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郭英教授(宣讲家网文稿郭英德)

郭英教授(宣讲家网文稿郭英德)从总体结构来看,《水浒传》小说始于洪太尉误放走妖魔,这是第一回了。宋仁宗时期是北宋的一个太平盛世,但太平盛世的时候,京师这一代发生了瘟疫,瘟疫很重,所以专门去龙虎山请张天师来祈香、做法,祛除瘟疫。派谁去呢?派了殿前太尉,叫洪信这么一个人去。皇帝派洪信到龙虎山请张天师,没想到张天师早就得知,他是神仙嘛,他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他自己到京师来了。洪信扑了个空,在上清宫的伏魔殿那里,他看到有一块大石碑压在那,他问这是怎么回事?人家告诉他这块大石碑底下压着妖魔,一定要镇住这个妖魔,洪信不信,哪有什么妖魔被压住,他就愣揭开这块大石碑了,一揭开以后,一道黑气冲天而起,散到四方,就成为梁山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水浒传》的故事和《三国志演义》的故事有一点不同,就是《三国志演义》的故事是按照历史上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撰写而成,《水浒传》的故事呢却带着很强的传奇特点。宋江起义的故事,北宋末年的确有这个故事,但是历史

郭英教授(宣讲家网文稿郭英德)(1)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四大小说名著大家都耳熟能详,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它们产生的年代是从明代一直到清代。这四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在长时间的写作、流传、阅读过程当中,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四部小说名著自身凝聚着非常丰厚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可以从多方面来加以阐释,今天,我从每一部小说中选一个侧面来讲一讲。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一下《三国演义》的历史意识、《水浒传》的政治思考、《西游记》的人生哲理、《红楼梦》的生命体验。从远的历史,近的政治,到咱们的人生,再到每一个人的存在,大概顺着这么一个线索,我们来考察一下四大小说名著带给我们的文化启示。

小说家这个愿望,老百姓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最终是取代了曹魏集团的司马懿集团统一了天下,在整个小说叙事当中,司马懿集团属于被批判的角色,但正是这种势力最终统一了天下。所以,尊刘抑曹的政治倾向和最终刘败曹胜的历史事实之间构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冲突,人们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构成了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诸葛亮临终的时候深深哀叹,“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这是天意,这个天意落实到具体的历史上就是历史的事实,小说家不能够去改变历史的事实,写刘备集团最终统一天下,他只能尊重历史事实。在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要表现自己的道德倾向,这样两种选择上,构成了一个激烈的冲突。并不是人们的善良的愿望在历史上都能实现,当然另外一方面,人们也应该保有这种善良的愿望。

我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有一首词讲得很有意思,这里读一下,供大家思考。《咏史》,“古史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兴亡成败太多了。“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大本糊涂流水帐,电子机难得从头算”,这么多历史,五千年历史这笔糊涂帐,你哪怕输入电脑里头也算不清楚,竟自有若干卷,存下这么多的二十五史太多了。“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了一半”,至少有一半人不是安享天年的,正是成年盛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还使劲,龈龈争辩”,还使劲地在那里争,使劲争,争什么呢?“檐下飞蚊生自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谁参透,这公案”。历史的整个的发展的趋势,历史上所有的这些人们都在争都在夺,都在抢夺是非,都在判断是非曲折,所以兴亡成败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一种历史,那么在这个历史的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很可能是在历史上的价值,人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历史上人们争夺的过程。

二、《水浒传》的政治思考

《水浒传》的故事和《三国志演义》的故事有一点不同,就是《三国志演义》的故事是按照历史上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撰写而成,《水浒传》的故事呢却带着很强的传奇特点。宋江起义的故事,北宋末年的确有这个故事,但是历史记载太简略了,把它演义成一篇长篇小说,里头带着很多传奇特点。在这种传奇的叙事当中,更能够看出古人对于历史、对于英雄的一种思考。

从总体结构来看,《水浒传》小说始于洪太尉误放走妖魔,这是第一回了。宋仁宗时期是北宋的一个太平盛世,但太平盛世的时候,京师这一代发生了瘟疫,瘟疫很重,所以专门去龙虎山请张天师来祈香、做法,祛除瘟疫。派谁去呢?派了殿前太尉,叫洪信这么一个人去。皇帝派洪信到龙虎山请张天师,没想到张天师早就得知,他是神仙嘛,他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他自己到京师来了。洪信扑了个空,在上清宫的伏魔殿那里,他看到有一块大石碑压在那,他问这是怎么回事?人家告诉他这块大石碑底下压着妖魔,一定要镇住这个妖魔,洪信不信,哪有什么妖魔被压住,他就愣揭开这块大石碑了,一揭开以后,一道黑气冲天而起,散到四方,就成为梁山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

小说家特别想讲的故事开端,就是一百零八个妖魔来到人世间,跟皇帝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你看到小说最终的结局,宋公明神聚蓼儿洼,他同样讲了这个含义,前后贯穿同样的含义。他说最后宋江的队伍七零八落了,宋江死了嘛,队伍七零八落,但是他们的灵魂不灭,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头,宋江成了梁山伯这个地方的城隍爷了,所以托梦给宋徽宗。前头是宋仁宗,后头是宋徽宗,也是个皇帝,那么宋徽宗就专门在梁山伯为宋江他们盖了一座祠堂,春夏秋天四时祭祀宋江这些冤死的英雄,所以最后宋江他们成了神了,还是得到皇帝钦命的一种祭祀。这样一种整体框架告诉我们,整个《水浒传》的故事构成了一个三部曲,叫魔君三步曲,这是我起的名字,因为他是妖魔嘛,妖魔放出来以后首先是群魔乱世,这是小说叙事的一个重点,然后是改邪归正,这些群魔们都改邪归正了,成为官军了,成为皇帝统辖的一支部队,最后冤死了以后荣升天神。

作者思考了人在政治环境中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他首先思考的一个很有趣的命题就是官逼民反。在中国古人看起来,整个社会结构的构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种分类方法就是古人讲所谓的四民,四种老百姓的构成,叫士、农、工、商,但士、农、工、商都是民,所以叫四民。除了民以外还有没有别的社会阶层呢?有,在古人的观念里头,在民之外有一个,或者是在民之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阶层——官。而皇帝是协调官民关系的核心人物,那么在考察中国社会动乱的时候,古人有一个命题,就是官逼民反,而《水浒传》小说恰恰解释了这种命题。

他要讲社会动乱会产生宋江这种民间的武装势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人呢?为什么会造反呢?根源在什么地方?他追究这个根源,叫乱自上作。金圣叹讲得非常清楚,他说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还没有写的时候先写高俅,为什么先写高俅呢?就是要揭示一个乱自上作的根源。大家知道,小说一开端写的就是宋徽宗还在当太子的时候赏识的一个破落户高俅,高俅没有什么别的本事,他最强的有两种本事,一种本事他是个体育明星,是个足球明星,他是蹴鞠踢得很好,而宋徽宗在当太子的时候叫端王,那么端王有个业余爱好就是踢足球,两个人在足球场上情投意合的,所以徽宗就看中了高俅,这是一种。

另外一个,小说写了高俅发迹的过程,飞黄腾达的过程。从社会最下层的破落子弟,啥也不干,游手好闲,就靠着球踢的好,能够讨好富贵人家的这些爷们,能够讲笑话,能够拍马屁,这样的一种人居然一步一步地当上了殿前太尉。高俅也是民,摇身一变变成官,不是靠他的真才实学,而是一种完全不正当的选拔机制,而这样一种政治制度的腐败,隐含着一个整个政治的危机,也就是说政治自身的腐败和动乱。一个无才的人,一个破落户的子弟,也就是一个邪恶的人居然能够不惜一切手段地爬上了最高位置,而像宋江、林冲等等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英雄反而不受重视,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用人制度上的对比,这种用人制度的对比隐含着对整个政治制度的一种抨击。

在正常的政治制度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另外一种政治势力——绿林。那么,一方面是民间江湖上的政治势力,一方面是朝廷的政治势力,这形成了一种对比。两个不同的政治空间,一个在朝廷,一个在民间,形成了尖锐的政治斗争、政治冲突。而小说家在叙说两个政治空间的时候,带有非常强烈的倾向性,这就是金圣叹讲的“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邪恶的都归到朝廷那,美的善良的都讲到绿林那去了。所以,人们同情、喜爱、赞美108个英雄好汉,而人们愤慨、批判蔡京、高俅等等这一大批奸臣,当然也指向了奸臣背后的、庸弱的、糊涂的皇帝,同时也指向了以这种昏君、奸臣所构成的整体政治制度。这里面包含着深刻政治思考,所以,整个小说故事的展开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过程,不想反的人也要反,像林冲根本没有想到要反,但是高俅搞的他家破人亡,他就不得不反。他是要写一个一个人被逼上梁山的过程,这是因为整个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黑暗,这是第一层。

如果小说仅仅写下层民众造反,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封建政治话语当中,它是带有叛逆色彩的东西,是非主流的东西,他要把这种叛逆的非主流的东西要拉入到主流的意识形态,拉入到正统的观念当中,怎么办呢?他提出了另外一种政治思考,就是替天行道。大家知道,梁山泊的杏黄旗上大书替天行道这几个字,替天行道这样一种旗帜或者口号,咱们仔细推究的话,可以发现它有双重含义,他既是造反的口号,同时也带有某种妥协的意味,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中国传统的话语当中,对天有两种不完全一样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天的直接代表就是人世间的皇帝,所以咱们叫天子,天之子。天咱们看不到,那天之子咱们看到了,是皇帝,所以我们要崇敬天,要匍匐在天的意志底下,要遵从天的意志,天是看不到的,所以就遵从皇帝的意志,所以孔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人世间的社会也只有一个皇帝,这是必然的,你一定要忠君,所以替天行道在这个意义上是替皇帝行道。宋江这支队伍在某种意义上说,叫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他没有很明确说要推翻大宋王朝,没有很明确的政治目标,但是他很明确的政治目标是贪官污吏都杀净,他要杀净那些贪官污吏,这可以说宋江的队伍是替皇帝做皇帝做不了的事情,或者说皇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是一层意思。

替天行道实际上还有第二层的意思,就是古人对天还有一种解释,叫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是什么意思呢?天是看不到的,天的意志咱们怎么能够理解他呢?看老百姓的意思,老百姓代表了天意,就是真正天意的代表不是皇帝,而是老百姓,所以天还有第二层意义就是老百姓,替天行道也可以解释为是替老百姓行道,替老百姓来做老百姓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老百姓希望做,但是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可以的。这就构成梁山泊这支队伍的双重特点,一方面你可以说他是替皇帝来剿灭这些贪官污吏,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他是替老百姓来杀净这些贪官污吏。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这样的口号在某种意义上它有双重性的特点。因为大家知道不管是官是吏都是皇帝的手下,是皇帝安排的手下,是皇帝任命的层层的官僚制度。所以这里头对官民矛盾的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带有造反的含义,也带有某种妥协的含义,这是双重含义。

那么在这双重含义上有没有中和在一起的可能性呢?有,小说家专门设计了一个人物叫九天玄女。九天玄女这个人物只有宋江见到过,而且宋江是在梦里头见过,所以有的学者就觉得在小说《水浒传》叙事当中九天玄女完全是宋江无中生有的东西,是他编的故事,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做梦,他告诉你我梦见了什么,但是你怎么验证他真梦见这个东西呢?你没法验证,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梦,梦不可能两个人同时梦见,梦可以告诉你,那告诉你以后,你只能去相信他,你不相信他是没有办法验证的,梦是无法验证真假的,在这个意义上九天玄女很可能是宋江的一种创造,有可能。但不管是不是创造,他要传达的是一个信息,就是替天行道真实的内涵是什么。九天玄女讲到,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大家都知道,《水浒传》的队伍是一个民间的武装势力,不是朝廷的武装势力,民间的武装势力不管怎么说,在专制社会当中,在古代的专制社会当中都是非法的军事力量,这是绝对非法的,他不是朝廷组织的军事力量,他是民间自己揭竿而起的军事力量,他是非法的组织,非法的军事组织。

那么这种非法的军事组织是要被剿灭的,是要被取缔的,这是肯定的,这是邪,但是怎么样去邪归正呢?他可以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就可以去邪归正了,也就是说他要表现出一种大忠大义,替皇帝行事,替老百姓行事。那么替皇帝行事,替老百姓行事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呢?小说用的传统的政治话语,就是中国古代整个政治运作当中,民间的武装势力有一种方式可以皈依于正统的国家机器,用民间的话来说就叫招安。招安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咱们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但是一说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本来是叛逆的队伍,现在变成国家的队伍了,招来作为国家的队伍了,而这个招安是宋江上梁山之前就已经有的想法,而他上梁山以后,又多次灌输坚持的这个政治主张。宋江自己写词,他说: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 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天王就指皇帝了,招安我就行了,我为皇帝办事,为国家办事。所以燕青到京城去向宋徽宗进言的时候也专门说宋江是忠义的,这支队伍是忠义的,为什么忠义呢?替天行道,替天行道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是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扰害良民,单杀贪官污吏,我是替皇帝在办事,替皇帝在办你想办而没有办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一支队伍招安了以后,就能有好结果吗?《水浒传》小说最后跟《三国志演义》小说一样,构成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他告诉我们即使招安了也没有好的结果,只要在政治体制里头生存的话,你很难求得一种美满的结局,因为这个政治体制是黑暗的,是腐败的。你不改变古代专制社会的体制,个人的价值很难实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终作为忠臣的宋江被毒死了,喝毒酒毒死了,而作为奸臣的蔡京、童贯、高俅反而活得好好的,照样安享荣华富贵,而宋江他们却冤死了。

所以小说第一百回用一首词告诉我们,不管英雄取得了什么样的丰功伟绩,但要得到这样一种政治体制的认可,几乎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呢?他说了,“煞曜罡星今已矣”,108将都过去了。“谗臣贼子尚依然”,这些谗臣贼子还活的好好的,所以真的让人后悔呀,怎么后悔呢?“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早知道最终会被毒死的,还不如早早的退步抽身,隐居江湖,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就是既要实现社会的正直的价值,又要保全个体的生命,可能只有功成身退,急流勇退一种方式,如果你还想继续在朝廷当中享受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真的很难做到,但是宋江他们的精神却值得称尚,这就是李贽讲到的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英雄的这种道德选择,是什么呢?叫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这才是忠义之烈,就是说在李贽的观念当中,他进行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政治思考,人生的社会价值,也许最终要靠献出生命去实现。宋江是死去了,但是宋江所传达的忠义之烈的精神,却残存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久远的一种精神。为了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一个人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明明知道是面对死亡,但是毫无畏惧,最终要留给后人的是什么呢?是一种政治的坚守,政治的道德,为了这个社会,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老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这样一种政治操守。

那么这种政治操守有没有可能跟个体生命的价值完全吻合呢?有没有可能呢?就是一方面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另外一方面在为社会做出种种贡献的同时,实现了个体生命的价值,这两者有没有可能兼容呢?在《西游记》当中,对这样一种人生的选择,做了很深刻的思考。

三、《西游记》的人生哲理

《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孙悟空,从《西游记》的整体框架可以看出,他先从孙悟空的出生和大闹天宫开始写起。本来《西游记》应该写唐僧师徒西游取经,但是他先从孙悟空写起,不是先从唐僧写起,在这样一种叙事的选择上咱们非常明白,孙悟空具有人性化的这种特点,是毫无疑问的。

咱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甚至在看电视剧、戏曲演出的时候,都会把孙悟空直接认为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而不会把它看成一个猴。所以孙悟空一生的历程是《西游记》讲述的重点故事,而对孙悟空一生的故事我用了一句明代人常用的俗语来加以概括,就叫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孙悟空一生实际上要告诉我们的一个哲理就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什么是自在呢?咱们现在都讲自由自在,哲学的意味咱们不再更多地阐释,大家知道是自由自在,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不要被束缚,这是自在的一种状态,也就是用孔子讲的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种状态,可能是最高的自在的状态。

那么人是什么意思呢?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个体的人,一种是社会的人,任何人生下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是刚呱呱落地的婴儿,还是到了90岁、100岁的长寿老人,他都是独一无二、不可代替的个体,哪怕是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长得都很像,但每一胞胎都是不可代替的个体,不可能说用张三来代替李四,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存在,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所以这个指纹学很有意思的,大家会很奇怪,三胞胎,四胞胎是不是他们指纹就一样呢?现在指纹学告诉你,不一样。每个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个体生命,包括生理性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心理性的信息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人的含义就是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人,当他出生开始,就落在了一个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这个网络有可能大,有可能小,不管是大是小,这个网是必然存在的。你生出来的时候就有父亲,有母亲,三个人构成了一个社会网络,那么按照这三个人再去推,你会发现,父亲也有父亲和母亲,母亲还有父亲和母亲,这是最简单的网络了。再往前去推,父亲的父亲还有父亲、母亲,母亲的父亲也还有父亲、母亲,父亲的母亲还有父亲、母亲,那么母亲的母亲也还有父亲、母亲。所以你可以看出这个网络是无穷的大,这还是从家庭内部来看。

一个人生活一生,不可能永远只在家庭内部生活,他要和外部接触,一个家庭不可能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住,和野兽为生,这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完全自己织布,自己来种粮食,然后自己生存。你要穿衣服,要吃,要用,你就要有社会关系,要有邻居,要有购买的地方,买主和卖主。你要读书,有同学,有老师,所以这个社会关系越滚越复杂,所以人天生的就是一个社会人,你无法改变的。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一个原理就是讲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的本质,你无法摆脱嘛,这种观念和西方的某种人类学的观念是不完全一样,西方某种人学观念讲人的本质是个体的人。我刚才讲不可代替的人个体,这是一个角度。但是另外一个角度,人是关系中的人,这两者是共同存在的,缺一不可的,它构成这个人的完整含义。在中国文化当中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个体的人怎么样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的人,这是中国文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每一个个体的人,成为一种完善的社会的人,所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这样的命题在人的含义上指的是社会人。

正是有社会人的含义,你才有成人不成人的说法。如果在个体的人的意义上,我刚才讲了,实际上是没有成人和不成人的说法的。刚刚出生的婴儿,和有着丰富阅历的任何一个人来相比,他都是成人的,他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没有成人不成人的说法,只有社会关系这个视角引入以后,咱们才会讲成人不成人。所以孙悟空一生的故事,他要展开的就是成人和自在之间的矛盾,有没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呢?因为作为个体的人是想干嘛就干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往往是不能由你想干嘛就干嘛。你在路上走,看到红灯你想走就走,不行吧,人家不允许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不能让所有的车都离开,我自己一个人走过去,这不可能。你今天要坐飞机,说把这架飞机所有的驾驶员、乘务员全赶掉,我来开飞机,我就想开飞机,行吗?不可能,那不可能,这就是一种冲突。

那么有没有可能自在的追求和成人的目标能够吻合呢?《西游记》小说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小说一开始写的孙悟空的形象,这个时候是一个神猴石猴的形象,就是一个原生态的人的形象。大家知道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他有父亲吗?没有父亲。有母亲吗?没有母亲。他是天生地长的,所以他一开始就摆脱了所有的社会关系,他没有任何的社会关系,他唯一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他出生以后,跟猴子们的存在的那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叫不服麒麟辖 不服凤凰管 又不为人间王位所拘束,没有人能够管他,仿佛是非常自在的了。但是这种自在的个体人,当他在社会上生活的时候,会面临两重的困惑,第一重的困惑是空间活动的困惑,人都要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但是人能生活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有没有可能突破这种有限的空间,在无限的空间当中驰骋呢?这是人们的一种理想和愿望,这种理想和愿望在古代出现的嫦娥奔月的这种想象,在现在出现了种种的宇宙飞船的想象,现在甚至登到火星上,成为火星人了,超越生存的有限空间。那么孙悟空超越生存的有限空间的方式,就是打到地府里去,去学道去,学得了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他就超越了生存的有限空间了。

不仅仅超越生存这个大的空间,小的空间他也可以超越,因为他可以变,把自己变大了变小了,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是人们一种想象,我就是我,我怎么能变呢?孙悟空能变,他七十二变,他想变什么就变什么,所以这首先超越了一个有限的空间。其次超越的是有限的时间,孙悟空有一天突然发现,生命是有限的,哪怕活到八百岁,最后还要死,有没有可能长生不老呢?这也是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终极追求,就是人的生命的无限的长度。孙悟空的办法就是到地狱里头勾掉了生死簿,所以他超越了时间的约束,超越了空间的约束,达到了空间和时间的绝对自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的确是自在的。

孙悟空在超越种种束缚的过程当中,他触犯了社会的规范,得罪了像阎王爷,像东海龙王呀等等一系列的存在,打碎了这些社会关系。玉皇大帝要管辖他,要把他纳入自己的社会关系里头去,所以就有了招安这个过程。孙悟空接受招安,接受招安以后又继续造反,再接受招安,反反复复的过程,实际上是在社会当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而这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使孙悟空明白了,整个社会关系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在这个复杂的结构当中,是有着等级区别的,而这种等级的区别用两种方式来加以表现,一种方式是名,一种方式是利。人一生无法摆脱名、利二字,孙悟空首先看到的是名。弼马温,是给他的一个封号,他很高兴,因为他原来没什么封号,现在终于有了封号了,就像一个小学生,让他当小队长高兴的不得了。但是过两天他发现小队长太小了,人家还有中队长,还有大队长,所以他就造反了。你叫玉皇大帝,我应该起个封号跟你一样大,叫齐天大圣,那是最高的封号了,所以这是名的追求。

那么,有了这个名的追求他就满足了吗?不满足,因为蟠桃宴上请众神仙去赴宴,偏偏没有他的份,他天天在那劳动,辛苦的不得了,给玉皇大帝看守蟠桃园,最后吃桃子的盛宴上居然没有他的份,所以他不得利,他就明白了只有封号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的利益。所以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皇帝要做都要轮流做,今天你做,明天我做,大家轮流来用这个名,大家轮流来享受这个利,这才是合适的呀。社会教会了他对社会的所求,社会教会了他珍惜或者是满足个人的名和利。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小说要告诉我们,即使你再有才能,但是社会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力量。这里头有个象征性的表现,如来佛的那个掌,如来佛的掌是很小的,但它是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一种象征性的表现。孙悟空再有能耐,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去,所以还要接受社会的规范。一个人过多的向社会索求,过多的膨胀自我的欲望,过多的打破社会规范,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所以叫自在不成人,就跟我刚才讲的最简单的例子,你过马路,你想过就过行吗?不行,社会要规范,给你撞倒一次你就明白,不可能这样做。

所以孙悟空被压在了五指山下,一压五百年。但是我刚才讲到了,《西游记》叙事核心的指向性是要将个体的人融入社会当中,实现个体的最高价值,怎么实现呢?观音菩萨给孙悟空指明了一条道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对孙悟空个人来说有意义吗?从外在的意义来看,对孙悟空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他来说既得不到什么名,也得不到什么利,唯一能够得到的就是辛苦和磨难,这是从外在的角度来看。

从内在的角度来看,对孙悟空有意义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对孙悟空心性的一种考验,是磨难他成长的必须的一个过程。在九九八十一难的阅历当中,孙悟空才能真正成长为人,成长为一种完美的、完善的、大写的人。只有这样,孙悟空才能有社会价值和意义,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取得真经,回到唐朝,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来实现个体的价值。

孙悟空本来是自在的,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现在有了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小说叙事当中也用了一种象征性的手法,就是孙悟空带的那个紧箍。这个紧箍是孙悟空自觉自愿不由自主地戴上去的,戴上以后就受到约束了,一旦想过于自在,不受社会的规范,甚至不听师傅的话,都要被念紧箍咒,让他头疼死了,甚至脑子会裂开了,这是一种约束。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当他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以后,终成正果以后,在座的各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小说,这个紧箍咒还在吗?终于终成正果了,取得真经了,孙悟空给唐僧说,师傅,我终于把你送到西天了,那么你是不是念一个松箍咒,把这个拿掉,别束缚我了。唐僧很为难,说我学的是紧箍咒,没学松箍咒,但是这个时候孙悟空摸一摸自己的脑袋,紧箍咒不见了,自然而然,因为它内化了,化成了孙悟空对自己的自觉的一种约束。

一个个体的人,当他在社会上取得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社会的价值,实现了社会意义以后,他就有着个体价值最高的实现,这个时候他就能够真正做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都在社会的规范当中,这种道德已经内化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符合社会道德原则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个体的人就成长为一种社会的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社会的人,是能够真正实现个体价值的一种社会的人,这是西游记给我们的人生指出的一条道路。换句话来说,他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在那个过程当中,而这个过程的真正价值,在你是否能够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能,你的个体生命就有着最高的价值,如果不能,你的个体生命的价值值得推敲。

那么,有没有可能面对社会的种种磨难和压力,还能保持个体的纯真追求,有没有可能呢?有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可能是充满着悲剧的。和《西游记》整个故事充满着喜剧的讲述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悲剧就表现在《红楼梦》当中。

四、《红楼梦》的生命体验

《红楼梦》告诉你,“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虽然人的一生都是充满着悲苦的,充满着忧郁的,充满着种种苦难的,但是最终还是要保持一种情痴,一种对社会、对生命的炽热痴迷。这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可以用贾宝玉的形象来加以讲述,《红楼梦》的主人公是贾宝玉,贾宝玉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鲁迅有一段话说的很有意思,他说在《红楼梦》整个的故事当中,悲哀之雾,遍体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他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这个社会是充满着悲剧的。过去有人在统计《红楼梦》里面死了多少条人命,死亡肯定是一种悲剧,但是你要仔细地读,你发现还没有死亡的人有一种很重很重的悲剧感,不仅是贵族小姐们,像贾探春等等有很强的悲剧感。而且在下层的丫鬟也有很强的悲剧感,比如说小红,小红是贾宝玉屋里头很小的一个丫鬟,但是她告诉说你们别太高兴,告诉其他的丫鬟,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就是热闹长久不了,不能长久。

贾母身边的鸳鸯也有这样很重的悲剧情感,鸳鸯给平儿和袭人说,别看你们都有指望了,谁知道日子长不长呢?他有一种悲剧感,觉得再幸福,再繁华的现实也可能瞬间即逝,这是悲哀之雾,遍体华林。真正最深地去体会它,去品位它,自觉地去感受它的是谁呢?是贾宝玉。这就构成贾宝玉性格上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叫无故寻仇觅恨。明明是富贵子弟,生活上衣食无忧,也不用像咱们现在,奋斗一辈子都买不了一栋房子。大观园里头有的是贾宝玉住的地方,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这种衣食无忧的人不是在那享乐,而是在无故寻仇觅恨。

有缘有故还罢,贾宝玉是完全无缘无故地寻仇觅恨。在其他人看起来,贾宝玉有时似傻如狂,所以人们觉得他不入流,他和其他的纨绔子弟不一样,所以叫做古今不肖无双,再也找不出像他这样的人了,所以他要特别地强调,像贾宝玉这个人是不可学的。当然这是反话,不可学里头有可学的特点,从不可学的角度来看,贾宝玉在整个《红楼梦》小说当中,薛宝钗给他起了两个很有趣的绰号,一个叫无事忙,一个叫富贵闲人。大家知道,最了解宝玉的本来应该是黛玉,但是在小说当中偏偏用了一种曲笔,讲最能看透宝玉的是宝钗。无事忙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不忙,天天非常非常忙,但忙的没有一件是正经事,所以叫无事。古人讲这个无事不是说没有事,是不正经的事,你那个忙的都是不正经的事,给女孩子弄弄胭脂,弄弄口红,天天干这个事情,不像个样子,所以叫无事忙。

还有一个叫富贵闲人,富贵本来可能是很忙的,因为维持这个富,维持这个贵要非常操心。现在也是一样,不要看那些亿万富翁们,有钱享受的不得了,但他们比咱们累多了。虽然咱们平时没多少钱,咱们吃根油条喝豆浆很舒服。你要维持家业是很痛苦的,更不用说有权势的人,要保住自己的官位也是很辛苦的,所以富贵很可能是没有闲的。而贾宝玉这个刚好相反,是富贵闲人,为什么很闲呢?因为他不求富,不求贵,他对富贵是非常淡然的一种态度。

那么贾宝玉究竟忙什么呢?首先咱们看到的是他内心中的焦虑,这是迈入成年门槛的一种恐惧感。因为作为个体的人,一旦生活在社会关系当中,他就成为社会的人,成人意味着你要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贾宝玉作为荣国府的主要继承人来说,他一旦成人就要肩负起家庭的责任,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对他来说有一种深层的恐惧。他不愿意成人,不愿意到了什么程度呢?林黛玉告诉他,贾家最近经济上有点危机了,经济上比较困难,收支不均衡,这个时候宝玉说了一个极不负责的话,他说,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不管家里怎么穷,最后我们还能生存。所以他对家庭,对社会采取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是非常消极的。咱们要问,这样消极的人有没有什么积极的追求呢?有。

他把自己生命的所有的积极追求放到了感知社会人生的那种温情上,这种温情用警幻仙姑的话来说叫意淫。意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天分中带有一段痴情。天分中生成的这段痴情又是什么意思呢?在脂砚斋评语中讲得非常清楚,说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两个字,宝玉不是生活在个人的世界当中,他是生活在一个社会关系当中,而生活在这个社会关系当中,他更多的是体贴别人。怎么个体贴法呢?在整个小说的叙事当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就是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是黛玉对自身生命的感叹和哀伤,而宝玉听到黛玉的葬花词以后,他痛倒在山坡上,他的想法和黛玉是不一样的,黛玉伤心的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而宝玉伤心的是其他人生命的存在。从黛玉推及到宝钗、香菱、袭人等人,,所有这些年轻的生命都要消亡,他再进一步推想,甚至想到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这就是小说评点家在批评的时候对宝玉性格的一段揭示,认为宝玉叫情不情,他的感情是泛化的。咱们叫泛情论也好,叫博爱也好,他的感情是泛化的。所有有生命的东西,不管是人是物,对他来说都是应该表达一种热切的温情,去感受他们。这是一种超前的生命体验,这种超前的生命体验有很多故事。比如说龄官画蔷,比如说平儿理妆,对平儿生存状态的那种同情,还有邢岫烟出嫁,人家女儿出嫁是很高兴的事情,可贾宝玉一想到女儿出嫁,就想到这个女儿一出嫁就不是少女了,就做人家妻子了,做人家妻子很快就要生孩子了,生孩子以后,以后孩子长大结婚,她就变成奶奶了,以后就满头银丝,以后就死了,在他来讲,生命就是很迅速的一个过程,他是这样一种体贴的过程,所以他更多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

为了抓住这种生命的短暂,对贾宝玉来说,他是喜聚不喜散的,这点和林黛玉不一样。林黛玉和贾宝玉有一点是共同的,都看到散是必然的,死是必然的,那么对黛玉来说,既然散是必然的,死是必然的,那么还不如不聚的好,因为聚了再散太难受了,那干脆就不聚,所以死是必然的,还不如不活着,死了就完了,死了一了百了,所以林黛玉最后会夭亡,会散失自己的生命,甚至咱们说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她觉得死是必然的,活着太痛苦。贾宝玉不一样,他也看到了散是必然的,死是必然的,但他认为,聚一次是一次,聚一刻是一刻,活一次是一次,活一时是一时,他要紧紧地抓住当下的存在。这是贾宝玉的人生哲学,也是贾宝玉积极的追求,但这种积极的追求最终肯定面对的是死亡,所以贾宝玉忧生和他的乐死是相关的,他敢于面对死亡,坦然面对死亡,但在坦然面对死亡的面前,他是要增加自己生的力量和勇气,因为我不怕死了,我最终反正是个死,我不怕死,而且我抱定主意,我下辈子不再为人了,因为做人太痛苦,还得享受人生这个悲剧性的苦难的过程,但是我现在既然活下来了,我就要有这样的胆略和勇气去面对生命的苦难,那这是贾宝玉的特点。

换句话来说,贾宝玉非常明白地看到了社会、人生和生命都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消极的,就是社会也好,人生也好,生命也好都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所以他放弃了社会的责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了人生的追求,种种现实的追求,他放弃了。他也放弃了真真实实的存在方式,就是为社会、家庭做贡献,这样的一种价值他都可以放弃。在这个放弃的前提下,或者说放弃的基础上,他有一种很积极的追求,就是他说要追问生命存在的意义,在追问生命存在意义的过程当中,他就赋予了人生以不朽的理想和价值。

这里实际上体现了儒家面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很有意义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从孔子就开始,孔子讲过犹不及,要取其中道而行之。他知道人生是苦难的,但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你要勇于担当,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很有趣的命题,叫知其不可而为之。任何人生活在社会当中都面对着种种的不如意,人生在世不如意,但是这种不如意是必然存在的,面对这种必然的不如意你是放弃还是不放弃?如果不放弃的话,你是融入进去,去遵循社会的种种不好的规则或者潜规则,还是能够坚守精神的纯洁和精神的高尚呢?这也是不同的选择。

在儒家的意义上,是要求你坚守高尚的精神,坚守圆满的道德,坚守一种完整的人格,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坚守。只有这种坚守,人才能真正意义上称为人,才真正意义上有人的价值,但是,这不等于说你可以完全放弃在社会上的种种努力和追求,你要做该做的事情,做那些必须做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塑造贾宝玉这个形象,他所揭示的这种生命体验不是放弃人的生命,而是珍惜人的生命;不是放弃人的存在,而是珍惜人的存在。当然,他的前提是你知道要面对着重重的人生苦难和社会苦难,但是正因为你有了这份珍惜,你就有了这份勇气去面对苦难、战胜苦难。这也是我通过四大名著的阅读,所领会到的一种文化价值。今天提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各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