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强国的故事(我和学习强国的故事)
我与强国的故事(我和学习强国的故事)有人说,最美的偶像,就在当下。我认可。通过“人物”,我看到了“共和国荣光”“最美奋斗者”“新时代楷模”“身边的感动”“道德模范”等等。他们的事迹让我动容,他们的精神让我敬佩,他们的执着让我振奋。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物,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富强,我们的民族才得以振兴,我们的人民才得以幸福。特别是在当前,当每天通过“人民日报”订阅号查看疫情最新情况时,看到自己的祖国为阻止疫情在国内外蔓延所作的努力,我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尤其是透过屏幕,看到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不惧生死冲在一线;看到那么多的80后甚至95后,用青春和热血写下战书;看到那么多看不清面庞的双眼透着坚定,透着执着,透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热情,我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记得很久以前央视做过一个调查:你幸福吗?其实这本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摘取生活的点滴证明自己的幸福
以强国为后盾 在学习中进步
兰山区供销社 柳丽娜
几天前乍一看到征稿通知,就有点写下什么的冲动。一种蓦然回首的熟悉感,一种不吐不快的倾诉欲。于是,我写下了《我与“学习强国”二三事》,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情怀。
学习,是一种习惯
依稀记得,最初接触“学习强国”,是在2019年的1月,那时阅读一篇文章还只有0.1分,平台上的分类没有这么精细,内容也没有这么丰富。一年多的时间,见证了它的改版、升级,也见证了它的日臻完善。一句话——包罗万象。喜欢在早起后打开“第一频道”,听听国内外的大事要闻;喜欢在和孩子做游戏的间隙“听小喇叭”,让故事、音乐滋润他们的心灵;喜欢在上下班路上打开“央广云听”,感受艺术和文化的熏陶;也喜欢在工作之余“挑战答题”,在答题中体会挑战的忐忑与不甘……
还记得当初在繁忙的工作和党员学习、干部学习等学习平台之外,又增加新的学习内容时的抵触情绪,那时候的“学习强国”初来乍到,颇有一种“外来户”的横冲直撞。现在想来,有点好笑,在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的陪伴下,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日常,一种规律,一种羁绊,一种像吃饭喝水一样的必然。也正是在这种心甘情愿的必然之中,我爱上了学习。
强国,是一种责任
我记得很久以前央视做过一个调查:你幸福吗?其实这本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摘取生活的点滴证明自己的幸福。可是偏偏有人不合时宜地答道:我姓曾。这是一个过去了太久的话题,但是我总是时常想起,有一丝悲哀,有一种落寞。不能否认,我们的国家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有差距的。在强国的道路上,需要每一名国人的努力与坚持。
有人说,最美的偶像,就在当下。我认可。通过“人物”,我看到了“共和国荣光”“最美奋斗者”“新时代楷模”“身边的感动”“道德模范”等等。他们的事迹让我动容,他们的精神让我敬佩,他们的执着让我振奋。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人物,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富强,我们的民族才得以振兴,我们的人民才得以幸福。特别是在当前,当每天通过“人民日报”订阅号查看疫情最新情况时,看到自己的祖国为阻止疫情在国内外蔓延所作的努力,我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尤其是透过屏幕,看到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不惧生死冲在一线;看到那么多的80后甚至95后,用青春和热血写下战书;看到那么多看不清面庞的双眼透着坚定,透着执着,透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热情,我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学习强国”,是一种情怀
以前,总是习惯在网上下载英语儿歌,下载凯叔讲故事,下载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现在早已习惯通过“学习强国”获取这一切,颇有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不劳而获感。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记录“新思想”里的金句,记录“看慕课”里的知识,记录“实践”里的经验……当初的抱怨声犹言在耳,现在已经没人再提。每天打卡学习已经成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悄悄改变了我,也改变了身边的人。
从最初接触“学习强国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知若渴,再到最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坦然应对,学习强国的影响已经浸润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活到老学到老,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习惯是耳濡目染的。这种改变和习惯感染的不仅仅是你我他,也是更多更多参与学习强国的人。
学习,改变命运;强国,是你我共同的责任。
来源:兰山新闻中心
作者:柳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