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纪越大越想回老家(真的会想回老家)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想回老家(真的会想回老家)人啊,拥有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拥有浸入骨髓的深情。可能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养育自身的那片乐土总有着别样的意义,以至于生命的最后,所想念着的,就是回到那个生命最初的地方。爷爷一开始没吱声,但后来他私下里找我和哥哥聊了几次,他说钱真的是小事,他就是想要回去看看,这是他的一个心愿。可能是因为今年奶奶突然心脏病离开了,爷爷心里对死亡有了更深的感悟,便有了回老家看看的想法。虽然生死离别的经历并不多,但我总在电视剧里、别人的故事里了解到,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念的都是那个土生土长的地方。
文丨西厢有情
时光不长,愿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见不晚!
前不久,一家人团聚吃饭时,爷爷说他想要回一趟老家。他说他只是想回去看看,顺便把之前存的定期的钱取了。
我爸觉得爷爷年龄太大了,跑一趟不容易,就让我和哥哥打电话咨询能不能代取。
爷爷一开始没吱声,但后来他私下里找我和哥哥聊了几次,他说钱真的是小事,他就是想要回去看看,这是他的一个心愿。
可能是因为今年奶奶突然心脏病离开了,爷爷心里对死亡有了更深的感悟,便有了回老家看看的想法。
虽然生死离别的经历并不多,但我总在电视剧里、别人的故事里了解到,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念的都是那个土生土长的地方。
可能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养育自身的那片乐土总有着别样的意义,以至于生命的最后,所想念着的,就是回到那个生命最初的地方。
人啊,拥有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拥有浸入骨髓的深情。
这份深情或来自于爱情里的刻骨铭心,或来自于亲情里的无法割舍,或来自于对热土的眷恋……
无论是哪一种,人性里的情感是流在血液里的。
只是人生的阶段不同,每种情感的深度也就不同。而在人老去的一个阶段里,情感里潜藏最深的,便是那一份浓浓的乡愁。
一如余光中《乡愁》里所表达的那样: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乡愁之所以成为一种浓浓的愁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横跨在“我”与家乡的那一段遥远的距离,无法跨越的距离。
年轻的时候总梦想着仗剑走天涯,于是背起行囊,想要踏遍四方。可入了凡俗,才知道所有的梦想都需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生存的基本。
于是,背上的行囊,踏上的远方,都是为了生计而奔波着,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只有满身的疲惫和负累。
渐渐地,临到老了,浮浮沉沉了大半辈子,接近生命尾声的时候,便会渴望一种安稳,一份宁静,用以安放几十年来那颗浮躁的心。
所以啊,人老了,真的会想回家。
大多数人的前半生,大都为了父母儿女而活着,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在外漂泊。
可如今年华已逝,抱着这渐渐衰老的生命,只想着回到生命起点的地方。
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找寻到最简单、最为淳朴的自己。
那么多年的在外漂泊,历经了太多的浮华,也感受到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如今的内心只剩下了一份对于美好安稳的向往。
前半生尽管也想着念着回到老家,但是所面对的柴米油盐和生活的压力,实在是让人没有勇气回归到那片故土里。
毕竟,每一个潇潇洒洒离开故乡的人,大都有一个荣归故里的梦想。而如今,面对着自己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属实没有脸面回到生养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是希望自己可以以一个最好的状态回到故土里,而不是在经历社会的毒打之后,灰头土脸地回去寻找避风港。
不管是出于面子,还是别的什么,有太多的东西不允许自己抛下一切,去选择家乡的安稳。
于是,一拖再拖,一忍再忍,直到老去的时候,才敢大声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回到老家。
当然,并不是说老了就没有骄傲了,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回去故土。
而是老去的人,他明白自己所剩时日不多,如果这种时候还不能放下骄傲回到老家,回到心之所念的地方。
那么这一生,很有可能没有机会回去了。
所以,老去的人,走到了人生的后半段,便想着落叶归根。
尽管这一生没有太大的成就,但好在孩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肩上的担子已经卸下。
而自己的人生也已走到后半段,是时候让自己停下来了。
每每在这种人生后半阶段的时候,所想所念的就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老家,去感受属于老家的那一份宁静与安稳,去呼吸一下那一片熟悉的空气。
人老了,没有什么太大的愿望,只想要落叶归根,回到老家感受那一份淳朴。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个大大的圆,从哪里出发,最终也将在哪里结束。”
故乡,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啊,那里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念想。
走到人生后半阶段的时候,想的往往是最为简单的东西,而老家的那片乐土,承载着所有的简单,让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