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苏辙在表达这一观点之后,给六国出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翻译过来就是,六国的那些有智谋的人太愚蠢了,都是目光浅显之辈,根本就没看明白天下大势所在。这话说得年少轻狂,而在论证这一观点的时候,也暴露了苏辙作为一个年轻人,在见识上的缺陷,即太过理想化。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呢?苏辙表达了一种非常幼稚的观点,即六国为何被秦国消灭,以及如何能改变被消灭的命运。苏辙开篇明义,总结六国被秦攻灭的原因,即: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提起《六国论》,如今通常指的是苏洵写的那一篇,一方面是因为中学教科书的选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一篇文章确实写得还算不错,有一些现实意义。

但在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写《六国论》是一桩美谈,被士林称赞。当然,这个“称赞”并不是说他们文章写得多好,只是“互相吹捧”而已。

实际上,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六国论》非但写得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胡说八道,幼稚可笑。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1)

苏辙的想法非常幼稚,苏轼的文章更是胡说八道

苏辙的《六国论》作为文学作品来说,评价很高,历来认为其“甚得天下之势”。但作为一篇政论文,这篇文章就显得很肤浅了,既没有现实意义,也没有历史价值。

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呢?苏辙表达了一种非常幼稚的观点,即六国为何被秦国消灭,以及如何能改变被消灭的命运。

苏辙开篇明义,总结六国被秦攻灭的原因,即:

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翻译过来就是,六国的那些有智谋的人太愚蠢了,都是目光浅显之辈,根本就没看明白天下大势所在。这话说得年少轻狂,而在论证这一观点的时候,也暴露了苏辙作为一个年轻人,在见识上的缺陷,即太过理想化。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2)

苏辙在表达这一观点之后,给六国出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主意。

他认为,六国的关键就在韩、魏两国,因为它们是锁死秦国东出的要冲。而要阻止秦国东出也很简单,只需齐、楚、燕、赵四国大力支持韩、魏,让他们与秦国死磕就够了。但现实却是,韩、魏依附秦国,齐、楚、燕、赵被“远交近攻”,逐一削弱。

苏辙也是据此认为,六国之士都没有见识,是一群贪图尺寸之利的井底之蛙。

然而他并没有想过,韩、魏愿不愿意以举国之力帮助四国阻挡秦兵;也没有考虑过,齐、楚、燕、赵四国愿不愿意全力为韩、魏提供援助。以当时的态势来说,七国都有一统之志,齐、楚、燕、赵趁机削弱秦、韩、魏三国国力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而事实上,历史也多次证明,六国联盟根本就无法稳定存在。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3)

如果历史真能按照苏辙设想的那般发展,他的“计谋”倒是可以实现;而在实际上,苏辙的想法却没有一丁点儿现实价值。他的《六国论》之所以被一些文人看好,只不过是文章写得气势十足罢了。

如果说苏辙的《六国论》太过理想化,那么苏轼的《六国论》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苏轼的《六国论》没有讲述六国为何灭亡,而是大讲特讲为何六国久存而秦国速灭,最后归结于“养士”二字,明显带有浓重的私心和私利。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4)

在这篇文章里,苏轼认为秦国能统一六国没什么了不起,而六国能存在如此之长的时间,说明其制度要比二世而亡的秦国好得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六国的贵族们争相养士,这对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所说的“士”,并不是后世所说的“士人”阶层,而是指那些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的人,包括“智、勇、辩、力”四类。简单来说就是:太聪明的、太勇武的、会忽悠的、能力太强的,这四类人都是不安定分子,需要特殊对待。至于那些愚朴的农民百姓,就应该用来无条件奉养这四类人士。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5)

在苏轼看来,如果能将这四类人招到麾下,其他的百姓即使想要造反,都找不到领头的人,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为此,苏轼还要硬生生地在历史上找例子,甚至不惜歪曲史实,这也是苏轼的一贯作风,王安石等人看不上苏轼也正在于此。

苏轼说,秦二世而亡就是因为过于相信法度、秩序,没有了养士的风俗,以至于之前被供养的“智、勇、辩、力”四类人士在民间鼓吹,社会动荡。楚汉争锋之后,四类人士损伤惨重,所以社会相对稳定;文帝、景帝、武帝三朝,虽然也重视法令,但因为吴濞、淮南、梁王等人重视养士,所以社会才会较为安定。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6)

然而事实却是,汉初几代帝王为了解决这些擅于“养士”的人而消耗大量国力,以至于七十年都无力对抗匈奴。而正是文帝、景帝、武帝三朝逐渐清除了这些毒瘤,收回了“智、勇、辩、力”四类人士在社会上的特权,才使得汉朝日渐强大,最终逐寇大漠,饮马阴山,扬鞭塞北,声震异域。

苏轼熟读史书,自然不可能记不住这么简单的史事,他只是在故作惊人之语,通过“唱反调”的形式来引起士林关注而已。通俗点来说,不说“狗咬人”,偏说“人咬狗”,以此吸流量,博眼球。这种事情苏轼在当时经常做,也被很多人诟病。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7)

所以,苏辙的《六国论》虽内容幼稚,但文风依然值得称道,而苏轼的《六国论》却早就泯然众人,鲜有人提及了。

相对来说,他们的父亲苏洵的《六国论》影射了一些现实,影响力更大一些。虽然受眼界的限制,苏洵对于现实的观察并不透彻,但却也在情感上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8)

苏洵的《六国论》虽有现实影射,但眼界却显不足

苏洵的《六国论》也是开篇明义,提出了六国破灭的根由,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其“弊在赂秦”一句,是全篇主旨,也刺在了很多人的痛处,引起了士林共鸣。虽然当时以及后世的很多人并不是很认可苏洵的观点,但也多认为这并不是苏洵的见识不高,而是有意的“借题发挥”。

苏洵在这篇《六国论》里“借题发挥”了什么内容呢?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9)

苏洵认为,韩、赵、魏、燕、楚五国都慑于强秦,为图一夕安稳,争相割地;而齐国虽然没有这么做,但却目光短浅,不能相助五国,所以最后孤立无援,难逃败亡。

他用燕赵两国与秦国的作战来举例,说赵国五战强秦,三胜两负,而赵国的衰落就是从贿赂秦国开始的;燕国更是敢于与秦国作战,而其灭亡也是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进献地图导致的。

众所周知,赵国后来之所以不能与秦国抗衡,正是因为屡次与秦军作战失利,国力耗尽;而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的目的也根本不是进献地图,而是胁迫甚至刺杀秦王。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10)

苏洵对原因和结果避而不谈,明显是另有目的。他只是想得出一个结论,即六国的整体实力要远远超出秦国,而六国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不团结,争相“赂秦”,使得秦国更强,六国更弱,最终身死国灭。

而苏洵之所以想要得出这个结论,其实是在影射宋朝年年对契丹辽国赔款的现实,所以他在文章的结尾说了一句非常“诛心”的话: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说,宋朝年年给辽国赔款,即所谓的“岁币”,虽然大的战事停息,但边境之上却屡有小股辽军入境劫掠。

乍一看,辽宋之间的关系确实和当年的秦与六国很像,但实际上却并不一样。苏洵只是看到了两者在表象上的相似之处,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宋朝为何会年年给辽国岁币。

历史上的苏轼和苏辙(三父子同写六国论)(11)

从根本上来说,奠定宋朝年年给辽国赔款的“檀渊之盟”,实际上在订立之初就是一种“灭辽之策”,这个问题会另开一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论述。

如苏洵这般的士人囿于社会地位,接触不到当时宋朝真正的隐秘,所以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都是非常狭隘的,这也是眼界不足所带来的通病。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