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反对餐桌浪费方案(成都餐桌革命能否进行到底)

反对餐桌浪费方案(成都餐桌革命能否进行到底)公筷公勺行动倡议发出后,成都各区(市)县街道社区立即行动,为辖区的企业、市民普及文明餐桌,公筷使用的好处。其中,龙泉驿区开展“公筷公勺健康你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行动,各街道和上千家餐饮企业参与,共同倡议使用公筷公勺;新都区向区内全体市民和餐饮服务单位发出“美食成都,美在文明”主题倡议,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养成健康用餐良好生活习惯。此外,芳草街街道承办的“文明公筷日”快闪主题活动在高新南区6个街道同步进行,得到了商户积极响应,300余群众通过现场或网络宣传互动方式参与到活动中。4月3日,深化“美食成都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会议召开。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社治委、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局等多部门参会,共同讨论研究进一步推动公筷公勺行动的方案做法。紧接着,成都市商务委,餐饮同业公会、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文明饮食 科学餐饮倡议书》,向协会全体会员单位、各餐饮经营单位、广大

本报记者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传统阻力较大,仍需加强宣导力度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餐饮卫生和健康更加重视,各地也大力倡导“餐桌革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使用公筷。那现在成都餐饮业对公筷公勺的使用情况如何呢?市民对使用公筷公勺的态度如何?对此,记者采访了餐饮企业、市民,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发出倡议

倡导“餐桌革命”

线上线下同步推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对此,各地大力倡导“餐桌革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使用公筷。

反对餐桌浪费方案(成都餐桌革命能否进行到底)(1)

石羊街道举办倡导使用公筷活动。

4月3日,深化“美食成都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会议召开。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社治委、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旅局等多部门参会,共同讨论研究进一步推动公筷公勺行动的方案做法。紧接着,成都市商务委,餐饮同业公会、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文明饮食 科学餐饮倡议书》,向协会全体会员单位、各餐饮经营单位、广大消费者发出倡议。

公筷公勺行动倡议发出后,成都各区(市)县街道社区立即行动,为辖区的企业、市民普及文明餐桌,公筷使用的好处。其中,龙泉驿区开展“公筷公勺健康你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行动,各街道和上千家餐饮企业参与,共同倡议使用公筷公勺;新都区向区内全体市民和餐饮服务单位发出“美食成都,美在文明”主题倡议,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养成健康用餐良好生活习惯。此外,芳草街街道承办的“文明公筷日”快闪主题活动在高新南区6个街道同步进行,得到了商户积极响应,300余群众通过现场或网络宣传互动方式参与到活动中。

反对餐桌浪费方案(成都餐桌革命能否进行到底)(2)

使用公筷下菜。

记者探访

大型餐厅渐成标配

小型餐馆未见准备

现在,不少食客更加注重卫生,这也倒逼餐饮企业提升自己的品质、服务、卫生,公筷公勺的准备也成了部分大型餐饮企业“标配”。

记者在三道苗苗鱼火锅连锁店见到,每一个餐桌上的筷筒中都有一双颜色不同的公筷。该店创始人龙涛告诉记者,餐饮企业使用公筷是对食客的尊重,“我们倡导每桌要有‘生食筷’,方便煮鱼,也保护食客健康。”

记者在何师烧烤总店看到,这里也在显眼的位置放上了公勺,一般顾客用的勺子是白色,公勺是黑色,且比一般顾客用的稍微大些。“公勺和普通勺子有很明显的区别,方便顾客取用。”何师烧烤事业部总经理但先生说道。

然而,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成都许多小型中餐馆仍没有准备公筷,也没有提醒使用公筷的标志,甚至有部分市民也还没有“使用公筷”的意识。

餐饮企业

使用率偏低

尊重习惯不强行要求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使用公筷公勺要看客人的需要。红鼎坊老火锅一位门店负责人李俊介绍,该店3月份开始提供了“一菜一筷”,但是遭到部分客人反感,有客人甚至会问拿那么多筷子来干什么。“很多客人都是和亲朋好友来吃饭,把公筷放上来,有些人会觉得把本来该增进的关系拉远了,因此感到不舒服。”李俊说:“我们准备了公筷,如果消费者需要,我们随时奉上。”

另一家港式餐厅老板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用心保证餐具环境卫生,但是公筷使用,不能强求,要是我们强迫食客使用公筷,说不定人家下次就不来了。我们也尊重消费者的用餐习惯,客人需要公筷,我们就给他们备上。”

吃火锅使用公筷的人较少,那中餐如何呢?新川西乡土菜餐厅的合伙人何燕女士这样介绍:“我们3月16日开始营业,每张桌子配备公勺公筷和分餐盘,但是只有1%的客人使用。”

反对餐桌浪费方案(成都餐桌革命能否进行到底)(3)

餐厅摆放的公筷。

市民感受

有点不适应

是否用公筷要分场合

使用公筷公勺进行“餐桌革命”,市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刚开始肯定还是有点不适应。”但对于使用公筷,白领禹芳女士十分赞同,“我个人觉得使用公筷公勺,避免病从口入,切断了病毒传播的便捷途径,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这样聚餐多了一份安心。”

“我是赞成使用公筷的,我们家都有公筷公勺。”华阳老年协会的陈晓林表示,使用公筷公勺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如乙肝、幽门螺旋杆菌等,还可以减少浪费现象。

和父母、爷爷奶奶同住的杨锦平十分提倡使用公筷,平时在家里会说服家人用公筷,但都收效甚微。“他们就说我穷讲究,一家人吃个饭还搞得花里胡哨的。”而在这次疫情期间,王远洋再三坚持要使用公筷,家中长辈也都配合了,不过也仅仅是在疫情最严重的那几天,“用到后面,他们就忘了用公筷。我奶奶直接就用公筷吃饭了,经常用混。”

然而有一部分市民却并不赞同每次用餐都使用公筷。市民任波说,在餐厅吃饭经常用公筷公勺,但在家里吃饭就没有必要用公筷了。“在家吃饭没有用公筷公勺。据我了解,很多家庭没有用公筷,这跟中国人的习惯有关。”市民汪浩表示,从长远来看应推广使用,但传统习惯要一下改过来是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过程的。

华西社区报记者 刘福燕 摄影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