本、印度、缅甸、西伯利亚东部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可能引发千鹰齐聚,甚至万鹰飞舞呢?
这不得不提到黑耳鸢的一个重要习性——迁徙。我国的黑耳鸢主要分为居留型和迁徙型两个族群,其中迁徙型夏季在新疆、东北,包括更远的西伯利亚繁殖,等到夏末至初期时这些地方气温骤降,黑耳鸢开始南迁至东南亚、南亚及我国的华南等气温较高的舒适区过冬,春季后再北迁,周而往复重复这个过程。
黑耳鸢迁徙的时候习惯组成小群飞行,当遇到适宜的环境也会组成几十只、上百只,甚至更多数量的超级大群。黑耳鸢和凤头蜂鹰关系融洽,有时它们组成“鹰柱”混群飞行。
问题是部分南迁的黑耳鸢与居留型的黑耳鸢混合,极短时间内造成南京当地的黑耳鸢数量暴增。有人观察发现,这些迁移过来的黑耳鸢与本地的黑耳鸢经常上演一场“识别会”,趁着聚集的时候相互认识,这也是为何每年都会有黑耳鸢齐聚的原因之一。
当黑耳鸢数量猛增后,需要从当地获取的食物总量激增,黑耳鸢们则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捕食上,一旦某个地方出现较多的食物,黑耳鸢便从周围赶来抢食,所以黑耳鸢群聚飞舞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2013年11月南京中山码头出现了大量黑耳鸢群聚,2019年南京鼓楼区长江水域也发生了成百上千只黑耳鸢翱翔的情况,不难发现这两个黑耳鸢群聚地点均发生在有水的地方,大概率是冲着水里的鱼去的!
有网友反映,就在南京黑耳鸢齐聚飞舞的这几天,天气异常闷热,多个湖泊里的有鱼浮头的现象,对于黑耳鸢而言鱼绝对算得上美味,食物减少的日子里这怎能错过!
事实上,黑耳鸢迁徙过程中也会有群聚飞舞的现象,根据《北京鸟类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北京地区5月份也有黑耳鸢繁殖,现在几乎全把北京当成了落脚点。当黑耳鸢在落脚点环境适宜或湖水中突然有大量鱼群浮现,为填补肚子及时补充能量,也会出现成百上千的黑耳鸢齐聚捕食,热闹一时。
专家表示,即便是没有迁徙型的黑耳鸢在南京落脚,因为冬季将要来临,食物势必减少,为多存储点脂肪、藏匿点食物,黑耳鸢也会拼尽全力地吃喝。网友经常把这种动物群聚的情况,看作天气异常的前兆,比如是刮风、暴雨等等的前奏。
其实不然,从世界范围看动物群聚实在是太多,比如8月份河南郑州几十万只蜉蝣在夜间飞舞,第二天后又集体死去,调查才得知人家这是为了交配产卵,每隔3-4年就发生一次,和大风、暴雨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应正确看待黑耳鸢齐聚现象。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