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该怎么选择(干货基础巩固漫谈电解质)
电解质该怎么选择(干货基础巩固漫谈电解质)释放的能量就是水合能,如果水合能大于断键所需能量(键能),那么电离就进行的比较顺利,电离程度也较大。首先要介绍“水合能”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离子溶于水和在水中的扩散过程会释放出一些能量。电离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如果有能量提供可以使化学键发生断裂,那就可以形成阴阳离子,从而发生电离。我们先看水溶液中的电离。(1)水溶液中的电离
原子、分子都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电中性体,不管以怎样的形式稳定存在(H2、N2、P4,HCl),它们都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失去/得到电子变成离子。
可以是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进攻,也可以是加热使其热运动加剧,总言之是得失了电子,变成了阴阳离子。
我们认为的把电离分成了“物理上的电离”和“化学上的电离”。
我们这里只说化学上的电离,而化学上的电离只研究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条件下的电离。
电离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如果有能量提供可以使化学键发生断裂,那就可以形成阴阳离子,从而发生电离。
我们先看水溶液中的电离。
(1)水溶液中的电离
首先要介绍“水合能”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离子溶于水和在水中的扩散过程会释放出一些能量。
释放的能量就是水合能,如果水合能大于断键所需能量(键能),那么电离就进行的比较顺利,电离程度也较大。
一般来说只有极性键才有可能在水合能的作用下断裂,非极性键键能过大,水合能提供的能量远不能使其发生断裂。
所以对于单质我们可以认为不能在水中电离。于是在水溶液中的研究对象就缩小到“化合物”。
化合物形成极性键才有可能电离。化合物根据键能大小分为:
对于键能的大小,通常键能:离子键<共价键,并且水合能足可以使离子键断裂,而共价键就要看键能大小情况了。
所以
我们在判断一个化合物是不是可以电离的时候,可以通过它的键能大小进行判断。
如CO2、SO2,C-O,S-O键能一般较大,可判断其不能发生电离,但两者的水溶液却可以导电,说明形成了阴阳离子。
但是所断的键一定不是C-O,S-O键,而是H-O键,所以能导电不是CO2、SO2的电离,而是H2CO3,H2SO3的电离。
(2)熔融导电
通过加热的方式提供能量,使键能小的键断裂,故熔融只能破坏离子键。导电即证明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但在水溶液中,因溶解和电离是两个过程,所以一种物质溶解性非常差,但是它是键能很低的离子化合物,那么通过测水溶液的导电性判断其是否电解就不合理了,如CaCO3,AgCl等。
综合两种判断标准,于是就规定了一个“电解质”的概念,即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我们习惯性的认为金属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但Al-Cl键能比离子键的键能大,属于共价键,AlCl3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电离,不导电。
但因其键能比离子键大不了多少,水合能大于它的键能,故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是电解质还有NH4NO3虽然分子中没有金属元素,但它却是离子化合物。
弱电解质是指部分发生电离,所以一定是在水溶液中,并且水合能不足以使所有化合物分子的键都发生断裂。
上面我们对化合物、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关系做了整理归纳。
但是问题又来了,我们可以通过键能来判断电解质,但是键能在我们平时学习和做题过程中并不实用。
所以我们倾向与记忆一些有普适性的结论,如强酸,强碱,铵盐,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特别是金属氧化物一般都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少数盐一般是弱电解质。
但是在平时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比较反常的个例,比如前面所说的AlCl3,NH3NO3等,这时候采取的措施一般就是记住这些常考的特例。
对于上面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习化学的素养。
高中阶段的化学,引导我们认识化学这门学科的规律性、框架性和延展性,尤其是规律性,对于未知和不熟悉性质的元素和化合物可以通过熟知的元素规律性进行推断。
比如Na,Mg,Al同一周期金属性涿渐减弱,NaOH是强碱,Mg(OH)2是中强碱,推断Al(OH)3应该是弱碱,而事实也是如此,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并且Al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那么AlCl3的键能特点也就不再难理解了。
类似的规律还有很多,包括我们所说的强酸,强碱,铵盐,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特别是金属氧化物一般都是强电解质等结论都是上述规律的总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