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颜真卿争座位(颜真卿离京出任平原太守)
苏轼颜真卿争座位(颜真卿离京出任平原太守)“此地”至“桑柘”八句,描写平原郡位置险要、物产丰富:平原郡这个地方,东临渤海,是立功展事的滨水古城;这里的海盗成风,牵掣到军事大计,官吏的选择,呼唤主驾之官;平原郡北部连着燕京之地,抢劫之风从未停止;这里的鱼盐充满大街小巷,田间的桑柘平畴千里。“吾兄”至“炉香”八句,描写颜公赴任的情况:吾兄颜公分封镇守河朔地区的平原郡,已受命于圣上的诏书;这是皇上的鸿猷大计,圣上一句话,4匹马拉的大车也追不回来了;将辞别国都的城门,一颗巨星向东北方流去;华夏的祥云照耀银白色的官印,冒着暑夏,迎着风雨,乘船就要去了;赤红色的笔仍在小箱子里,还有若干炉具和毛皮服装。作者岑参(公元715-770年),唐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30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两度出塞,回朝后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客死成都。作诗时官舍人。这是一首五言叙事诗,又有抒情成分。诗题中“颜平原”即颜真卿(公元7
文|王玉杰
唐天宝十二 (公元753)年春,颜真卿离京出任平原太守,岑参作《送颜平原》话别诗相赠。
细读该诗,再现了当年颜公出任平原太守的情况。全诗为: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仙郎受剖符,华省辍分忧。置酒会前殿,赐饯若山丘。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舟。赤笔仍在箧,炉香若衣裘。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州。海风掣金戟,导吏呼鸣驺。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鱼盐溢里巷,桑柘盈田畴。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苍生应望君,黄霸应久留。
该诗原载清代《平原县志·艺文志》。
作者岑参(公元715-770年),唐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30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两度出塞,回朝后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客死成都。作诗时官舍人。
这是一首五言叙事诗,又有抒情成分。诗题中“颜平原”即颜真卿(公元709-784年),唐开元进士,任殿中御史,因受杨贵妃堂兄、代任右相杨国忠的排斥,天宝十二年春出为平原太守,治所在今陵县。
该诗前八句,描写天子“诏书换诸侯”的情况:天子惦念着黎民百姓,颁诏书更换郡守,才华非凡的颜公接受皇帝分封的剖符,就要离开中华宫禁之地为国家分忧了;设酒席宴会于蓬莱前殿饯行,宠赐的丝制品成堆高如山丘,皇帝的诗文如日、月、星那样光彩耀目,帝王的恩泽普照九州。
“吾兄”至“炉香”八句,描写颜公赴任的情况:吾兄颜公分封镇守河朔地区的平原郡,已受命于圣上的诏书;这是皇上的鸿猷大计,圣上一句话,4匹马拉的大车也追不回来了;将辞别国都的城门,一颗巨星向东北方流去;华夏的祥云照耀银白色的官印,冒着暑夏,迎着风雨,乘船就要去了;赤红色的笔仍在小箱子里,还有若干炉具和毛皮服装。
“此地”至“桑柘”八句,描写平原郡位置险要、物产丰富:平原郡这个地方,东临渤海,是立功展事的滨水古城;这里的海盗成风,牵掣到军事大计,官吏的选择,呼唤主驾之官;平原郡北部连着燕京之地,抢劫之风从未停止;这里的鱼盐充满大街小巷,田间的桑柘平畴千里。
最后六句,作者抒情,对颜公的前途充满美好的期望:身为郡守的颜公,岂能在京城滞留延误时间?待政绩有成,应是人还未老;为改变那里的恶习,派出了勇猛的武将,改变人的恶念似训海鸥一样艰难;老百姓盼望颜君,如盼贤吏黄霸那样,相信颜公作为一位体恤百姓的好官,将永远留在群众心中。
王玉杰,山东省平原县人,一九六三年参加工作,先从教后从政,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八年,一九九九年退休后,热心地方史料的搜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县旧志。2011年10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历史散文《平原龙门札记》。2014年六月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多年研究成果《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点校本。2018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讷柳村诗集注释》。目前正在整理古籍有《万历平原县志》《光绪平原乡土志辑稿》《董元度诗集注释》。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