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是什么(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

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是什么(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尽管廷斯利似乎更适合卡明所说的「无赖」形象,但他与荷兰当局打交道中所起的作用可圈可点,他在卡明的荷兰特工组织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廷斯利共事过的同事,对他褒贬不一。有人形容他是「一个聪明的家伙,但不是能与之共事的人」、「说谎者和没有丝毫顾忌的一流阴谋家」、「十足的恶棍」等等。当然,廷斯利也有崇拜者。亨利·兰多认为廷斯利是一个人脉广泛、能够领导各分支机构的精明领导者。1914 到 1915 年间,秘密情报局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两个低地国家——比利时和荷兰。1914 年 8 月一战爆发后,统帅部监管了卡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罗伊·雷格纳特;此外,还有塞西尔·卡梅伦少校。卡明曾亲抵布鲁塞尔,但是由于德军已经深入这个国家,比利时的情报网络还是沦陷了。因此,卡明把情报重点放到了荷兰。在荷兰搜集情报的并非卡明一人,英国驻鹿特丹总领事欧内斯特·马克西命令理查德·廷斯利上尉,在荷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情报

《一流阴谋家》

------------文章来源自知乎

1914 年 8 月一战爆发后,军情六处在低地国家比利时的情报网惨遭沦陷。卡明只得把情报重点放到了荷兰。理查德·廷斯利负责领导军情六处在荷兰的分支机构,廷斯利的组织是卡明当时最大的单个组织。1916 年 6 月,由于德国警察找到线索,廷斯利的组织遭到重创,很多英国特工逮捕。亨利·兰多上任后,他领导并扩展了「白衣夫人」团体,它是在被占领的比利时活动的最大间谍组织,也成为英国在一战期间最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

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是什么(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1)

1.低地国家的谍报活动

1914 到 1915 年间,秘密情报局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两个低地国家——比利时和荷兰。1914 年 8 月一战爆发后,统帅部监管了卡明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罗伊·雷格纳特;此外,还有塞西尔·卡梅伦少校。卡明曾亲抵布鲁塞尔,但是由于德军已经深入这个国家,比利时的情报网络还是沦陷了。因此,卡明把情报重点放到了荷兰。

在荷兰搜集情报的并非卡明一人,英国驻鹿特丹总领事欧内斯特·马克西命令理查德·廷斯利上尉,在荷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情报组织」。尽管欧内斯特·马克西再三保证不会引来外交上的麻烦,但他外交部的主子还是不放心。在外交部的指示下,廷斯利被调到卡明那里。

理查德·廷斯利,早先是一位海军军官,1909 年后到鹿特丹的一家航运公司做代理人,后成为「尤丽娜姆轮船公司」的分部经理。这是一家加拿大公司,主要经营横渡大西洋的低价移民船。

与廷斯利共事过的同事,对他褒贬不一。有人形容他是「一个聪明的家伙,但不是能与之共事的人」、「说谎者和没有丝毫顾忌的一流阴谋家」、「十足的恶棍」等等。当然,廷斯利也有崇拜者。亨利·兰多认为廷斯利是一个人脉广泛、能够领导各分支机构的精明领导者。

尽管廷斯利似乎更适合卡明所说的「无赖」形象,但他与荷兰当局打交道中所起的作用可圈可点,他在卡明的荷兰特工组织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4 年 10 月卡明发生车祸后,麦克多诺派卡梅伦前往英国东部港口城市——福克斯通港工作。塞西尔·卡梅伦少校,1914 年夏天进入情报局。不久,在卡明的安排下,他带着无线电密码越过英吉利海峡去巴黎与一个特工接头后前往迪南,之后在法、比边境的季薇镇潜伏下来。秘密情报局被统帅部监管后,他归属麦克多诺管理。卡梅伦到达福克斯通港后,与那里的比利时和法国官员合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系统。

很快,卡梅伦的情报组织在比利时的德国占领区建立了一个以监视列车为主要任务的分支机构。这个组织通过监视敌人在比利时和德国之间的调动,来验证从伦敦传来的敌军情报是否属实。麦克多诺称赞这一组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这一时期,卡明的荷兰情报组织提供的有用情报却非常少。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情报需求,麦克多诺又以伦敦为基地,创建了由炮兵少校欧内斯特·沃林格领导的情报组织。到 1915 年初,低地国家已有三个独立的英国情报组织在活动。其中卡梅伦的福克斯通组织和沃林格的伦敦组织,由统帅部的麦克多诺直接领导。另外一个组织由身在荷兰的廷斯利领导,负责向伦敦的卡明报告。

廷斯利的组织是卡明当时最大的单个组织。他们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敌占区监视火车,以及留意那些试图进入联合王国的敌人特工。廷斯利曾成功破获了一个在海牙的德国情报隐秘地址。但是情报组织之间的不健康竞争,导致了情报网络的重叠和线路的交叉。

灾难在 1916 年降临。5 月,荷兰报纸披露廷斯利为「英国特工」。之后,迫于德国人的压力,荷兰当局发出了对廷斯利的驱逐令。不过这一驱逐并没有成功,因为荷兰人十分清楚在他们的国土上盟军和敌人的情报机关一直都在活动。为了保证这种存在被继续容忍,情报局支付的筹码是与荷兰当局共享情报。6 月,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布鲁塞尔」号轮船被德国人占领。由船上转交给卡明的廷斯利组织的情报也被截获。德国警察从中找到线索,跟踪了廷斯利在马斯特里赫特的一个分支机构的活动。

该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名叫弗兰奇格劳。弗兰奇格劳的组织过分集中,所有情报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并采用同一条单线传送。秘密情报藏在一列有轨电车里,电车每天穿越比利时边境到达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市。在一段时间里,这个间谍组织的工作非常顺利,但是「布鲁塞尔」号轮船被占领后,这个组织很快就暴露了。

其实,弗兰奇格劳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最为重要的是,他还允许他的手下都知道彼此的身份。当危险来临时,他又无法向自己的特工发出警告。弗兰奇格劳的部下几乎全部被捕,德国人一举粉碎了他的组织,并且借以破获了更大的情报网络。这一事件导致了连锁反应——荷兰所有特工被捕和四十多个监视网所组成的廷斯利火车监视系统的瓦解。随之带来的是大量英国特工被德国人逮捕。统帅部和卡明在低地国家的火车监视情报活动陷入了瘫痪状态。

2.「白衣夫人」的传说

廷斯利在荷兰的谍报组织遭到重创后,亨利·兰多上尉很快获得任命。1917 年的夏天,亨利·兰多得到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号称「白衣夫人」的神秘组织主动找到了他。它是在被占领的比利时活动的最大间谍组织,创建于 1916 年。总部设在列日,该组织的创办人是两个电力工程师——沃特尔·迪尤厄和和赫尔曼·肖万。

这个组织最初的名称是「米什林站」,很显然,是根据制造「勃—149 型」汽车轮胎的工厂厂名命名的。后更名为「白衣夫人」,这个名字与中世纪在德国中部和东部流传的一则传说有关。

传说,在普鲁士有个名叫多罗蒂亚的女人,她丈夫死后,守寡四十年。之后,她搬到了距离马丽延维尔德尔大教堂不远处的一个修道室里。多罗蒂亚让人把门口堵死,在里面度过了十四年的隐居生活。这期间有许许多多的奇闻发生,坊间流传这些奇闻都与她有关。

在这个女修道士死后,为了表彰她,有人上书请求教皇把多罗蒂亚列为天主教圣徒。恰逢 1414 年,教会发生了内讧。一时间出现了两个或者更多的教皇,每一个教皇都诅咒对方,这份来自遥远普鲁士的请求书无人问津。

从此,民间便有了一种说法:这位受人苛待的圣徒隐士身着一身白衣显灵,则是预示着大灾难的降临。关于「白衣夫人」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她是勃兰登堡大选侯的夫人,她的丈夫死于 1688 年。在一幅古老的木刻画里,这位身穿白衣的女子,跟在丈夫的棺木后面。

最后,还有一种说法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人们觉得「白衣夫人」是与某位德奥尔拉缪特伯爵夫人有关联的。这位夫人生活在 14 世纪,她住在巴列特附近。因她深爱的情夫拒绝和她结婚,一怒之下她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后来自己也自杀身亡。

不管出自哪种传说,「白衣夫人」的确显灵了,1486 年她在巴列特附近出现。1799 年在柏林她又再次显灵。据说,她出现在了皇宫门口,一个站岗的哨兵看到了她。「白衣夫人」一袭白衣,手里拄着一根象牙手杖,脖子上戴着珍珠项链。当这个士兵知道他面前的是个幽灵后,简直吓破了胆。

不久后,人们就知道了这件怪事。印有「白衣夫人」肖像的小册子,就是以这个士兵的描述为依据写出来的。至于「白衣夫人」的肖像从何而来,为何要印发这种小册子,已无从深究。但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7 年后,即 1806 年,拿破仑和普鲁士发生战争,最终普鲁士惨败。

与这一事件相似的是,拿破仑也曾义务扩大宣扬了「白衣夫人」的作用。当拿破仑在巴列特驻军准备远征俄国时,他也曾见到了「白衣夫人」。一时间人们传得沸沸扬扬,「白衣夫人」——这个德国幽灵仿佛真的存在。以后每当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的在位国王驾崩前,她总会出现在王宫中。这个神秘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预示着霍亨索伦王朝的覆灭。

迪尤厄和肖万创建这一组织时,恰恰就是借用了「白衣夫人」的神秘和隐含的预言。肖万是一位物理学教授,迪尤厄找到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最先告诉了他。迪尤厄和肖万都是卓越的领导人,他们成功地挑选了自己的助手。并且在有个别人被捕的情况下,保证了其他间谍成员的安全,使其组织只受到极微小的损失。他们还建立了自己的反间谍机关,由肖万的亲戚——比利时的列日警察局局长涅然负责。涅然公开的职务有效地跟踪了「白衣夫人」的主要敌人——在比利时的德国秘密警察。

「白衣夫人」的情报网覆盖到比利时大部分被占领地区,其成员大部分是妇女。在被招募之后,成员们都要进行军事效忠宣誓。该组织按陆军战斗部队分成三个「营」,每个营有二百人左右,营下面还编成了连、排。成员均以妇女为主,年龄以 16 岁至 81 岁不等,绝大部分在 20 至 42 岁之间,且 60%女性是单身(以寡妇为主)。这样的年龄结构,决定了「独立的、年龄稍大的女性比年轻的女性更乐意作为正式战士工作」。

成员职业涉及各个行业:女性大多为教师、售货员和「无业人员」;男性有公务员、工人、工程师和体力劳动者。与此同时,整个机构组织得很严密,例如某个小组潜入了叛徒或者被德国秘密警察发现,上层组织将很容易把这个小组和其它小组分割开来。

一战爆发后,由于战线稳定以及特工从法国进入敌占区机会的减少,麦克多诺提出有效利用成千上万的涌入英国的比利时难民,从他们口中了解敌军的情况,并从中招募那些愿意回去的人做特工。这本应属于秘密情报局的工作,因卡明的车祸而搁浅。因此,当卡梅伦的福克斯通分部建立后,「白衣夫人」最先是为卡梅伦的组织提供情报的。

最初,迪尤厄和肖万想与在荷兰的盟国间谍组织取得联系,卡梅伦的一个特工了解到他们的这一意图后,主动提出与「白衣夫人」建立协作关系。但是德国间谍打进了这个特工队伍,导致了三名重要法国间谍被捕。恰恰由于卡梅伦特工造成的这一安全缺口,使「白衣夫人」的成员也暴露给了德国人。

最后,「白衣夫人」的领导者丧失了信心,在遭受一系列失败后,主动找到了亨利·兰多。兰多很快了解到,到一战结束前,「白衣夫人」已经发展了很多分支组织,总共建立了八十个火车观察站,人数达到八百多人。秘密情报局在比利时所取得的成功,首先归功于那些憎恨侵略者的民众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在德国本土未能建立起一个铁路运输观察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没有当地居民的同情与支持。

3.平凡人的冒险故事

「白衣夫人」的组织活动是英国在一战期间最成功的人工情报活动。它吸取了 1914 年到 1916 年惨败的教训,在亨利·兰多和迪尤厄敏锐安全感的引导下,更是在富有爱国精神的勇敢比利时儿女的大力支持下,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军事情报,为一战的胜利起到了独特作用。

正如兰多在 1918 年写给迪尤厄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那样:「毋庸置疑,在这历史的转折时刻,你所领导的组织是盟军目前所拥有的重要的、丰富的情报来源,所取得成果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恰恰是这样一群平凡的、富有奉献热情的比利时男女,用他们的生命做代价,历经无数次的冒险后,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白衣夫人」的主要任务是每天从早到晚监视来往的军用列车。铁路上的工人— —「 白衣夫人」的成员要不停地透过自己房间的窗口数着从旁边开过的车皮数量。这是最重要的情报收集途径。

「白衣夫人」的负责人收到情报后,会将许许多多这样的资料加以整理,总结出德军配置、军火运输的详细情报。情报层层上交后,作战部就能根据这些情报资料判断出敌军统帅部的计划。

最为严峻的问题是,情报要先在比利时境内传送,之后再越过国境送达荷兰。德国人实行严格的通行证制度,没有通行证的比利时人严禁离开住址。通讯员往往开始在路上很顺利,但突如其来的喊声「站住」和警察的搜查会使他被迫停顿下来。一旦秘密情报暴露,送情报的人就面临立即受审和死亡的危险。因此,被捕时通讯员首先要销毁证据以及那些秘密资料。因此,写有情报的超薄小纸片经常被卷进金属管内藏在袖子里面,以便趁人不备时悄悄扔掉。

一次,一个名叫茹里叶塔的年轻姑娘被拘留了。她是运送重要任务的通讯员。情况非常糟糕,德国秘密警察一直在她身边,她根本无法扔掉藏在黑呢袖子里的小纸卷儿。危机时刻,这个姑娘表现得非常镇定、沉着。被带到警察局后,她神不知鬼不觉地在警察眼皮底下把小卷儿塞到暖气片后面。德国警察什么也没搜到,只好把茹里叶塔释放。在迈出门口的那一刻,茹里叶塔把宝贵的纸片取了出来,最后,情报被安全地送到了指定地点。

情报最先经过设在列日的「白衣夫人」总站,之后再用别的方法将情报送达边境上的「信箱」。接着,情报人员要冒着生命危险偷越国境。1916 年,德国人加强了安全措施,并沿边境线建起一道高压电网防线。为了穿越这道防线,越境者经常手戴橡胶手套、脚穿橡胶筒靴,以防触电身亡。有时候他们也会把掉了底的大空木桶塞在铁丝网下面爬过去。兰多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提到了两点:利用在毗邻边境种田的农民,他们在地里劳作时曾多次将情报塞在土块中,在哨兵没有站岗时将字条扔过高压线网;雇用获准来往于安特卫普和鹿特丹之间的驳船船夫。

这些穿越边境的勇士们,是以生命为代价在工作。在铁丝网上经常能看到为了越境而触电身亡的尸体。德国人为了恐吓和警告当地居民,并不掩埋这些尸体。当电网上的尸体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时,说明铁丝网又通电了。

1917 年秋天在法国伊尔松的一次有效的铁路监视行动,是「白衣夫人」取得的最大成功之一。当时,亨利·兰多认识了一位列车员,他是出生在伊尔松的法国牧师,在他的帮助下,兰多与福尔米铁路的一位退休铁路员工建立了联系。这位退休员工愿意给兰多提供帮助,在他不起眼的家里,每个人都在执行监视任务,这的确是一家人的集体努力。白天他 13 岁和 14 岁的女儿在监视,晚上孩子睡觉后则换作他和妻子。

这家人在记载敌军的装备情况时有一套特殊的食品符号:大豆代表士兵,咖啡代表大炮,菊苣代表战马……父亲告诉女儿们,情报要放在空心的扫帚手柄里,藏好后把它放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兰多认为,这一岗位自 1917 年 9 月设立后,没有放过一趟军列。这次监视行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对与德军阵地平行的有效监控。

同时,还有很多人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一位比利时助产士,她的工作使她有机会经常在乡间周游。她的特殊使命是「传递足以致命的秘密情报」。她传送情报的秘密手法是将情报「巧妙地包裹在紧身胸衣的鲸须骨周围」。

尽管「白衣夫人」团体的安全性比较好,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伤亡。1914 年布鲁塞尔的寡妇安娜·科斯勒唯一的儿子牺牲了。这位坚强的母亲带着她的四个女儿也加入了「白衣夫人」团体,女儿们分别充当「信箱」、誊写员和通讯员,使情报得到了很好的传送。

比利时东南地区的两兄弟安东尼和路易斯·克拉德被捕时身上带有情报,不久便被枪决了。他们的父亲和两个妹妹很快也加入了组织,其中的一个妹妹也死在了德国人的监狱中,但是,这种平凡人的英雄之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1915 年秋天,盟军中央局成立(即盟军中央办公室),它主要是由英国、法国、比利时、俄国、葡萄牙以及美国的军事代表团组成。「白衣夫人」团体提供的情报大部分通过盟军中央局共享。因此,「白衣夫人」最初和兰多接触时,他们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他们向兰多提供情报时,必须被「承认为盟军战士」,这是比利时平民参加活动最根本的要求。他们不想做「低级间谍」,他们的身份是「战士」。

肖万在和迪尤厄的一次交谈中也提到:「战士身份是对组织成员的肯定,也是对新招募人员的一种认可,更是他们所做工作价值的体现。最重要的是,他们会被前线勇敢的士兵视为同部队里的兄弟。」亨利·兰多没有这个权力,他将此事上报给了卡明。

战争结束后,支持过英国情报组织的个人贡献终于获得了公开承认。1920 年 1 月,在沃林格和兰多的陪同下,陆军情报局局长威廉·思韦茨在列日、布鲁塞尔、里尔、根特举行了一系列授勋仪式,这些昔日冒死获取情报的战士被正式承认为英国观察军。

对这些人来说,曾经从事的情报工作是让他们引以自豪的事情,他们很乐意受到公众的关注。因为这标志着他们不仅仅是在为英国工作,也是在代表自己的国家为反对共同的敌人而战斗。

但是,为了满足这种被公众认可的要求,英国当局当时并没有预见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危及了那些参与情报工作的民众未来的生命安全。

-本文来源自知乎 搜《一流阴谋家》可看后续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