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买重疾险比较好(普通人买重疾险)
什么时候买重疾险比较好(普通人买重疾险)误区1:确诊重疾一定赔根据读者朋友们的踩坑经历,我梳理总结出一些比较常见的误区,下面来一起看看。文章主要帮你解决这两个问题:购买重疾险五大常见误区市面上的重疾险种类繁多,责任五花八门,条款动辄几十上百页,涉及到保险、法律、医学等方方面面,弯弯绕绕太多,普通人很难都明白。
在保险行业中,重疾险一直都是热度最高的险种。
自从我进入保险行业以来,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咨询重疾险的问题,也亲眼看到许多人掉坑踩雷,买错了产品、选错了保障,白白做了“冤大头”……
坦白讲,重疾险保障复杂,产品良莠不齐,小白要是没搞清楚就下手,真的一不小心就会掉坑里。
为了让后来者不被坑,我们团队花了半个月时间,研究大家挑选重疾时遇到最多的困惑,并对比了目前市面上热销的重疾险产品,最后梳理总结出这篇超全重疾避坑攻略。
文章主要帮你解决这两个问题:
- 普通人购买重疾险应该避开哪些误区?
- 重疾险保什么?
购买重疾险五大常见误区
市面上的重疾险种类繁多,责任五花八门,条款动辄几十上百页,涉及到保险、法律、医学等方方面面,弯弯绕绕太多,普通人很难都明白。
根据读者朋友们的踩坑经历,我梳理总结出一些比较常见的误区,下面来一起看看。
误区1:确诊重疾一定赔
不少朋友以为,只要确诊了重疾,重疾险就能立刻赔一笔钱。
事实却比这要复杂得多!重疾险理赔,准确地说是符合合同约定才能赔,那重疾合同究竟是怎么约定的呢?
其实,重疾险的理赔分为三大类:
- 确诊即赔:像癌症、严重三度烧伤等,一旦确诊,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 实施了约定手术才赔:做了规定的手术才赔付,如重大器官移植、心脏瓣膜手术等;
- 达到疾病约定状态才赔:得了大病后,必须达到某种状态,保险公司才会赔。
比如脑中风后遗症,条款明确要求:要在疾病确诊180天后仍有某种障碍,比如不能说话,或不能吃饭等,保险公司才会赔付。
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得了重疾就能赔,如果自己不够了解,理赔时就很容易产生“保险是骗人的”这种想法。
误区2:重疾险涵盖病种越多越好
有些代理人在推销重疾险时会说:我这款重疾险能保上百种疾病。
有没有感觉满满的安全感?
但病种多,不代表保障一定更好!
其实在2020年底,银保监会重新统一规范了重疾定义,要求所有的成人重疾险必须包括这28种重疾,如果有轻症保障的话,也必须要有这3种轻症。
根据以往的理赔数据,28种高发重疾已经占到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这些疾病可以说是疾病病种的核心。
所以说,无论重疾险涵盖的疾病是100种,还是120种,其实都包括了最高发、最核心的保障。
另一方面,有些产品虽然病种数量很多,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凑数的病种,比如埃博拉病毒、疯牛病,本身在我们国家发生的概率就很低。
而有的产品也许保障的病种数量没有那么多,但高发重疾、轻症等都覆盖齐全,那这类产品的实用性也会更高。
因此,建议挑选重疾险时,不要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即涵盖高发疾病是否够多。
这里重点提醒下,高发重疾都是统一定义的,保险公司玩不出什么花样,但轻症目前还未完全统一标准,保险公司可以自行设置,个别产品也有可能暗藏猫腻,比如不保某项高发轻症。
所以,我们在挑选产品时,要记得特别留意高发轻症是否都涵盖。通常情况下,一款优秀的重疾险,这12种高发轻症都会保:
如果遇到某款重疾险,不保原位癌等高发轻症,建议大家直接避开。
误区3:大而全的重疾险,保障更全面
前几天,有朋友想给孩子买保险,但是不知道买什么好,于是打电话给我求推荐。
在我分析了一大堆利弊之后,朋友悠悠地来了一句:“有没有那种啥都能保的保险,多省心啊!”
殊不知,这种看上去很完美,什么都能保的“大而全”产品,内里却暗藏“重重杀机”!
有一些产品说是身故、重疾、意外等都能保,其实就是主险为寿险,另外捆绑了重疾险、防癌险、长期意外险、一年期医疗险等五花八门的险种。
看上去挺不错,但坑都在细节里!
误区4:能返钱的重疾险肯定更好
“有病赔钱,没病返钱”,这是返还型重疾险宣传时最常用的口号。但实际上,这类看似怎么都不亏的保险,对普通人来说其实巨坑无比。
返还型重疾险的坑,总结起来就这三点:保障不全面、保费贵、返还收益低(还不如买其他理财产品)。
直接上图对比一下:
同样是50万保额,这款返还型重疾险不仅保障差,保费还比不返还的贵了一倍多。
如果拿每年多交的11898.36元去理财,年化收益达到2.73%,60岁时也能拿到55.7万。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返还型重疾险的“返还”是有限制的!产品约定60岁返还,如果在60岁前保险公司赔了重疾,那到期就不会给你返还了,相当于多交的保费直接打了水漂。
误区5:一年期重疾险更划算
同样的年纪,别人买一份重疾险,一年只要一两百块!而你买的重疾险,一年要交四五千……
其实一两百的重疾险市面上还挺多,不过它们都是一年期重疾险,也就是交一年保一年的产品,每年都需要重新买。
凡事都有两面性,便宜的一年期重疾险bug也很明显:
①续保不稳定:每年都需要重新做健康告知,而重疾险的健康告知又是比较严格的,万一中途身体出现异常,可能就买不到其他重疾险了;而长期重疾险,只需要投保首年通过健康告知即可,保障非常稳定。
②保费会越来越贵:年轻的时候买一年期重疾险,保费确实很便宜,但是越往后价格越贵,最贵的时候一年要交一两万,每年的保费累计下来也并不便宜;而长期重疾险,投保后每年交的钱都是固定的,而且交满一定年限后即使不再交钱,保障都会一直有。
回归本源,重疾险到底保什么?
经过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重疾险保障十分丰富。不光能保上百种重疾,还能赔中症、轻症,甚至癌症、心脑血管能重疾可以多次赔付等等。
虽然责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保障还是重疾、轻症、中症。
得了重疾,保险公司赔付全部保额,合同结束;得了轻症、中症,保险公司就少赔点,比如赔30%的保额,保障继续有效,以后要是得了重疾还能赔,这可就大大提高了重疾险的实用性。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银保监会已经统一定义了28种高发重疾和3种高发轻症,各家保险公司都要遵循。所以,对于重疾险的病种大家不必盲目追求数量更多。
而其他的附加责任,都是锦上添花的保障,先解释下具体有什么作用:
①首次重疾额外赔:在某个年龄段患重疾,能赔更多钱,比如买50万保额,60岁前患重疾,多赔60%保额,也就是一共能赔80万,是非常实用的一项保障。
②重疾多次赔:有了这项保障,赔完一次重疾后合同还有效,过了一定时间后,如果又得其他重疾,还能再次获得赔付。
③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对于同一种重疾,重疾险一般只赔一次就结束了,但要是附加上癌症/心脑血管二次赔保障,这类容易复发疾病可以赔多次。
④身故责任:因为意外、疾病身故了也能赔,这项责任在线下买重疾险时是一定会有的,比如平安福、国寿福等,但是网上重疾险大多可以自由选择。
⑤投保人豁免:豁免指的是保费不用再交了,比如爸爸给孩子买的重疾险,附加了投保人豁免,假如爸爸出事,这份重疾险不用再交费,孩子的保障也还有。
⑥满期返还:也就是“有病治病,没病返钱”,这个责任我们不建议大家附加,原因在上文也已经说过了,大家如果碰到了,记得一定要绕行。
如果对重疾险的保障内容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来问我,我会一一帮你解答:)
关注深蓝保,私信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
《社保手册》《医保攻略》《保险方案》《防坑攻略》等超级干货资料。
帮助大家「认识保险、买对保险」是深蓝保的初衷,如果你有任何保险问题尽管私信我,我将用从业5年的经验给您合适的建议;
通过深蓝保投保的粉丝,一旦出险,我们将全程协助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