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几计是借尸还魂(三十六计第十四计)
三十六计第几计是借尸还魂(三十六计第十四计)第六天夜里,杨子梦见了一个慈眉善目、红光满面的白发老翁。这老翁对他说:“你的母亲病重将死,赶快回去给你母亲尽孝送终吧。你家附近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块形似老鹰嘴的岩石,岩石下有个小山坡。待你母亲死后,你就将你的母亲埋在那里。那个山坡边上住着一户姓董的人家,他们一直守护着一批宝物,等待有缘人前去挖取。你挖出宝物后,要立即把宝物搬到一个叫山沟头的地方,交给一户姓罗的人家藏匿起来。记住,你离开董家时,一定要祝福他们董家子孙昌盛,世代兴旺。”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约定出游的日子,李玄对徒弟杨子说:“师祖邀我神游各地,我的神魂将要离去,只留下肉身在这里,你一定要悉心看护。如果七天后我的神魂还没有回来,就说明我已经成仙了,到时你就将我的肉身焚化。”说完,李玄就盘膝而坐,气沉丹田,神灵出窍,飘然离去。战国时期,在巴国一个叫津琨的地方,有一个人叫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自幼聪慧过人,得到老子点化后更是才德兼
借尸还魂,本指某些东西衰落或死亡后,又借助某种形式重新出现,后来被运用到军事上,就成了一种利用、支配那些无所作为的势力来达到目的的计策。即当我方处于被动或面临失败的局面时,如果能巧妙利用那些看似无所作为的势力,就能扭转局势,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
经典故事
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源自一个传说,即“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
战国时期,在巴国一个叫津琨的地方,有一个人叫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自幼聪慧过人,得到老子点化后更是才德兼备。巴国君主曾多次征召李玄入朝为官,但都被他拒绝了。
后来,巴国为秦惠王所灭,李玄看破红尘,遁入华山学道访仙,最终学有所成,能够使灵魂和肉体分离。后来,他搬至石笋山修行。
有一天,李玄正在山上漫步,突然听见一阵美妙的仙乐。他抬头一看,只见空中祥云缥缈,霞光万丈,瑞彩千条,骑着青牛的太上老君和骑着仙鹤的宛丘两位仙祖出现在半空中。李玄慌忙跪拜,只听太上老君说道:“我见你道术大有长进,想带你同去各地游历,不知你可愿意?”李玄连忙答应,双方约定十天后出发。
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约定出游的日子,李玄对徒弟杨子说:“师祖邀我神游各地,我的神魂将要离去,只留下肉身在这里,你一定要悉心看护。如果七天后我的神魂还没有回来,就说明我已经成仙了,到时你就将我的肉身焚化。”说完,李玄就盘膝而坐,气沉丹田,神灵出窍,飘然离去。
第六天夜里,杨子梦见了一个慈眉善目、红光满面的白发老翁。这老翁对他说:“你的母亲病重将死,赶快回去给你母亲尽孝送终吧。你家附近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块形似老鹰嘴的岩石,岩石下有个小山坡。待你母亲死后,你就将你的母亲埋在那里。那个山坡边上住着一户姓董的人家,他们一直守护着一批宝物,等待有缘人前去挖取。你挖出宝物后,要立即把宝物搬到一个叫山沟头的地方,交给一户姓罗的人家藏匿起来。记住,你离开董家时,一定要祝福他们董家子孙昌盛,世代兴旺。”
一阵惊雷响起,杨子从梦中惊醒。他回想起那个梦,心想必定是神仙托梦,便想回家看看。他思母心切,见师父李玄的神魂已经离去六天,还没有丝毫回归的迹象,认为李玄可能已经成仙,不会回来了。他哭着火化了李玄的肉身,然后急忙回家看望母亲。一切果然如白发老翁所说,母亲生命垂危,不久就去世了。母亲去世后,杨子按白发老翁的指引,找到了那块形似老鹰嘴的岩石,岩石下的山坡边上果真住着一户姓董的人家。之后他又在董家人的帮助下挖得宝物,并祝福董家人子孙昌盛、世代兴旺。
第七天傍晚,李玄的神魂回到石笋山,却发现自己的肉身已经被焚化,只剩下一个早已烧焦的躯壳,无法再用了。他又惊又怒。这时,他突然看见附近有个饿死的乞丐,于是他顾不得仔细检查,当即钻了进去。等他醒过来,才发现这具肉身居然有一条腿是瘸的。他正想离开另寻肉身,却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太上老君的训斥声:“这是天意,不可违逆。求道无关相貌,只要你功行圆满,自然能位列仙班。”
李玄只好接受这个肉身,用一只金箍箍住乱发,拄一根铁拐支撑身体行走,所以大家都叫他“铁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