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八怪之首(武夷山-地灵人杰)
武夷山八怪之首(武夷山-地灵人杰)就是在官场这样的进进退退中,朱熹逐步完成了一系列丰硕宏富的著作,除了《四书集注》、《楚辞集注》《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和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外,还有对前代学术遗产整理和研究的《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因为他的满腹经纶和刚直为人,四朝要官不断推荐、荐引进而力荐他出山佐政,而朱熹则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状辞免召命,多次坐违朝命、待家不出,还到了“申乞”的地步。这样的事,一生里竟达四五十次之多。名目繁多的请辞理由里,除为老母守丧外,不惜自损,什么疾病缠身啦,年迈归田啦,甚至以政绩自劾。在这个过程中,又伴随着十多次上札乞请、甚至累乞奉祠闲职一职。纵观他的一生,奉祠闲职居然占去了近22年时间,和他的从政时间一比,让人大跌眼镜。理学大儒朱熹朱熹,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祖籍徽州婺源,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
文:双桅船
编:武夷菌
筛文码字排版做图有艰辛,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武夷山地灵人杰!历史悠久的武夷山,从古至今汇聚了不少了墨客骚人汇集武夷山,武夷菌特收集编写此篇为你讲述几位对武夷山影响最为深远的先贤!
理学大儒朱熹
朱熹,字元晦,晚年自号晦翁。祖籍徽州婺源,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他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撑起了中国古文化的半壁江山。他创立的朱子理学传承于程颢、程颐,又独自形成闽学体系的核心,后人称为朱程理学。
因为他的满腹经纶和刚直为人,四朝要官不断推荐、荐引进而力荐他出山佐政,而朱熹则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状辞免召命,多次坐违朝命、待家不出,还到了“申乞”的地步。这样的事,一生里竟达四五十次之多。名目繁多的请辞理由里,除为老母守丧外,不惜自损,什么疾病缠身啦,年迈归田啦,甚至以政绩自劾。在这个过程中,又伴随着十多次上札乞请、甚至累乞奉祠闲职一职。纵观他的一生,奉祠闲职居然占去了近22年时间,和他的从政时间一比,让人大跌眼镜。
就是在官场这样的进进退退中,朱熹逐步完成了一系列丰硕宏富的著作,除了《四书集注》、《楚辞集注》《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诗集传》和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外,还有对前代学术遗产整理和研究的《楚辞集注》、《韩文考异》,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词。
作为一种学说,13世纪后,朱子理学踏浪过海,传播到东亚、东南亚等地,成为一些国家的官学。16世纪开始,又传到了欧洲,形成国际性的朱子学。
很大一部分人说,朱熹并不是武夷山人,确实他祖籍婺源,生于尤溪,但朱熹之父朱松,是他先把理学知识传授儿子,临终前把朱熹托孤给了宋朝名将武夷山人刘子羽,并让朱熹拜师武夷山同道家刘子翚、刘勉子、胡宪。我们还得感激二程的三传弟子福建延平人李侗,是他把南移嫡传理学延续了下来,并在武夷山收纳朱熹为徒。可以这么说朱熹有幸,怀抱武夷,为天地万民立心。武夷有幸,拥有朱熹,拥有中国文化的标高;朱熹其人,不是武夷山人,胜似武夷山人!
白衣卿相柳永(又或者风流才子)
时光从北宋的古驿道一路穿越,宋人悲悲切切的丝竹管弦依旧尾随不舍,让今人心头无端飘袅起一缕莫名的感动。就因为离经叛道,就因为放浪不羁,历史的故纸堆里没有给柳永留下立锥之地。
据今人考证,他大约生于987年、卒于1053年。福建崇安(武夷山旧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慢词的奠基人,他在中国词史上拥有无法撼动的地位。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想大学的课堂上,老师解析柳永词句的时候,真还无所谓他也是福建人,但一首《雨霖铃》却穿透时空,雾岚似的,从此弥漫在了怅然若失的心间。经不住艳诱,现在再来尽情一次: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毕生都在作词,多为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为了仕途如意,他常常奔波辗转道途之中,尤其长于抒发羁旅行役离情别绪。他创作了大量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一扫雕琢风气,对宋词发展影响极大。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传颂极为广泛,在社会底层,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粉丝群。
武夷宫仿古宋街中段,建有柳永纪念馆,是一座三层楼阁式仿宋民间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前草坪矗立着柳永全身站立铜像,基座正面镌刻了这样的字眼:柳永墓冢抔土还乡记。公元二〇〇四年九月,值武夷山柳永纪念馆新馆落成之际,柳永仙冢抔土自镇江北固山分移至此。千载游子今朝还乡,一代词宗魂归故里。
这对所有的柳词粉丝来说,在心理上都是个莫大的慰藉。
抗金名将刘子羽
刘子羽字彦修,崇安人,资政殿学士韐(ɡé)之长子也。宣和末,韐帅浙东,子羽以主管机宜文字佐其父,破睦贼,迁衙尉丞。韐守真定,子羽辟从。会金人入。父子相誓死守,金人不能拔而去,由是知名。以书抵宰相,论天下兵势,当以秦、陇为根本。
建炎三年,大将范琼拥强兵江西,召之弗来,来又不肯释兵。知枢密院事张浚,与子羽密谋诛之。一日,命张俊以千兵渡江,若备他盗者,使皆甲而来。因召俊、琼及刘光世赴都堂议事,为设饮食,食已,诸公相顾未发。子羽坐庑下,恐琼觉,取黄纸趋前,举以麾琼曰:“下,有敕,将军可诣大理置对。”琼愕不知所为,子羽顾左右拥置舆中,卫以俊兵,送狱。光世出抚其众,数琼在围城中附金人迫二帝出狩状。且曰:“所诛止琼尔,汝等固天子自将之兵也。”众皆投刃曰:“诺。”有旨分隶御营五军,顷刻而定。琼竟伏诛。浚以此奇其材。
浚宣抚川、陕,辟子羽参议军事。至秦州,立幕府,节度五路诸将,规以五年而后出师。明年,金人窥江,淮急,浚念禁卫寡弱,计所以分挠其兵势者,遂合五路之兵以进。子羽以非本计,争之。
官属有建策徙治夔州者,子羽叱之曰:“孺子可斩也!四川全盛,敌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未敢遽窥耳。今不坚守,纵使深入,而吾僻处夔、峡,逐与关中声援不相闻,进退失计,悔将何及。奈何乃为此言乎?”浚然子羽言。
明年,金人复聚兵来攻,再为吴蚧所败。浚移治阆州,子羽请独留河池,调护诸将,以通内外声援,浚许之。明年,玠以秦凤经略使戍河池,王彦以金、均、房镇抚使戍金州。二镇皆饥,兴元帅臣闭籴,二镇病之。蚧、彦皆愿得子羽守汉中,浚乃承制拜子羽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子羽至汉中,通商输粟,二镇遂安。
刘子羽是朱熹之父朱松的挚友。朱松死时,朱熹年仅14风,遵父遗嘱,奉母举家投奔刘子羽。刘子羽侍为子侄,精心教诲,终于使朱熹成为一代大儒。为报答刘子羽抚育之恩,在他过世后,朱熹含泪撰文并书写了《刘公神道碑》这篇情真意切,共有3725字的碑文。碑额上的篆字:"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微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系南宋吏部尚书张式所书。
wyshha
小编微博:@武夷菌
本刊非盈利,筛文码字排版做图有艰辛,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言论仅代表本人;部分图片文章摘至网络及百科文库,分享文章,著作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文章若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订阅武夷山,让你了解更多武夷山的吃、喝、玩、乐、游、购、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