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狼狈离京,在地方上度过了十来年还算安稳的日子。因为一篇三百余字的《湖州谢上表》,大祸从天而降,如今是困顿不堪,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苏轼用中秋节的“秋凉”,来形容当前的处境是很贴切的。“几度”这个数量词兼有疑问的味道,所以“人生几度秋凉”,除了感叹世事无常,祸福难料之意,还有叹息年华逝水之意。例如苏轼的《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回想起一年前的中秋节,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真是一场噩梦啊!苦读十数年,为官二十余年,种种努力皆因“乌台诗案”成泡影,怎能不令苏轼生出“世事一场大梦”的感伤?“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世事一场大梦,最早的出处是《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秋凉,指秋天的寒气,另一种版本是“新凉”,我个人更喜欢“秋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世间的万事都如同一场大梦啊,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这秋天的寒气?

#苏轼#每逢佳节倍伤心。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的中秋节,身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苏轼,几杯浊酒下肚,哭得很伤心。这位并不油腻的中年大叔痛哭之后,按照惯例,挥笔填了一首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1)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唐代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五十个字,其名字有可能来自于诗仙李白的《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月的调子清越哀伤,多用于写景抒情,为众多词家偏爱,创作了近500首词作,其中苏轼一个人贡献了13首。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2)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世事一场大梦,最早的出处是《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秋凉,指秋天的寒气,另一种版本是“新凉”,我个人更喜欢“秋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世间的万事都如同一场大梦啊,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这秋天的寒气?

这首词的上片一开篇,就定下了忧伤低回的基调。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中秋佳节之际,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就在一年前,也就是公元1079年的八月十五,苏轼其实更惨——他正在被押解进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路上。因为写诗作文嘲讽批评新政,苏轼七月二十八日(农历)在湖州被钦差逮捕,他当时以为自己必死,在被押送过江途中,甚至想跳江自杀,但又害怕自杀会激怒朝廷祸及家人,才放弃轻生的念头。八月十八日,苏轼被关进了汴京御史台的监狱。在审讯期间,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一心想要整死苏轼,所以对他“重点关照”,几乎是夜以继日的审问,百般折辱,威胁恐吓,苏轼只得一一招供。审讯完毕定罪那一段日子里,苏轼一日数惊,甚至给弟弟苏辙写下了两首诀别诗。后来在王安石、太皇太后、王充、章惇等众多大佬的营救之下,苏轼才侥幸逃脱死罪,被流放到偏远荒凉的黄州当了个不入流的团练副使。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3)

回想起一年前的中秋节,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真是一场噩梦啊!苦读十数年,为官二十余年,种种努力皆因“乌台诗案”成泡影,怎能不令苏轼生出“世事一场大梦”的感伤?

“人生几度秋凉?”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狼狈离京,在地方上度过了十来年还算安稳的日子。因为一篇三百余字的《湖州谢上表》,大祸从天而降,如今是困顿不堪,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苏轼用中秋节的“秋凉”,来形容当前的处境是很贴切的。“几度”这个数量词兼有疑问的味道,所以“人生几度秋凉”,除了感叹世事无常,祸福难料之意,还有叹息年华逝水之意。例如苏轼的《东栏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4)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风叶,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忧愁和两鬓间的白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晚来临,风吹树叶的声音回荡在长廊里,看着镱中的自己,眉头有忧愁,两鬓有白发。

西风飒然而至,黄叶凋落,风吹树叶哗哗响,这声音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引起阵阵回声,夜间听起来,似乎带着几分凄凉,几分呜咽。这悲凉的秋声震颤了多愁善感的词人心弦,由季节的变化引发了心底的惆怅,情融景而出,愁缘境而生,自己的人生似乎也到了草木摇落的秋天了啊。苏轼揽镜自照,眉间愁绪缭绕,两鬓斑白,虽然才四十三岁,但戴罪贬谪,前途渺茫,空有济世之志但无用武之地,心底意难平,所以生出英雄迟暮之叹。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5)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贱,质量低劣。云,浮云,代指小人。妨:遮蔽。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因为酒贱常常发愁客人稀少,月亮虽明却多被浮云遮挡。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判公事,由黄州当地官员监视居住。“不得签判公事”,就是说没有处理公务的权力,这可不是挂职锻炼镀金,而是带罪之身,随时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打击。这种情况下,黄州的官员谁敢与他结交?自然是门可罗雀。“黄州团练副使”一职,属于从八品,官职低微,俸禄低还经常被克扣,所以苏轼初到黄州时生活很艰难,当然买不起好酒,酒贱是写实。但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又怎么嫌弃酒太差?“酒贱常愁客少”其实是反语,是嘲讽世态炎凉的激愤之语。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6)

“月明多被云妨”有可能是当时中秋之夜的实景,多云天气,明月时时被浮云遮挡。苏轼在这里是以明月自比,象征高洁的品格,以浮云比做奸邪小人。苏轼少年得志,20岁就考中进士,仅仅数年间就以惊世之才名动天下,但才高人妒,又属于旧党,所以被新党之中的小人之辈立为靶子群起攻讦,蹲了103天的监狱,流尽了铁窗泪,每每想起,真是愤懑不平。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孤光,孤独的光,这里代指月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中秋之夜,谁能和我共同欣赏月光?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7)

苏轼初到黄州之时,是相当凄惶的,因为是负罪贬窜,俸禄微薄,所以妻子王闰之,侍妾王朝云,儿子苏迈等家人都没有接过来,弟弟苏辙被降职到高安县城当酒监,至交好友王铣、王巩等人或被流放或被罢官。苏轼牢骚发得差不多了,环顾四周,连个酒友都没有,成了孤家寡人,抬头看看天上,那一轮明月都显得好孤单,谁能与我同醉?没有人关注的痛苦,才是最大的痛苦。苏轼端着酒杯,望着北方,泪流满面。

关于“把盏凄然北望”的解读,存在一定的争议。南宋文学家胡仔认为是思念弟弟苏辙;清代文学家沈雄认为是心系朝廷,希望神宗皇帝能再次起用他。其实不论是苏辙、王闰之等亲人还是大宋的汴京城,都在黄州以北,所以中秋节之夜,苏轼自然是渴望一家团圆,又期盼得到神宗皇帝的谅解,再次被朝廷起用。由此,我们能体会到处于人生低谷之中苏轼心中情感的挣扎,那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尽管这份追求如同被压在巨石之下的小草,但它依然执着的存在着。

西江月苏东坡表达了什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8)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改苏轼在诗词作品中喜欢引用典故的习惯,也没有过多的修饰,纯粹以情动人,展现了文字的温度,这也正是这首词千百年以来引起历代读者在思想和情感上强烈共鸣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真是写到了每一个正在经受人生波折的人心坎儿里,点到了心头的酸涩之处,令击节感叹,感慨良深,久久不能自已。

诗词解读系列,“山枫说文化与历史”精心选题,深度解读,荣誉出品,敬请关注。

《峨嵋山月歌》:1296年前的秋天,年轻的李白离家去远行

唐诗鉴赏:王维最著名代表作,如诗如梦,如仙如佛,点亮禅意生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