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分和芝麻信用分有偏差(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
微信支付分和芝麻信用分有偏差(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由于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了解支付分,为满足用户需求,打开支付分常驻入口,便于更多用户查看、了解自己的分数,微信支付分进行了升级。微信酝酿已久的个人信用产品微信支付分的到来,与分付互为补充,作为微信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微信支付分将这场个人信用大战推向了高潮,也可以看出微信支付进军个人信用领域的决心。微信对个人信用分的尝试几年前便已开始,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迟迟未能全面上线,此前微信支付分只能曲线开通。昨晚,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标志着微信支付在个人信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随着微信支付分的加入,个人支付分的争夺进入白热化。两个月前,微信重磅打造信用支付产品“分付”,补齐微信消费金融版图,大部分人误认为分付是微信版“花呗”,但在产品逻辑方面,分付对标的是花呗分期,分付的背后,自然需要一款类似于芝麻信用分的产品去做支撑。
支付宝、京东、美团纷纷推出个人信用分产品,使个人信用分正在成为新的战场,在这个众多玩家参与的竞逐中,依托高频支付场景推出的微信支付分,能否实现突围。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微信对个人信用分的尝试几年前便已开始,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迟迟未能全面上线,此前微信支付分只能曲线开通。
昨晚,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标志着微信支付在个人信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随着微信支付分的加入,个人支付分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两个月前,微信重磅打造信用支付产品“分付”,补齐微信消费金融版图,大部分人误认为分付是微信版“花呗”,但在产品逻辑方面,分付对标的是花呗分期,分付的背后,自然需要一款类似于芝麻信用分的产品去做支撑。
微信酝酿已久的个人信用产品微信支付分的到来,与分付互为补充,作为微信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微信支付分将这场个人信用大战推向了高潮,也可以看出微信支付进军个人信用领域的决心。
由于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了解支付分,为满足用户需求,打开支付分常驻入口,便于更多用户查看、了解自己的分数,微信支付分进行了升级。
「支付百科」发现,微信支付分的开通方式非常简单,打开「微信」--「我」--「支付」--「钱包」--「支付分」,即可查看自己的微信支付分。
微信支付分是对个人信用的综合评分,基于微信支付大数据,对用户身份特质、支付行为、守约历史的综合计算分值,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用户所享受的信用服务。
在微信支付分之前,腾讯早在2015年初,就曾推出腾讯信用分,针对符合条件的特定人群进行过小范围内侧,一段时间的试行后,腾讯信用分在2018年1月正式向全国范围开放公测。但仅仅上线一天便紧急下线,腾讯打造的第一款个人信用分产品失去了动静。
微信个人信用分产品随之处于沉寂状态,在腾讯信用分下线一个月后,由中国互金协带头,与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考拉征信、前海征信等8家的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解决了信息共享问题。
2018年末,微信悄然灰测了“微信支付分”产品,在“8.8智慧生活日”媒体开放日上,微信团队向包括「支付百科」在内的来访媒体分享了微信支付分,这是腾讯信用分改名后的首次亮相,微信支付再次重返个人信用分。
微信支付分对微信支付用户也是一大利好,目前已有滴滴、拼多多、同程、转转、京东快递、华住、美团打车等超过 1000 个服务支持微信支付分,借助微信线上线上丰富的消费场景,微信支付分将在腾讯背景的加持下不断向前推进。
芝麻信用迎头号劲敌在征信体系逐渐完善的今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与信用有着很大的关系。除了央行征信数据以外,芝麻信用分、小白信用分、磐石信用分、美团信任分也是体现用户信用情况的关键因素。
和传统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借贷领域有所不同,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的数据来源,分别是通过自身生态圈对于用户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数据评估,比如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交易数据及资产信息,是评估的主要依据。
2015年,芝麻信用的横空出世意味着市场化的个人信用产品在中国正式起步,作为最早入局个人信用领域的玩家,芝麻信用分抢占了先机,为花呗和借呗提供了完备的风控能力,最大程度挖掘了用户的潜力,巩固了蚂蚁金服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的优势。
相较于芝麻信用分,微信支付分起步较晚,错过太多时间的微信支付,这次以挑战者的身份,再次向芝麻信用分发起冲击,坐拥十亿微信用户的微信支付分,将成为芝麻信用的最大劲敌。
虽然大部分市场被芝麻信用统治,但从2018年开始,蚂蚁金服也逐步退出个人征信业务,芝麻信用也开始进行布局方面的调整,将重心放在商业信用领域,这也给了微信支付分突围的机会。
微信支付分用户除享受免押类服务外,在网约车、寄快递、电动车充电等场景下,还可以先享受服务,此后系统自动扣款,这位微信支付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初,微信官方宣布微信支付分用户已经突破1亿,通过免押金服务吸引了大批用户开通微信支付分,实现快速推广,同时为用户节省了近千亿押金。
如今,互联网巨头的争夺绝不只局限于支付、消费场景上,而是扩展到了能形成真正壁垒的信用领域,只有建立自身的信用体系,才能凭借大数据发力信用支付产品以及其他金融业务。
在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帝国的版图里,个人信用分无疑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在共享、租赁、信贷等领域,个人信用分的争夺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