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第二,两国都有强大的地方主义和对外扩张驱动。第一,两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说到美国和印度,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则有个宝莱坞。事实上,印度对美国的模仿,绝不仅仅于此。早在独立建国之前,印度的独立派精英们就已经走上了以美为师的道路。这个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美国风光无比,更有深层的类比。

本文作者 王鼎杰

近二十年来,国际格局中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美中印战略三角的重要性日趋提升,逐渐超越了原有的美中俄三角。

对于这个变化,国内学界反应较为迟钝,甚至常常对印度抱有根深蒂固、毫不掩饰的轻敌思想。近数年来,尤其是因为洞朗问题的冲击,对印度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但问题依然很多。最明显的一点,关注美中印战略三角的学者,往往更注重美国如何看中印,而较少深思印度如何看中美。极少数研究印度的学者,又往往过于短线,总觉得问题出在莫迪身上,殊不知,问题早已形成。

下面,就让我们从印度的视角,来看一下印度眼中的美国和中国,以及这个认知如何影响了印度不同时期的战略选择。

以美为师:印度的第一局模仿棋

说到美国和印度,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则有个宝莱坞。事实上,印度对美国的模仿,绝不仅仅于此。

早在独立建国之前,印度的独立派精英们就已经走上了以美为师的道路。

这个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美国风光无比,更有深层的类比。

第一,两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第二,两国都有强大的地方主义和对外扩张驱动。

第三,两国都有广大的国土。

第四,两国有着近似的地缘战略环境。

当年,英国霸权建立在对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控制之上。美国利用这一点,避免和英国及其他欧洲列强硬碰硬,进而通过西进运动,向太平洋上扩张,获得第二海岸线后再反方向进入亚欧大陆。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1)

相比之下,美国霸权则建立在对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控制之上,印度恰好位于新霸主国的遥远之洋。在印度眼中,锡金、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类似于当年美国面对的印第安部落。巴基斯坦则类似墨西哥。通过避实就虚,先周边后远方,自然不难找到印度的崛起路径。

因此之故,印度对美国的模仿,有时候到了让美国也坐立不安的程度。

美国有天定命运论,印度有印度的天定命运论。

美国有门罗主义,印度有印度的门罗主义。

美国有美国例外论,印度有印度例外论。

美国出了个马汉,写了本《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印度出了个潘尼迦,写了本《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

误判中国:战略盲区引发战略灾难

印度的这盘模仿棋,一度下的有声有色。外喜马拉雅三国相继为其控制。同时,印度打着不结盟的旗帜,其实是要在美苏两极之间左右逢源,顺带成为第三世界的道义领袖。最终目的,却是以英帝国的遗产继承人自居。先让印度洋成为印度之洋,再进而谋求对马六甲海峡以东事务的参与,逐渐扩大印度在其他大洋的战略存在。

但是,印度的战略还是出了重大纰漏。

这个纰漏,第一在于低估了巴基斯坦的战斗力。事实证明,巴基斯坦绝非当年的墨西哥,对付起来非常吃力。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2)

但如果只是巴基斯坦问题,至多是个时间和成本问题。随着印度的经济发展和深度军改,两国的战力落差将日趋扩大。可是,下面这个错误才是真正造成印度战略翻车的根本。这个错误就是误判了中国。

当年美国的崛起,很重要的一点,不仅在于善于规避和最强大国的矛盾,还在于谨慎地规避了和所有欧洲强国的矛盾。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阿拉斯加,都不是打下来的,而是买下来的。

美国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善于利用列强矛盾之外,还有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独立后的世界,强国全在欧洲,所以美国很容易利用地理布局,避实就虚,曲线崛起。但是,轮到印度独立时,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欧洲开始衰落,更多非欧洲强国开始出现。老的日本自不必说,新兴势力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借二战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的中国。而印度恰恰没有处理好和中国的关系,从而造成了62年灾难。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3)

这次失败,让印度的国际形象一落万丈,也彻底暴露了印度战略能力与战略企图的巨大落差。

但事后看来,更大的灾难却并非战场上的一时失败,而是失败后的再犯错。

以俄为友:为求突围反遭包围

印度为了平衡对华关系,决定向苏联靠拢。

靠了苏联的助力,印度暂时平衡了对华关系,更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进而深度介入斯里兰卡内战。

但是,胜利也带来了副作用。

随着印苏的走进,印美关系日趋吃紧,进而使得印度的经济孤立在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之外,长期乏善可陈,以至于所谓“印度速度”长期成为经济学界的贬义词。

在印度的战略家们看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要美苏一直斗下去,印度不难顺水行船,等到恰当时机,再跳转阵营,为时不晚。

但是,让印度万万没想到的是,苏联出了个戈尔巴乔夫。1987年,美苏居然握手言和,眼看着冷战要结束。这让印度的整个战略基础发生了动摇。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4)

在全世界大讲缓和,互相握手时,印度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无手可握。

再接着,连美国也没有料到的是,苏联突然土崩瓦解。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发展,震惊世界。

中国的转型,尤其令印度五味杂陈。

在很多印度战略家看来。当年他们搞不结盟运动,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的时候,中国搞一边倒,明显不如印度外交灵活。再后来,中国既要对抗美帝,又和苏修翻脸。等于是两线作战。印度至少还有一边靠山。

可是,中国最终却实现了震惊世界的大发展。印度反而举步维艰。为什么呢?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发了新棋局的开局。

这次,印度开局的策略还是模仿棋,只不过模仿的对象不再是美国,而成了中国。

以华为敌:印度的第二局模仿棋

中国为何能成功,成了印度反思的起点。

通过反思,印度军政界形成了新的共识。

中国为何能成功?关键在于搞出了原子弹。有了核武器,就能够低成本解决国防安全压力,并且极大提升国际战略影响力。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5)

和原子弹一样重要的是灵活务实的外交。中国手握原子弹,和美国握手,就形成了新的战略合作局面。一旦和美国合作,就可以进入以美元为结算体系的世界市场,实现经济腾飞。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6)

印度该怎么干呢?

当初,本来是以美为师,却搞成了以美为敌。现在,印度决定,要以华为敌,先要以华为师

印度要顶住八方压力,不惜代价,发展出印度的核武器。有了核武器干什么呢?当然是和美国握手

因为核武器问题,美印关系跌入谷底。但是,1998年印度核武器刚研制成功,其总理便公开宣称,美印是天然盟友关系。

这种19世纪式的外交做派,让一些美国外交官也觉得不好意思。

但这就是印度。

之后,正是靠了再度握住美国的手,印度经济开始脱胎换骨。印度速度在国际经济学界也开始有了截然不同的意涵。

印度的未来

在输掉第一局之后,印度能赢得第二局吗?

虽然两次都是用模仿棋开局,但显然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第二次模仿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再满足于消极模仿,而是在借鉴竞争对手成功经验的同时,走对方的路,还要让对方无路可走

印度的策略是捧杀加抹黑。在实力上捧杀,在文化、企图、战略上抹黑。很多中国威胁论,尤其是中国威胁美国论的产地,就在印度。

相反,国内媒体和学界,向来从不掩饰自己对印度的蔑视,而且最喜欢用印度的负面新闻来制造喜感和成就感。这样做,恰恰是为印度提供了韬光养晦的烟雾弹。

而印度不仅仅是要和美国握手,其与日本、越南、缅甸的地缘合作也不断推进。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7)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8)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9)

印度的全球战略(印度的全球战略)(10)

其目的,显然在于,让中美撞车,或至少推中日、中越、中缅互耗。在这个过程中,印度抓住机会,通过制造摩擦,在中美关系中制造叫价筹码,左右逢源。其实是重归建国之初的灵活外交路线。

印度说,印度已经不是62年的印度。对此,我们仅仅说中国也不是62年的中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到,世界也不再是62年的世界。

中印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局限在中印之间。相对于边界摩擦升级,更要警惕美印联合,将中国排挤在世界市场主流区域之外

要警惕那种混淆宣传和研究边界的做法。把研究员变成宣传员,得不偿失。宣传员又不是外宣,而是内宣,更加得不偿失。久而久之,不仅看不清世界,也看不清自己。甚至会先遗忘自己成功的真实记录。甚至别人已经下了二十年的模仿棋,自己还没注意到模仿的是自己。

这种认知上的思维废弛,比物质的武备废弛更加可怕。常常因此陷入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而不自知。更会帮助善于学习的对手找到暗度陈仓的捷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