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沙面古炮台的遗址(除了春捺钵和大金碑)

沙面古炮台的遗址(除了春捺钵和大金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剧团开始着重建设满族戏曲的角色类别。从满族题材古代戏《红罗女》问世之后,原有的京剧行当体系大多被弃用。在人物表演上着重从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出发,抹去了明显的行当属性。新城戏的身段也多从满族民间歌舞中提炼而成,从而也将固定的行当程式弱化。 “文革”期间,新城戏剧团改为文工团,剧种的建设受到影响。在1978年恢复新城戏剧团之后,剧种建设再度掀起高潮。他们创作演出的《绣花女》、《红罗女》、《皇帝出家》等剧目广受好评,还被搬上了电视屏幕。 此后,剧团又接连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剧目。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文艺工作者们将八角鼓曲牌中的靠山调、四句板作为主要声腔,还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慢板、原板、数板、行板、弹颂板、快四板等多种板式,并且在结合板式的基础上运用了诸如太平年、拣菊花、娃娃腔、茨山等曲牌格调,使它成为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剧种。由于它的音乐唱腔温婉抒情,清脆明朗,所以被

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曾在吉林省松原市的宁江区设置伯都讷副都统衙署,到清朝末年,又改制为新城府。上世纪60年代初,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在这里诞生,于是该剧种就被取名为“新城戏”。满族新城戏是一门独创的地方戏种,在中国戏曲界享有盛誉。

松原是满族先祖的圣地,是女真族首领、金太祖完颜阿古打起兵灭辽的原点,也是满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由此,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中以满族居多。“八角鼓”是在满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门演唱艺术,满族的民间乐器大多为萨满祭祀时所用的响器,唯有八角鼓可以用于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八角鼓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八个角寓意为八旗,每个角上镶嵌的铜山,用来代表满、蒙、汉三组八旗。鼓框一般用檀木、乌木等硬木制作,单面蒙以蟒皮。框上镶银边,银边上开有梅花孔,孔内还穿着小铜钹。

沙面古炮台的遗址(除了春捺钵和大金碑)(1)

清“康乾盛世”之时,八角鼓演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击节乐器发展成为满族民间曲艺。1906年,清廷废伯都讷厅,设新城府,使得这种曲艺形式在这片土地上安家落户,风靡一时。当时,每到逢年过节,喜庆堂会,都会有艺人们演唱八角鼓助兴。八角鼓艺人还经常在城镇里的书场、茶肆、集市、农村等地演出。于是,松原成了满族新城戏诞生的摇篮。

此后,剧团又接连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剧目。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文艺工作者们将八角鼓曲牌中的靠山调、四句板作为主要声腔,还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慢板、原板、数板、行板、弹颂板、快四板等多种板式,并且在结合板式的基础上运用了诸如太平年、拣菊花、娃娃腔、茨山等曲牌格调,使它成为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剧种。由于它的音乐唱腔温婉抒情,清脆明朗,所以被专家学者们誉为“东北越剧”。

在剧种创建的初期,新城戏的角色行基本上沿用了京剧的行当体系,以小生、老生、青衣、花旦和文丑为主,长于表现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以及轻松喜悦的故事。其中又以旦角的青衣和花旦为主,如古代戏《箭帕缘》里的主人公贞娘,现代戏《战风沙》里的主人公杨松梅等。1963年以后,曾出现了一批多行当、文武并重的剧目。表演吸取了京剧的唱、做、打,兼收满族民间歌舞特色。

从新城戏创立一直到1966年,剧团共编创和移植了二十多个剧目,先后上演达一千七百余场,巡回演出的脚步遍及白城、长春、四平等地。在扶余地方还出现了一些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也在演出新城戏。随着新剧目的不断出炉和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探索,新城戏这个新兴剧种已经在当地扎下了深厚的艺术根基。

“文革”期间,新城戏剧团改为文工团,剧种的建设受到影响。在1978年恢复新城戏剧团之后,剧种建设再度掀起高潮。他们创作演出的《绣花女》、《红罗女》、《皇帝出家》等剧目广受好评,还被搬上了电视屏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剧团开始着重建设满族戏曲的角色类别。从满族题材古代戏《红罗女》问世之后,原有的京剧行当体系大多被弃用。在人物表演上着重从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出发,抹去了明显的行当属性。新城戏的身段也多从满族民间歌舞中提炼而成,从而也将固定的行当程式弱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剧团和县文化主管部门决定让新城戏进一步突出满族特点,同时成立了扶余县新城戏艺术研究室,着手编演满族题材的新剧目,并在音乐、表演、服装、化妆等方面进一步向满族歌舞靠拢。1992年,在“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剧团演出的大型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荣获组委会设立的全部十一项大奖,被称为“全能冠军”;同年十一月,又荣获文化部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榜首。后来,又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殊荣,主要演员还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由此,满族新城戏享有了“天下第一团”的美誉。

多年来,满族新城戏创作演出了诸多剧目,在国内戏剧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1985年“中国新兴剧种研讨会”上,得到了专家、学者及同仁们的肯定。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之弟爱新觉罗·溥杰特地为新城戏题字“满族戏剧、艺苑新花”相赠。

2003年,剧团应韩国邀请,赴韩国交流演出,受到一致好评。除此之外,还在吉林省历届组织的二人转、小戏、小品汇演中,多次力拔头筹。2003年在全国“首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中,剧团参演的两个小戏分别获得“大奖”“和金奖”,在主办地山东引起轰动。2005年,满族艺术剧院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授予“中国乡土艺术表演成就奖”。2009年,满族新城戏被吉林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红罗女》到《铁血女真》,满族新城戏逐步走向事业辉煌的顶点,然而就在这时,接连发生的变故又让新城戏剧团急转直下一般陷入了低谷。经历过地区建制的调整、骨干演员的离去,物品流失短缺,和演职人员普遍低落的情绪,新城戏人该如何来面对这些变故呢?

沙面古炮台的遗址(除了春捺钵和大金碑)(2)

2012年2月8日晚,由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排演的的大型满族新城戏《洪皓》在国家大剧院鸣锣上演。这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集中反映民族魅力、展示民族风情的历史大戏,剧情起伏跌宕、唱腔华丽大气,厚重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全剧始终贯穿,将一幅独具吉林特色的民族风情画卷展现在首都观众面前。

《洪皓》讲述了侠骨柔肠、剑胆琴心的南宋使臣洪皓,被困在时称“冷山”的吉林舒兰,十五年间矢志不渝,潜心传播中原文化,为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作出积极贡献的故事,演绎了松原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洪浩饰演者陈喜强在剧中通过对一系列细节的把握,将洪皓面对生死关头,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复杂心态,恰当充分地表现出来,极富感染力,全场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起伏。演出结束时,大剧场里响起持久的掌声。

这部2009年由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洪皓》历经7次高规格剧情研讨、几十次剧本修改、百余人倾力携手、十余次高水准带妆彩排,历经600多个日夜艰辛磨砺,终于完成了这部气势磅礴的历史大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谭志湘说,《洪皓》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戏剧的精品力作,续写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作为“天下第一团”的“梨园佳话”。

最终,《洪皓》一剧摘得了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金孔雀”综合大奖,并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产品“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在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中又荣获金奖榜首。

近几年来,松原市满族新城戏传承保护中心本着“戏剧为主,一树多帜”的原则,着力对满族传统歌舞,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传承、创作,努力维护新城戏自身的根基。

作为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满族新城戏已经被列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戏曲年鉴》、《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中,骄傲的步入了中华艺术之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