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秋日的清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海湖湿地片区从晨曦中醒来,森林里各种鸟鸣清脆婉转。家门口的中央公园湟水河畔秋色渐浓(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508.7公顷国家湿地公园让生态西宁更具生机湿地公园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好像是一个人的肺,持续提供着新鲜空气,维持肌体的正常运行。正因为大大小小的一处处公园湿地,让西宁这座美丽的生态城市更加富有生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隐藏着的公园集森林、湿地、绿道、景观于一身,它就是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一座五百多公顷的生态湿地公园。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

俯瞰森林公园湿地湖泊与湟水河(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视频拍摄制作(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央广网西宁10月20日消息(记者张海东)十月的高原古城西宁处处浓浓秋色。在位于西宁市城西区的湟水国家森林公园里更是秋水潺潺,景色如画。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2)

湟水河畔秋色渐浓(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508.7公顷国家湿地公园让生态西宁更具生机

湿地公园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好像是一个人的肺,持续提供着新鲜空气,维持肌体的正常运行。正因为大大小小的一处处公园湿地,让西宁这座美丽的生态城市更加富有生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隐藏着的公园集森林、湿地、绿道、景观于一身,它就是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一座五百多公顷的生态湿地公园。

家门口的中央公园

秋日的清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海湖湿地片区从晨曦中醒来,森林里各种鸟鸣清脆婉转。

秋日午后的阳光下,绿道上有不少市民在漫步、骑行、赏景。一路走,一路风景变幻,秋风下一片片金黄色树叶在枝头摇曳。

家住海湖新区的白先生告诉记者,每天都会在这里锻炼身体,漫步赏景,这个湟水河畔的湿地公园,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观,当前正值金秋时节湟水河畔秋景格外美丽,尤其是午后阳光温暖,置身在这里心情无比愉悦。

据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宋秀华介绍:2009年,西宁市启动了以海湖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湟水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探索实践,2012年,以湟水流域城区段现有河流型湿地为基础,向国家林业局申请设立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建设范围为西宁市区内湟水河流域,即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北川河,包括湟水河流经城区的39.1公里范围,北川河流经城区的10.8公里范围,以西宁人民公园T字形水系的河道为中心,北至北川河康家桥,南至南川河与湟水河交汇处,西至湟水河解放渠进水闸,东至湟水河小峡口闸亭,规划范围总面积508.7公顷。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西宁市相继实施了湟水河河道综合治理及滨水休闲绿道建设、北川河生态河道建设、宁湖景观改造、湟水河湿地海绵化改造及景观提升、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等项目,建成了海湖湿地、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湿地面积从241.41公顷增长为329公顷,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4.67%。

2018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其中海湖湿地总面积146公顷,集湿地保育、科普宣教、合理利用、管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湿地生态展示示范基地。

公园内二十余个湖泊星罗棋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同时也给众多的野生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3)

城市镶嵌在蓝天与秋色之间(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4)

湟水河穿城而过(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5)

多彩的季节(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6)

公园被各类植被覆盖(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7)

野鸭在公园里休憩(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8)

秋染层林(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9)

秋色吸引着市民们来这里赏景留影(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0)

市民在公园里享受秋日暖阳(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1)

城市中的自然公园(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2)

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3)

秋日市民好去处(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4)

地处闹市中的幽静之处(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湟源峡秋景(最美青秋)(15)

园林之美(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