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教授副教授的全部名单(110多张荣誉证书多个发明专利)
湖南大学教授副教授的全部名单(110多张荣誉证书多个发明专利)陈龙彪的部分证书最忙的时候,4人同时进行着6个项目。有时研究至深夜,宿舍大门早已关闭,四人索性直接留宿在研究所。或趴在桌上将就,或将椅子拼接成“床”,就那么横七竖八地躺着。“很多个清晨,我们睁开双眼,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对方的睡姿。”王晓晨笑着说。王晓晨的获奖证书王晓晨、陈龙彪、张兴盛和吴浩,是湖北大学507软件研究所实验室的4名2016级本科生,在众多湖大学子心目中,他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天团”。保研至国内顶尖高校的共同目标,催生出他们并肩作战的计划。自从大三上学期加入507软件研究所实验室后,4人差不多90%的闲暇时间都扎根实验室。教学楼、宿舍、食堂和实验室,连起了4人每天的生活轨迹。
楚天都市报12月9日讯(记者王进良 通讯员陈肖依 叶宛铧)一人保研复旦、两人保研华中大、一人中科院直博;专业成绩均排在年级前五,大学三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9篇,获得国家级荣誉20项、省级荣誉17项,国家奖学金、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等得了个遍;手握多项软件著作权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担任校级、院级学生干部……湖北大学507软件研究所实验室的4名2016级本科生,在师生眼中就是名副其实的论文“神投手”、奖项“收割机”。
张兴盛、王晓晨、陈龙彪和吴浩(从左至右)
蓄力保研 多次在实验室过夜
6日晚,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湖北大学,在该校507软件研究所实验室,只见王晓晨窝在学习桌前,手握“车载精灵”的方向盘,鼓捣个不停。好友陈龙彪在旁边看着,不时说着自己的想法。“车载精灵”是一款车载健康监测分析平台,能监控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和车内环境,并实时通过手机提醒驾驶员。该项目由王晓晨、陈龙彪、张兴盛、吴浩等人自主设计完成,去年在第四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如今,4人在顺利保研名校之后,又抽出时间对它优化,使其操作更便捷、功能更智能。
王晓晨的获奖证书
王晓晨、陈龙彪、张兴盛和吴浩,是湖北大学507软件研究所实验室的4名2016级本科生,在众多湖大学子心目中,他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天团”。
保研至国内顶尖高校的共同目标,催生出他们并肩作战的计划。自从大三上学期加入507软件研究所实验室后,4人差不多90%的闲暇时间都扎根实验室。教学楼、宿舍、食堂和实验室,连起了4人每天的生活轨迹。
最忙的时候,4人同时进行着6个项目。有时研究至深夜,宿舍大门早已关闭,四人索性直接留宿在研究所。或趴在桌上将就,或将椅子拼接成“床”,就那么横七竖八地躺着。“很多个清晨,我们睁开双眼,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对方的睡姿。”王晓晨笑着说。
陈龙彪的部分证书
为保研蓄力的日子,4人连吃饭时的聊天话题,都离不开“保研”二字。“那时我们压根没想去哪儿玩,一直想的都是未来。”吴浩说。今年9月底10月初,他们都梦想成真,王晓晨被保研到复旦大学、陈龙彪和吴浩被保研到华中科技大学,张兴盛则是中科院直博。
不甘落后 相互比拼拧出成果
扛着科研、竞赛、学习等的共同目标,4人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相互监督。不在实验室“打地铺”的日子里,他们会暗自较劲,每天争当到实验室的第一名,大家比着写论文、搞科研、做项目。每人都担心自己节奏慢会掉队,所以都是你追我赶。同时,他们又紧紧抱成团。
吴浩的部分证书
第四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决赛前,他们团队的“车载精灵”项目语音交互功能响应失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4人进行了反复调试。“单是打包APP这一步骤,我们就重复了上百遍。”王晓晨说。
从实验室里的“学徒工”到如今团队的顶梁柱,四人在一年间快速成长。“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他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大竞赛的领奖台上;拿下《一种智慧车载全天候健康监测分析平台》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指纹启动鼠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神经网络与云计算抑郁症诊疗系统”软件著作权等多项专利;更厉害的是,4人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了十余篇论文,张兴盛甚至两个月内连上两篇核心期刊——对于大学老师来说,这都是非常困难的。
张兴盛的部分证书
4人共获得超110张荣誉证书,但他们并非只会搞学习。王晓晨篮球打得好,书法写得好,还建了个人网站分享保研历程;作为班长的陈龙彪,在班级事务上花了不少时间,还曾带队赴贵州对非物质文化传统手工艺蜡染进行调研;张兴盛是个妥妥的文艺青年,跳街舞、演小品、弹吉他,都是手到擒来;吴浩为人随和,是团队的开心果,喜欢听歌追剧。
再好的朋友也难免磕磕碰碰,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对于我们4个来说,没有什么矛盾是一顿烤串解决不了的。”善做思想工作的陈龙彪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