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黑衣人全球追缉多少分钟(全球追缉的情况都在这里)

黑衣人全球追缉多少分钟(全球追缉的情况都在这里)豆瓣上《黑衣人》系列作品的评分,本作将全系列均分拉低了接近1分。不要看IMDb,那儿更惨烈。 平心而论,《黑衣人:全球追缉》并不是一部难看的作品;但这完全得益于好莱坞的流水线式电影工业:成熟但套路化的剧本,政治正确的人设,昂贵酷炫的特效与制作工艺,出自专业配乐工作室或版权购买的音乐以及AFI式的场景与镜头调度……这一切都让它看起来没那么糟。 但是,想想看,本作的背后是什么?是享誉全球的商业大IP,是制片方一掷千金的投资,是哥伦比亚(索尼)与安培林(斯皮尔伯格)的强强联合,更是全球数以亿计系列粉丝的期待。这样一部看起来就给人“圈钱之作”印象的电影,“烂片”二字,它当得起。

文 | Turing

在二十多年前,荧幕上突然出现了两位处处都是对立面的怪人:一位像NBA球星,另一位则像个快退休的公务员。但相同的是,这二位都身穿黑西装,偶尔戴着黑墨镜,开着黑色的老式汽车;没有名字,没有身份,只有“J”和“K”两个字母作为对他们的称呼——但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他们是谁 (蓝光一闪!)额,我刚才写了什么来着?

毫无疑问,由威尔·史密斯与汤姆·李·琼斯主演的三部《黑衣人》系列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商业电影系列之一,尤其是2012年上映的《黑衣人3》,更是在原班人马缺席的情况下,成功延续了系列的“原汁原味”,是大IP翻新的典范之作。但遗憾的是,最近上映的《黑衣人:全球追缉》与前者相比,却像是一盆奇怪的冷饭——而且并没有炒好。

黑衣人全球追缉多少分钟(全球追缉的情况都在这里)(1)

这张非主要推广海报和影片中的几幅黑衣人油画是本作中难得的闪光点,但哪些油画加起来没出现超过一分钟,而这幅海报我从来都没在线下见过。另外“一起来抓外星人”是什么鬼?

平心而论,《黑衣人:全球追缉》并不是一部难看的作品;但这完全得益于好莱坞的流水线式电影工业:成熟但套路化的剧本,政治正确的人设,昂贵酷炫的特效与制作工艺,出自专业配乐工作室或版权购买的音乐以及AFI式的场景与镜头调度……这一切都让它看起来没那么糟。

但是,想想看,本作的背后是什么?是享誉全球的商业大IP,是制片方一掷千金的投资,是哥伦比亚(索尼)与安培林(斯皮尔伯格)的强强联合,更是全球数以亿计系列粉丝的期待。这样一部看起来就给人“圈钱之作”印象的电影,“烂片”二字,它当得起。

黑衣人全球追缉多少分钟(全球追缉的情况都在这里)(2)

豆瓣上《黑衣人》系列作品的评分,本作将全系列均分拉低了接近1分。不要看IMDb,那儿更惨烈。

我轻易不说一部影片是烂片,因为我总会试图去寻找影片中的闪光点,甚至《逐梦演艺圈》我都能看到毕导在叙事中的一点儿巧思——所以如果我说一部影片是烂片,那多半是它确实是一部毫无闪光点的敷衍之作。但本作却又不一样,它成功得拓展了我对烂片的认识——这当然不是一部敷衍之作,甚至设计了许多突破与创新作为卖点——但糟糕的是,这恰恰成了它的致命缺陷:这些突破与创新足够显眼,但却全无力度。用一个词儿可以精确的概括:“隔靴搔痒”。

首先是选角与人设上。在《黑衣人3》中,灵魂人物探员K的饰演者汤姆·李·琼斯因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因此不能够长时间的参与本作的拍摄。但以巴里·索南菲尔德导演为首制作组,通过时间穿越的情节设置,降低了老年探员K的戏份,并启用实力派演员乔什·布洛林 (他演过《老无所依》和灭霸!)来饰演过去的探员K;并且为了保留经典探员K形象的存在感,巧妙得复用了前作素材;最终琼斯老爷子在合理的演出时间里奉献出了精彩的表演,成功的把这部影片中几个不同的K探员形象串联在了一起。而相比之下,本作则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本作卡司完全不输前作,堪称星光熠熠:妇联的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探员H),西部世界美艳干练的执行总裁泰莎·汤普森(探员M),辛德勒的名单里扮演辛德勒的连姆·尼森 (高阶探员T)和继续扮演探员O的艾玛·汤普森(本作中已经升职为O女士) 。

但是这些人物——没一个立得住的。O气场依然,但只是在片头片尾走了个过场;T老谋深算,但又有对H细腻的情感,然而戏份太少,缺少铺垫,突兀无比;双性恋有色裔M在本作中完全是政治正确下所谓“独立女性”的符号化身,毫无人物内在驱动力;H两个重要设定“痴情浪子”和“膨胀英雄”的人设在影片中竟然妄图利用一场鸡汤式的谈话和一个“清除记忆”的机械降神桥段来填充,在这种级别的影片中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更别提塔伦兽、C探员和两位@#$%星人(就是大部分情况下是反面人物的那对“幻影双煞”——海报里这么叫的) 这些值得大书特书的角色在影片中有多气人了:他们具有充分的人物层次与可挖掘性,但影片却给出了“足够大的挖掘空间”。恕我直言,对于一部成熟的商业电影而言,“具有挖掘空间”是主角的任务,而配角则负责符号化来框住影片走向;本作做的却恰恰相反。

黑衣人全球追缉多少分钟(全球追缉的情况都在这里)(3)

当然啦,对于一部好莱坞大片来说,选角与人设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也是不太可能的,比如观众们喜爱的人气角色弗兰克探员!就算换了个演员,演的还是辣么原汁原味儿!就算只有三句台词,但角色瞬间立起来了!这点比前作强多了!鼓掌,呱唧呱唧。

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一些全然算不得创新的“创新”。比如为了营造宏大的背景感,强行把故事的舞台放到世界各地,实则根本没有必要:影片中的所有场景放在任何一个大都会下均可找到对应的区域,唯一体现出地域特色的只有巴黎铁塔(包括伦敦的伦敦眼拍出来都跟天津之眼南昌之星没啥区别);又如系列的看点之一、各种各样的外星人,本作中出现的外星人却只有花里胡哨的外表,换汤不换药,全然不能体现出前作中的外星人那种“另一个文明”带来的新奇感。

更可怕的是破坏性“创新”。MIB,Men in Black,这是一个凌驾于所有组织之上的组织,承担世界上所有最为重大的职责。但是在本作中,MIB在前作中所建立的“专业人士”形象,却在本作中轰然倒塌:对网络入侵“想当然”的松懈,执勤现场几乎形同虚设的侦测与报警系统,以及说破例就破例的招募条例——除了给女主角一路开绿灯,我想不到它们还有什么其它的作用,更加没办法解释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实在愧对O女士那句气势凛然的“我们不隶属任何系统。我们就是系统。”——至少在防御网络入侵这块儿,安卓系统都比本作中的MIB“系统”强。

黑衣人全球追缉多少分钟(全球追缉的情况都在这里)(4)

呃,实在要说的话,西装剪裁从以前的H&M水准进化到了Karl Lagerfeld,算不算是一个进步的“创新”?

其实,我并不愿意定义本作是一部纯粹的圈钱之作,也并不认为一部经典的IP只有让原版人马来创作才能拍好。但是,根据“口红效应”,在经济下行期,对电影产业来说却无疑是一个拐点——大量想赚快钱的资本涌入,疯狂榨取前辈电影人的遗产,经典IP翻拍或续集的质量下滑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了。不管是原汁原味,还是力求创新,甚至另起炉灶——我只希望,伴随这些经典老IP成长的新一代电影人们,能对它们稍稍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敬畏心——为了影迷们,也为了同为影迷的自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