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的老县城(探索西安周至老县城)
周至县的老县城(探索西安周至老县城)沙河水街免门票,整个街区依靠沙河两岸绵延建起,以仿古建筑为主要风格,是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水城古镇,景区内遍布纪念品店、小吃店和一些小型娱乐项目。全国各地的古镇,少说都有八成相似,水街也未能幸免。沙河水街蜀道难啊,太白先生诚不欺我。秦岭盘山路周至县城往南几公里,就是秦岭的入山口。如果要从周至进山,可以选择路过沙河水街。
从西安到周至老县城,175公里,我们花了10小时到达,然后消失了27小时。
《与老县城消失的 27 小时/vlog》
两小时用来堵车,一个小时用来逛水街,其余时间,都在和秦岭的盘山路做斗争。
蜀道难啊,太白先生诚不欺我。
秦岭盘山路
周至县城往南几公里,就是秦岭的入山口。如果要从周至进山,可以选择路过沙河水街。
沙河水街
沙河水街免门票,整个街区依靠沙河两岸绵延建起,以仿古建筑为主要风格,是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水城古镇,景区内遍布纪念品店、小吃店和一些小型娱乐项目。全国各地的古镇,少说都有八成相似,水街也未能幸免。
沙河水街
不过水街凭借“水文化”,还是搞出了些许看头。岸上水枪水炮打水仗,河里竹筏皮艇小游船,茶馆设在河道里,喝着茶,还能用河水泡脚。
沙河水街
不建议在水街吃饭,这有全国景区餐饮界的通病:又难吃又贵。
因水街并非此行目的地,只粗略浏览一小时,稍作休息便动身出发。
进山之后,随处可见秦岭保护的宣传口号。此时已不见城市的燥热,可以关闭空调打开车窗。可能是假期的缘故,盘山路上车很多,甚至一度堵车。
路况随着深入秦岭变得越来越差。
正在修路的盘山路
进山之后沿黑河而行。黑河发源于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途径段被划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极好。河道在幽深的峡谷里,虽名黑河,但河水青碧,映衬着两岸巍峨的高山,望而生畏。
航拍/黑河
沿着黑河走了一小时左右,已经完全进入秦岭山中,除了两侧巍峨的高山,就是脚下狭窄曲折的山路。
在距离老县城36公里处,是黑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虽说叫做森林公园,实际上是一座大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县城也在保护区范围内,所以想要穿过这道大门到达老县城,得买门票。门票50元/人,车辆不收费,进入保护区后不限时,每隔几公里便会有村落和农家乐,随便你想玩多少天都行。
黑水国家森林公园/门票
进了黑水森林公园后,路况更差了,原本两车道的狭窄山路,现在只剩单车道,一面是怪石嶙峋的山壁,一面是植被茂盛的谷底,会车变得艰难起来。每当对面来车,总要有一方停车让行,行驶速度异常缓慢。
路况
黑水森林公园内大大小小的景区有十几个,其中不乏古栈道、钓鱼台等知名景观,由于我们进入公园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时间渐晚,便打算直奔老县城,中途不做停留。
路过一个停车区,准备给车前的运动相机换一个机位,下车后感觉有阴冷的风从两山之间的山谷里吹出来,细细的一条山谷昏暗无光,隐隐听得流水声从里面传出,好奇心驱使我一定要进去看看。
峡谷/外景
山谷里弥漫着水汽,一条溪水顺着高处流下,脚下的石墩和两侧的石壁长满苔藓,触感湿滑,两侧石壁挨的很近,抬头望去,窄窄的一条天空被繁茂的枝叶遮挡,山谷竟是见不得一丝阳光。顺着流水再往里探寻,尽头处是一方清澈深邃的潭水,看见石壁上写着“一线天”三个字,才知道原是误打误撞进了景点。
一线天
进了黑水森林公园之后联通就处于无服务状态,好在岔路不多,就算没有导航,沿着路牌也不会走错。
路牌
在距离老县城17公里时,路变得更窄更难走,窄窄的公路上落石常见,甚至还见到一辆被落石砸碎风挡玻璃的车。两侧的崖壁上偶尔还能看见木桩打上去的小“木箱子”,不知道是不是悬棺?
狭窄的盘山路/会车
过了秦岭界,再翻过一座山,老县城在谷底隐约可见。
秦岭界碑
历时10小时,我们终于到了。
老县城在四面环山的一处小小平原之上,海拔1780米,这个地处秦岭腹地的偏僻小山村现存47户人家,178个人。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航拍/老县城
这里是清代佛坪厅故址,遗迹文物多是清道光年间留下,在岁月的洗礼下,曾经的县衙只剩遗迹,城隍庙也仅有残存的石碑,仅余城墙及三个城门得以完好保存。
城门之一
这个在建国初期几乎被废弃的小山村隐世山中几十年,直到15年前,作家叶广芩发表了同名小说《老县城》,广受读者好评,这座隐世山村才被带入了人们的视线。这15年间,无数读者慕名而来,山路曲折难走,也没能阻挡世人对秦岭深处这片净土的好奇和向往。近两年重新修缮了通往老县城的山路,每逢假日,来往的游客众多,竟也渐渐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叶广芩老县城居所/合影
老县城的居民虽以农家乐为主要产业,却依然保持淳朴的民风,你来,店家热情接待,你不来,也没人拦住你兜售叫卖。虽地处大山之中,物价也并没有贵的离谱,我们二人点了四道小菜,一份锅盔,两大碗稀饭。菜式非常家常,豆腐是老板自己家做的,树花菜是老板自己采的野菜,还吃了老板两颗酸酸的野生草莓,一顿清淡好吃的山里家常菜,总共92块钱,老板收了90。
树花菜
晚餐/还有麻辣豆腐、炒土豆片 吃的太急没有拍
晚餐/还有麻辣豆腐、炒土豆片 吃的太急没有拍
晚餐/还有麻辣豆腐、炒土豆片 吃的太急没有拍
老县城里有一家小小的商店,门面有些隐蔽,在一家农家乐的院子里。只卖一些生活必需品,水、泡面、饼干等,天黑以后就打烊,需要买东西一定要趁早去,当然,必要的物资还是在城市里提前买好比较方便。
商店
来老县城的游客大多都是自驾,除了可以宿在农家乐的民宿里,选择搭帐篷的也不在少数(还见到一辆房车,好酷,好奇那么窄的山路他是怎么和别人会车的),如果没有自带帐篷也不要紧,农家乐都有帐篷出租,60块钱一顶,可以搭在野外或者搭在老板家的亭下甚至客厅。
老县城外露营的营地
我们当晚露营的营地是老县城外的一片空地。天黑前,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支起了帐篷和餐桌,然而真正热闹的却是在入夜以后。
大约晚上十一点左右,露营地来了一群牛。
它们在营地四处散步,哞哞的叫着,不知道有几只。最近的时候感觉和它只有一道车门的距离,甚至能感觉到他闻车门的呼吸声。它们叫着,聊着,直至深夜,大家都睡去。
不知道昨晚散步的有没有你?
端午时节,月亮只有弯弯的一牙,整个夜空被繁星占领,星星一颗一颗的闪烁,比在城市看到的大上几倍也要亮上几倍,本来想试着拍一拍星轨,谁料山中云雾来的太快,白白错失了一晚好机会。
老县城一天中的24个小时各有不同。
清晨,一层薄雾笼罩着村落,清新、静谧;午后,日头毒辣,躲在阴凉处喝一盏茶,慵懒、舒适;傍晚,合着橙红色的夕阳,漫步在石子小路上,祥和、宁静;入夜后,动物的叫声偶尔打破寂静的夜空,神秘、梦幻。
老县城/傍晚
走出老县城四四方方的城墙。
城东,有一处酷似霍比特人夏尔的村落,几座小房屋零零散散的排列在山脚下,门前是一亩农田,和一只衷心看家的小狗。
城西,有一座文物管理所,里面陈列着不少道光年间的石碑和石刻,文物管理员李师傅非常热心,你想知道哪一个文物的故事,他都会耐心的给你讲解。
城南是山脚。
城北是公路,还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两座桥,一座通车的水泥桥,一座几乎废弃的木吊桥。
城东/木吊桥
走到岸边,发现石头缝里竟有一大片野生的小草莓,老县城真是一个随处能给人惊喜的地方。
河边/野草莓
奈何身处俗世,不好总是与世隔绝,于是在失联27小时之后,我们起身离开了。
不论是来时的险途,还是朴实的村落,老县城都很像我们读书时学过的《桃花源记》,只不过武陵人在离开桃花源时,村民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我们离开的时候,村民说“多给我们宣传宣传啊”。
航拍/老县城
老县城手记/12 条:1.老县城属黑水国家森林保护区,不免费,实收门票50/人,车辆不再另行收费,不限时;
2.联通完全无信号,电信有信号无网络,移动很坚挺;
3.不要以里程数预估行车时间,山路比想象中难走;
4.老县城地处深山,物资匮乏,零食及生活必需品建议在城市买齐;
5.深山之中早晚温差很大,太阳毒,蚊虫多,做好防晒、保暖及防蚊虫工作;
6.城墙及城门属于保护遗址,且无任何保护措施,禁止攀爬;
7.农家乐住宿资源有限,节假日早早就会被订满,如果没有露营的打算,建议先预定住宿后再游览;
8.物价比城里稍贵一些,农夫山泉2.5/瓶,家常素菜20/份,在这深山之中实属良心价;
9.农家乐标配:自来水,冲水厕所,太阳能热水,wifi;
10.牛是散养的,全村都是它们的地盘;
11.傍晚城墙上会爬满大个儿的蜈蚣,建议怕虫子的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就不放图了);
12.这里还属于西安,这里的居民是距离西安最远的西安人。
老县城/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