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说实话,我是超级喜欢林黛玉的。多年前,有个叫林冲的军官还能来把风雪山神庙,找个叫梁山的地方做诗和远方。但我们黛玉的风雪山神庙,就是她职场和人生的终结点,虽然有不甘,有疏漏,但更有气节,有信仰,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其中的深意。“木石前盟”VS“金玉良缘”,贾氏集团的未来之战。表面上是一个凄美的办公室三角恋情,但其本质上是两条路线和两个阵营的激烈斗争。然而,我们的黛玉最终还是失败了。

文/宝木笑

世界500强著名家族企业贾氏集团,职场江湖的终极战场,最强王者的PK舞台。

我们的绝对偶像,职场女性的超级女皇,林黛玉女士最终折戟沉沙,香消玉殒。

贾氏集团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真心宠爱黛玉啊,所以黛玉迅速得到与宝玉同等的待遇,一时成为公司内部最震撼的传奇。

“木石前盟”VS“金玉良缘”,贾氏集团的未来之战。

表面上是一个凄美的办公室三角恋情,但其本质上是两条路线和两个阵营的激烈斗争。

然而,我们的黛玉最终还是失败了。

多年前,有个叫林冲的军官还能来把风雪山神庙,找个叫梁山的地方做诗和远方。但我们黛玉的风雪山神庙,就是她职场和人生的终结点,虽然有不甘,有疏漏,但更有气节,有信仰,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其中的深意。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1)


你谋划的是“联姻”,我谈的却是“爱情”

说实话,我是超级喜欢林黛玉的。

我非常支持林总和贾总的婚姻,因为他们之间确实是爱情,而且是浪漫指数最爆表的爱情。

一起看《西厢记》这些都先不说了,这样的桥段太多了,这里仅拿出两人的一段情话试验试验你的心理抵抗能力。

第三十二回,与集团关系极为密切的史湘云来了,偏偏和“爱哥哥”从小长在一起,还偏偏有个金麒麟。

于是林总就猜疑了,却不料在办公室外听到宝玉说:“林妹妹不说这样的混账话”,于是“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接着,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集团接班人宝玉总就追来了,“霸道总裁爱上我”的韩剧节奏。大致就是在咖啡间用胳膊支墙拦住职场玉女,含情脉脉地凝视你的眼睛,然后用情地对你说:

“你放心。”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2)

《红楼梦》乃至整个爱情界最经典的表白横空出世,秒杀一众“我爱你”。

史湘云那只是小插曲,真正对手早已悄然就位,她就是实力超群、志在必得的薛氏集团执行董事长薛宝钗女士。

薛宝钗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必然,因为贾氏集团财务状况早已出了问题。全书开始时候常务总经理王熙凤就明确指出集团只是外表风光,“大有大的难处”。

说白了就是缺钱,而薛宝钗的薛氏集团 “珍珠如土金如铁”,曹公在书中说的很直接很露骨:“百万家资,巨富无比。”

而林黛玉虽有着集团最高层的感情加持,但其背后的林家仅是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并非豪富世家。当年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其实算是下嫁了,贾母看重的是林如海的学识渊博和人品修养,那可是当年的探花郎啊。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3)

林总是典型外冷内热人格,凭她的冰雪聪明能不知道自己和宝玉的爱情绝非两情相悦那么简单么?

但真动心了的人,不会有太多利益的考量,当然也顾不上用战略思维和孙子兵法去处理感情。

所以,林黛玉风雪山神庙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大环境,暴雪的大环境里,哪儿都是山神庙。

薛宝钗和林黛玉在贾氏集团高层眼中,已经不是婚姻的选择,而是集团未来走向的抉择。薛宝钗那是“联姻”性质的资产重组,强强联合,而林黛玉显然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你彰显的是“内助”,我讲的却是“知己”

贾氏集团将未来几乎全押宝在了贾宝玉身上,贾宝玉的老婆不单纯是一个夫妻代号,她渐渐成为一个职务的名称。

在战略上,薛宝钗看得更现实,她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本质问题。如果留意一下全书,我们会发现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那就是一直“守拙藏锋”的薛宝钗,唯独在显示管理才能这件事上,不会故意掩饰自己的才华。

这样的战略最终有了极大的回报。后来,王熙凤因为身体原因暂退二线,集团最高层选择的暂时接替者,也就是后凤姐时代的“三驾马车”便是贾探春、李纨和薛宝钗。

探春将来是要嫁出去的,“三驾马车”对于李纨更像是个荣誉称号。说白了,这基本上算是明确了薛宝钗在贾氏集团“准儿媳”的身份。

说到底,林总是故意失荆州啊。她根本不屑去展示自己管理方面的才干,因为她本身就已经是传奇了。

咱们就算把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咏絮之才”“世外仙姝”这些光环都去掉,单从颜值上说,林黛玉绝对是《红楼梦》第一,作为金陵十二衩之首,那绝不是浪得虚名。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4)

很多人都会提什么秦可卿和尤二姐。但秦可卿是“兼宝钗黛玉之美”,是很有杀伤力,但属于那种冲击力还是不够鲜明的情况。至于尤二姐,她比对的对象一直是王熙凤,而王熙凤虽然颜值也很逆天,但颜值并不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曹雪芹老爷子也是怕大家争论不休啊,只好干脆来一段话一锤定音:“原来宝玉自幼生成来的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写邪书癖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

你可以说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但通行本中有一段被删去了的情节,很能说明黛玉的颜值暴击率。

那一段描写的是薛蟠见到林黛玉的情形,上写薛蟠“瞥见林黛玉风流婉转,早已酥倒在那里”。花丛老手薛蟠,阅女无数,竟然“酥倒在那里”,虽然让人觉得滑稽又有些恶心,但是黛玉颜值的强大冲击力由此却可以略窥一斑。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5)

颜值地表最强,和贾宝玉的感情又几近满分,再加上集团最高层的感情加持。风雪山神庙?你有没有搞错?

人最大的悲哀并不是开局就被压在塔下,一直发育不起来,而是在大龙处被劣势对手直接反杀,接着团灭被上高地翻盘。

林黛玉其实很明白,这场貌似“三角恋爱”的感情戏,其实是职场的终极PK。

她只是太骄傲。

凭我的水平,“内助”你们整个贾家都只是赠品而已,我要当就当难度系数最高的神话,要谈就谈“知己”量级的爱情。


你布局的是“青云”,我看的却是“心意”

“风雪山神庙”其实带着浓郁的古希腊悲剧色彩,实质上是一种人在无情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愤恨,以及人在“大势”面前的渺小和叹息。

贾氏集团注定不会是林总的牡丹亭,她注定找不到月照西厢的爱情童话。

“贤妻美妾”早已成为贾氏集团最高层安排婚姻的永恒布局。甚至贾母给第三代集团核心配备贴身秘书,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袭人和晴雯的搭配,就是宝钗和黛玉的预演版。

更何况,林总在骨子里就一直叛逆着集团眼前的苟且,决意用生命追随自己的诗和远方。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6)

很多人说林总死在自己的体弱和心眼小上。这话纯属扯淡,林总其实是早就下定决心要为了自己的信仰殉道。

凭林总的冰雪聪明,早在皇妃元春省亲的时候,她就已经预见到了故事的结局。

当时贾氏集团与皇室最紧密的纽带元春,特意安排了一场诗会。表面上是一家子姐妹弟兄喝喝茶、玩玩文字,实质上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终极试炼。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宝钗的《凝晖钟瑞》被点为头名,而黛玉的《世外桃源》和她偷偷给宝玉当枪手的《杏帘在望》都排在了后面。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7)

作为薛氏集团代言人的宝钗是怎么写的呢?她写道:“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宝钗的才华丝毫不逊于黛玉,她也深知宝玉的个人好恶,那为什么这次非得破天荒不顾宝玉的不屑,而非要做这样一首标准的“应制诗”呢?

原因很简单,宝钗实质上是代表薛氏集团在这个微妙的关键环节,向贾氏集团和皇室做了一次立场鲜明的表态:

“我薛氏集团与贾氏集团联姻,是强强联合,将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但绝不会反客为主,从我薛宝钗个人角度来说,我一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纵然日后我被提拔为集团最高层,也会‘自惭何敢再为辞’,绝不翘尾巴,请领导放心。”

后面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了,皇妃看后称赞不已,于是用同等的规格赏赐了宝玉和宝钗。袭人还特地向宝玉报告:“你的同宝姑娘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

以林黛玉林总的玲珑心思,早就明白诗无好诗,会无好会,那就是个表态的局。

而薛氏集团和贾氏集团的联姻,势在必行,那是林总早就参透了的“大势”。

林黛玉预言(林黛玉风雪山神庙)(8)

没错,我只写《葬花吟》和《桃花源》,而你“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但那又怎样?我确实注定不能得到宝玉的人,可对不起了宝钗姐,我已经带走了他的心。

这是我的风雪山神庙,更是我的雪中悍刀行。

—END—


欢迎关注,敬请点赞,我们一起讲述属于自己的读书生活。

我是宝木笑,在等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