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人走失家人苦寻多日未果(91岁老人走失引发寻亲总动员)

老人走失家人苦寻多日未果(91岁老人走失引发寻亲总动员)志愿者 地毯式搜寻在这场寻亲总动员中 尽管大家都身心俱疲 却一直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袁恩怀感到特别无助。 文/片 本报记者 王传胜25日下午6点 天色渐渐暗下来 袁恩怀一家人还聚集在聊城大学南门外 商量第二天的寻亲路线。这已是他91岁老父亲袁学坦走失的第十天。十天来 一家几十口人每天上路寻亲 查看了十几个地方的监控录像 寻人消息遍布报纸、广播、电视 微信圈里转发了上万次 他们还通过关系发动千余名环卫工、公交司机 聊城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也发动57名聊城大学的志愿者帮忙寻找……

老人走失家人苦寻多日未果(91岁老人走失引发寻亲总动员)(1)

袁学坦老人照片。

老人走失家人苦寻多日未果(91岁老人走失引发寻亲总动员)(2)

. 袁学坦的亲人们 都这样拿着大幅的寻人启事到处寻找。

老人走失家人苦寻多日未果(91岁老人走失引发寻亲总动员)(3)

走到一个村子 都要在显眼处贴几张寻人启事。

老人走失家人苦寻多日未果(91岁老人走失引发寻亲总动员)(4)

聊大学子骑车两个多小时 帮助寻亲。

文/片 本报记者 王传胜

25日下午6点 天色渐渐暗下来 袁恩怀一家人还聚集在聊城大学南门外 商量第二天的寻亲路线。这已是他91岁老父亲袁学坦走失的第十天。

十天来 一家几十口人每天上路寻亲 查看了十几个地方的监控录像 寻人消息遍布报纸、广播、电视 微信圈里转发了上万次 他们还通过关系发动千余名环卫工、公交司机 聊城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也发动57名聊城大学的志愿者帮忙寻找……

在这场寻亲总动员中 尽管大家都身心俱疲 却一直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袁恩怀感到特别无助。

志愿者 地毯式搜寻

25日下午2点 聊大计算机学院57名大学生在南门外集合 他们都是聊城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志愿者 在会长郭刚堂调度下 分成三小组 到三个区域地毯式搜寻。

记者跟随其中一组寻找 沿途 学生见人就拿着寻人启事去问 还分散走进两个村子寻找线索。多数学生是骑自行车 两个多小时下来 大家看上去都很疲惫。其中一名学生颜士娇说“人累心不累 大家齐心协力 尽最大努力帮助。”

下午5点 学生陆续赶回 郭刚堂赶紧汇总线索 可惜没有。袁恩怀给学生90度鞠躬致谢。

当天 参与寻亲的学生 部分来自该学院E青年志愿者协会 他们正利用所学知识完善“天涯寻亲网” 希望帮助更多走失的人找到家。

朋友圈 接力寻人

17日 很多市民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寻人启事 并随手转发。连日来 寻人启事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 持续发酵。袁学坦的孙子袁振兴说 最起码也得转发了上万次。

袁振兴在济南上班 听说爷爷走失后 专门请假回来。16日 家人商量各种寻亲方式 有人提议买大喇叭安到车顶全城巡回广播。第二天 就安好喇叭 几人轮流开车。

25日 开了一天车的袁振兴稍显疲惫。袁振兴开了几天车 不断有好心人询问 有人要走一些寻人启事帮忙发散。

“大街小巷都开车走遍了 人多的地方就停下来。”袁振兴说 很多好心人关注 只要他一停下来 就有人围上来表示关切。

报纸、广播、电视也陆续关注此事 并播发寻人启事。

监控录像 查了无数

袁学坦今年91岁高龄 有早起散步的习惯。出走那天是16日凌晨 当时他住在昌润南路饲料厂家属院的二女儿家。二女婿杨广臣说:“15日夜里10点 老岳父上厕所 我让他上完厕所就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晨6点 杨广臣发现岳父不见了 以为他出门散步。但直到8点多 也不见回来 就到他常去的水城明珠大剧场附近寻找。

找了一圈无果 回家时小区外的餐馆老板说 夜里12点多正收摊 看见老人出门 还问他们“咋也起这么早” “他以为天快亮了 其实才刚过12点。”餐馆老板说 老人说了几句话 就往南走了。

杨广臣这下才知道岳父走丢了 赶紧给老人的三个儿子和大女儿报信。大家很快赶来 并分头去找。

袁恩怀说 先沿昌润路往南找 后又沿湖南路往东西方向寻找 沿途监控都看了一遍 但没有一点线索。

千余环卫工 帮助寻人

袁恩怀说 他通过战友联系上环卫处 环卫处处长表示城区有1000多名环卫工 可发动起来帮忙。袁恩怀赶印千余份寻人启事 送到环卫处。

家人想尽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有人在公交公司有熟人 便托公交司机帮忙留意。

几天来 他们寻亲范围逐渐从城区往外扩散。有人联系上了沙镇领导 帮忙给全镇村支书群发飞信 请他们帮忙。

他们还找到六中、七中、东昌中学等几所学校 请求学生放假回家时帮忙扩散消息。

这些办法得到了郭刚堂的支持。他建议到城区周边乡镇求助 给各村支书打电话 让他们帮忙用村里喇叭广播。

郭刚堂还试探性地建议这一家人 到河边、湖边、树林里搜寻 连地里的井也要往里看一下 因为老人已走失多天 不排除遇险的可能。

寻亲黄金期: 走失后的15天

郭刚堂有十几年寻亲经历 他经验传授给袁恩怀一家人。郭刚堂说 找人的黄金期 一般是亲人走失后的15天 最多不超过20天 期间要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 向外扩散寻亲信息。

亲人走失后 一般家人都会乱作一团。他建议 最好能在寻亲队伍中找一个主心骨 坐阵指挥 调派人力。“不要有病乱投医 要做到忙而不乱。”

他还反复给袁恩怀建议 发动寻亲队伍往人多的地方扎 早起到各广场、湖边等健身场所 “老人更关注老人 他们往往比较清闲 有心思帮忙留意线索。”

另外 家人在焦急地寻找老人 其实 老人也在找家。郭刚堂说 老人一般对从前的记忆特别深刻 可能会往老家方向走 建议一定要盯紧老家 还有去往老家的公交车。

但愿老人早日平安归来

“没有消息 就是最好的消息。”这句话对于苦苦寻亲、身心俱疲的袁恩怀一家人来说 无疑是最好的安慰。因为暂时没有老人的消息 就还有找回来的机会。

十天来 只要有人打电话提供线索 他们便一头扑过去 往往满怀希望而去 却一次次失望而归。几乎所有的寻亲模式大抵如此。

记者跟随寻亲志愿者进村寻找打听 一个下午没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感觉无异于大海捞针。可是 不这么寻找 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亲人离散 最痛苦的当属最亲最近的人。这些天来 袁恩怀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无助”。没有任何头绪 只能撒网式寻找。甚至于 老人的孙子袁振兴做梦梦见了爷爷 醒来赶紧让人去梦中的地方找一找。

面对寻亲困局 似乎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一方面寄希望公安部门 一方面发动亲朋好友 利用各种关系扩散寻亲信息。

今年9月 郭刚堂发起成立了天涯寻亲协会 作为一个官方注册的民间组织 将发动广大志愿者的力量 更加专业地寻亲。

目前 很多好心人动起来了 大有全城寻人之势 而且还在寻亲黄金期 希望老人的家人们不要灰心 休整好疲惫的身心 理清思路 理智而清醒地、有计划地投入到寻亲之路。

但愿袁学坦老人早日平安归来。 (王传胜)

记者手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