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书法行楷赵孟頫(日本藏赵孟頫小楷汲黯传)
紫气东来书法行楷赵孟頫(日本藏赵孟頫小楷汲黯传)【名称】汉汲黯传 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究其细节,既无风驰电掣之暴,又无婀娜柔弱之软,虽峻利而不失温和;收笔似稍重,倒更显笔锋不苟。弯笔从容使转,凝迟内含;折笔立顿方棱,工雅文静。竖笔捺撇皆重,其他笔画疏淡参差,穿插其中,如丛碧中疏枝密叶,月光透射,掩映成趣。我们看到本幅小楷的点,其点虽小而颇显神采。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俱能各逞其姿,重可如山坠石,轻可如毫末随风。再看小楷的行间两侧,朱丝为限,直行左右协调,而横不成列,反而相互酬对,相得益彰。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
赵孟頫《汉汲黯传》可谓清劲秀逸,超然绝俗赵孟頫小楷《汲黯传》,被誉为小楷之神品,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cm,横17.4cm,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凡119行,计1946字,第6页12行197字,为文征明补书。这件作品也是小楷初学者最好的范本,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通篇欣赏如下:
春江花月夜纯音乐
汲黯(jí àn)是西周的名臣,字长孺,濮阳人。汉景帝的时候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为遏者,后期因为出任东海太守,政绩卓越,便被召回京城做了主爵都尉,卒于公元前112年任淮阳太守的时候。
这件作品是赵孟頫传世小楷书法作品中的精品。与他的其他小楷作品如《道德经》等相比,此作起笔敦重典雅,既无媚笑之态,又无蝌蚪之蠢,轻重得宜;行笔从容不迫,一气呵成。
究其细节,既无风驰电掣之暴,又无婀娜柔弱之软,虽峻利而不失温和;收笔似稍重,倒更显笔锋不苟。弯笔从容使转,凝迟内含;折笔立顿方棱,工雅文静。竖笔捺撇皆重,其他笔画疏淡参差,穿插其中,如丛碧中疏枝密叶,月光透射,掩映成趣。
我们看到本幅小楷的点,其点虽小而颇显神采。或左或右,或上或下,俱能各逞其姿,重可如山坠石,轻可如毫末随风。
再看小楷的行间两侧,朱丝为限,直行左右协调,而横不成列,反而相互酬对,相得益彰。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
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
【名称】汉汲黯传
【作者】赵孟頫
【年代】元代
【文物现状】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
《汲黯传》被认为是传世赵孟頫的小楷名篇。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引自《书林藻鉴》),用笔不下于智永、虞世南,得称一世之冠。
《汉汲黯传》继承了晋唐以来的传统。法度严谨,字形峭拔秀丽。结体妍媚舒展,笔法劲健圆畅。用墨停匀,布白规整,得王字之韵。有虞字之飘逸,柳字之骨势,褚字之舒展,是继王以来小楷中又一个高峰的标志。此帖从整体上看一笔不苟。每个字稍向左倾,但间架稳妥。
用笔取势主要是一拓直下,如第二行的“其、有”;第六行的“相、固”等字的两竖,都是平行的,这是其主要笔调。也有非一拓直下的背向法,如第十五行的“闺、阁”等字的两竖,极为明显。用笔洒脱,起笔虽露锋,但有浑穆之态。横画一般较直,且向右上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