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虽然文风与“汉魏”“风骚”有差距,但他们的翰墨尽管受到一些人的讥讽,依然“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转益多师”的写诗态度显示了他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杜甫高度评价“四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但主要是指骈文和赋而言。历史上对这四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批评的声音高过肯定赞许的声音。有人说扬炯好用古人的名字,叫他“点鬼薄”,又说骆宾王喜欢用数字作对,是“算博士”,对王勃也有人说他“浮躁浅露”。但杜甫作为伟大的诗人,采取兼容并蓄,不薄古也不厚今的诗歌态度,对“四杰”充分肯定,热情赞扬:纵使卢王操翰墨,劣於汉魏近风骚。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1)

唐诗选

谈到律诗的发展历史,绝对绕不开唐初“四杰”的功劳,他们摈弃了齐梁,隋唐初萎靡浮华 的“宫体诗”的风格,引入了刚劲清新的气息,既反应社会现实又抒发个人情怀,特别是在五言律诗的改革创新方面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开了盛唐诗歌的先河。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扬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卢照邻的“得成比目何辞死,原作鸳鸯不羡仙”,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陆时雍《诗镜总论》说:

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2)

杜甫高度评价“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但主要是指骈文和赋而言。历史上对这四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批评的声音高过肯定赞许的声音。有人说扬炯好用古人的名字,叫他“点鬼薄”,又说骆宾王喜欢用数字作对,是“算博士”,对王勃也有人说他“浮躁浅露”。但杜甫作为伟大的诗人,采取兼容并蓄,不薄古也不厚今的诗歌态度,对“四杰”充分肯定,热情赞扬: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於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虽然文风与“汉魏”“风骚”有差距,但他们的翰墨尽管受到一些人的讥讽,依然“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转益多师”的写诗态度显示了他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3)

骆宾王五言诗

虽然这四个人在诗歌历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但个人的人生际遇并不理想,他们大多年少而才高,没做过什么大官,渴望建功立业。特别是骆宾王因为反对武则天,写了著名的讨武则天的檄文而受到迫害,但他心怀高洁,把自己比作“饮露而不食”的秋蝉,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让人动容。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4)

唐初四杰连环画

在“四杰”中,有两位是“神童”,一位是七岁的神童王勃,。另一位是十一岁的神童扬炯。这两位诗人都恃才倨傲,为人所忌。其实王勃写诗还没有作文出名,他的《滕王阁序》盖过了他诗歌的成就,有人说他的诗语意重复,说明他的诗在发挥和创新上还有局限性。扬炯的处境比其他三个人要好些,没有颠沛流离之苦,所以诗歌成就没有其他三人水平高。他对自己评为“唐初四杰”显得很谦虚,说“愧于卢前,耻于王后”,不知是不是故作姿态。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5)

王勃所描绘的滕王阁

有人说天妒英才,我觉得有道理,王勃由于位卑不遇,后因写《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二十七岁渡海溺水身亡,他曾经感叹别人年寿不长,想不到在他自己身上却发生了意外。另一位诗人就是卢照邻,因祸下狱,抑郁不得志。他得了麻风病,后又服丹中毒,不堪病毒折磨,生不如死,结果投水自尽,让人感叹不已。

为什么叫初唐四杰(身名俱未灭江河万古流)(6)

骆宾王《在狱咏蝉》

尽管他们的诗文还没有褪尽齐梁那种浮华铺陈的习气,但对扭转唐初的文风,改革创新五言律诗起了很大的作用。评论一个诗人要根据所处的时代来谈论,不能求全责备,而应看到他们对诗歌的积极贡献。历史上有成就的诗人大都不得志,我想跟他们的风骨和气节有关,像王勃、骆宾王、他们都陈言直谏,不向恶势力妥协,终究会遭到权贵的排挤打击,但他们做人的原则至今还让人敬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