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90后追星(你和老妈谁的方式更多元)
曾经的90后追星(你和老妈谁的方式更多元)我是九零后,我父母是70年左右的人,因为我家在县里所以肯定不如北上广、省会城市生活的人民那样与时俱进,我只知道我爸妈、或者可以说其他同龄长辈也会喜欢一些明星,印象中他们最开始更多是是追剧。每次看到喜欢看的电视剧,每天绝对会雷打不动的准时的守在电视机跟前等着。《射雕英雄传》、《新白娘子传奇》、《鹿鼎记》、《济公》、《八仙过海》、《霍元甲》、《陈真》之类的。90后的第一代设备要算是以学英语的名义,央求家长买一个小霸王或者步步高的复读机,除了复读机,大部分90后更多的记忆就是怕被老师发现藏在袖口的MP3啦,那时的我们在周杰伦,林俊杰,潘玮柏,陈奕迅,王心凌,孙燕姿,蔡依林,萧亚轩的声音里度过了青春岁月。MP4、ipod等等越来越多的播放设备出现,后来更多的就是使用手机了。悠扬的歌声里,是一个世纪的回忆。去机场接机,看演唱会,买明星的唱片,去电影院看明星的电影,吃明星开的饭店,买明星买的商品,成立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追星?因为有人喜欢他们的容貌,所谓的赏心悦目,人们对美的事物总是会有特殊的情感,有人喜欢他们的才华,比如说他们的歌、舞蹈。他们演的戏、电影。还有的人需要的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比如某些人会把追星当做自己的事业一样。明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巴黎时装周 杨超越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可能都需要有几个人来支撑我们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而这些人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爱人,孩子、朋友,又或者是站在风口浪尖的明星。如果你对娱乐界的明星不感兴趣,也可以说明在你心里还有很多人都比这些明星重要!
而且追星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也不是通讯、交通方便时才越发的盛行,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也有很多粉丝追星的例子,有些真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潘岳 也就潘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帅哥。那个年代他也吸引了一大批“脑残粉”。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驾车走在洛阳的街道上,就引发全城无数“花痴”粉丝的围观。这些疯狂的女粉丝为之癫狂,大庭广众之下携手绕车把俊俏少年围于中间,甚至还有老太太也掺杂在其中,买来鲜花、水果送给他。等潘安回到家,车上已装满了“粉丝”送的礼物。
新时代的我们,不管是70后,还是90后,00后,追星必不可少的需要一些辅助设备。
追歌星,就需要有能听歌的设备,70后通过广播喇叭、收音机、录音机,国产收录机(上海录音器材厂的上海牌,南京无线电厂的熊猫牌,江苏盐城无线电厂的燕舞牌收录机这几个牌子你们还记得么?)喇叭裤,蛤蟆镜抱着“大砖头”,1979年世界第一台个人便携式磁带放音机,walkman在索引公司诞生,后来传入中国,可是高级追星族的标配!再后来就是CD、 VCD了。这个时候的追星方式可能渠道可能比较少,最疯狂的也就是去看演唱会了吧。
90后的第一代设备要算是以学英语的名义,央求家长买一个小霸王或者步步高的复读机,除了复读机,大部分90后更多的记忆就是怕被老师发现藏在袖口的MP3啦,那时的我们在周杰伦,林俊杰,潘玮柏,陈奕迅,王心凌,孙燕姿,蔡依林,萧亚轩的声音里度过了青春岁月。MP4、ipod等等越来越多的播放设备出现,后来更多的就是使用手机了。悠扬的歌声里,是一个世纪的回忆。去机场接机,看演唱会,买明星的唱片,去电影院看明星的电影,吃明星开的饭店,买明星买的商品,成立后援会,追星渠道多种多样。
我是九零后,我父母是70年左右的人,因为我家在县里所以肯定不如北上广、省会城市生活的人民那样与时俱进,我只知道我爸妈、或者可以说其他同龄长辈也会喜欢一些明星,印象中他们最开始更多是是追剧。每次看到喜欢看的电视剧,每天绝对会雷打不动的准时的守在电视机跟前等着。《射雕英雄传》、《新白娘子传奇》、《鹿鼎记》、《济公》、《八仙过海》、《霍元甲》、《陈真》之类的。
说到我的妈妈可能最开始是周润发的粉丝吧,听说《上海滩》在那个年代真是火到爆!再后来好像是港台明星,这个时候主要是歌星了,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我麻麻最喜欢的是应该是黎明,印象中还总和邻居说什么人好看歌好听的,家中还有好多磁带,不过歌曲的种类有点繁杂,不过肯定是有喜欢的歌手或者歌曲才买的吧。这一点好像遗传给我了,追星一点也不执着。哦对了,女明星她喜欢田震,《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野花》,《执着》总循环呢,再后来貌似是比较喜欢陆毅,有一段时间她把陆毅主演的电视剧看了个变,还叫我帮忙找。
而我追过的爱豆有点多,算是遗传了我麻麻追星不专一的品质,当我的小学同学们已经开始追星时,我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开始的追星已经是初中啦。2005年,嗯,没错,就是“超级女声”的火热席卷到了我。当时全国总决赛都没剩几场了,同学们好多都在看比赛,课余时间也会谈论,这时我才知道这个节目,然后就关注了,十强里很喜欢何洁,感觉身边人都是在李宇春,李宇春,周笔畅,周笔畅的,当年还是发短信投票,我为了支持她,悄悄用父母手机给何洁投票了呢!虽然她最后第四名,但我还是很喜欢她,当年何洁的资源真的是多,背背佳,MP3,雪碧等广告接到手软,因为她和李宇春是好朋友,对李宇春也挺关注的,那时候很流行贴纸海报,买了好多何洁、李宇春的贴纸、海报、贴纸贴本子上,海报贴的满屋子,我妈说我瞎花钱,买没用的东西,何洁第一张专辑《发光体》我还买了,不过买的是盗版,因为当时也不懂正版、盗版。第二张专辑《明明不是angel》之后和公司闹纠纷,之后就不太火了,我也就不是很关注了。转眼来到2007快乐男声,这时我的爱豆是魏晨,哈哈,07快男第三名选手魏晨,我又开始追星了,还是老三样,投票,贴纸、海报,由于当时网络很方便了,我也是网上的追星族,贴吧各种支持,关注他的行程与演出。收集网络上的照片。后来参演一起来看流星雨,啊,更喜欢了。后来他的活动也不那么频繁了。
第三个爱豆现在还很火哟,像我的同龄人应该很多都是周杰伦,王力宏的粉丝,我不是 我追的是JOLIN蔡依林,之前没太关注,后来听了招牌动作,吸引了我,而后发现她的很多歌我都喜欢, 人我也很佩服,舞蹈很牛逼。专辑舞娘,特务J,花蝴蝶,一张比一张喜欢,当时特别想看她的演唱会,上大学的时候票都订了,结果因为有事没去成,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看过她的演唱会,她马上都40了,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看了。
你以为我现在老了么,不!我还在追星,不过可能就是关注一下而已了。最近我关注的是火箭少女101孟美岐、吴宣仪。
貌似我就是传说中的假粉了吧。。。追星是一种什么体验,大概就是明明知道不可能遇见。但还是会为了他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因为我很想很想努力到足够优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见到他。每次一看到他笑了自己嘴角也会上扬。会感觉明明很近却又很远。可我还是会想。在梦里。在生活里。他的城市就是我的向往之处。也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去认真的做一件事。
说到现在的娱乐圈,当年有天王,有巨星,有天后,现在有流量小生,小花旦等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娱乐圈行业的工作趋之若鹜,各种选秀节目也应运而生,现在能够成为明星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演艺界,还有各种行业的知名人士也可以成为明星,那么在这些越来越繁多的所谓“明星”之中又有哪些才有资格成为爱豆?
我认为首先是真正能够带给社会正能量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绩的人。还有很多低调自律的明星,做好自己的业务,不投机取巧,帮助新人,还有乐于做慈善事业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追随。
其次喜爱的“爱豆”是可以学习他身上好的东西,有些明星身上的一些细节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或者一段时间。
因此,一个优质的明星对我们的影响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