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基础分析(跨学科概念如何)
跨学科学习基础分析(跨学科概念如何)稳定与变化: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变化可以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结构与功能:从因果关系层面,了解现象背后的其原因,结构决定了功能和特性,功能依赖于结构。其实“跨学科概念”不但在科学学科中有具体体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艺术、历史等学科中都有对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可见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具体在科学学科中,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概念围绕以下四点:物质与能量:奠定学生最基本的世界观,为客观理解自然及自然现象、进而揭示未知世界打下基础。系统与模型:了解与认识复杂问题的方法,通过简化提炼出系统最本质的特征,并据此进行预测。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这件事儿让学生、家长、老师又“忙活”了起来!上次文章分析了“新课标”在科学学科上的三大“新”转变:打通小初科学课程,同一课程标准、“科学思维”目标首提出,学段目标更清晰、取消学科领域界限,重构4大“跨学科概念”。其中“取消学科领域界限,重构4大‘跨学科概念’”,实现在13大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本次科学小学科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因为跨学科概念对比学科概念来讲具有更大的迁移性。
“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科学课程为什么选择这些“跨学科概念”?又如何与13大学科核心概念联系起来呢?先来看4大“跨学科概念”所指为何。
4大“跨学科概念”
超越零散的理论与事实
其实“跨学科概念”不但在科学学科中有具体体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艺术、历史等学科中都有对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可见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具体在科学学科中,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概念围绕以下四点:
物质与能量:奠定学生最基本的世界观,为客观理解自然及自然现象、进而揭示未知世界打下基础。
系统与模型:了解与认识复杂问题的方法,通过简化提炼出系统最本质的特征,并据此进行预测。
结构与功能:从因果关系层面,了解现象背后的其原因,结构决定了功能和特性,功能依赖于结构。
稳定与变化: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变化可以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
可见,跨学科概念超越了零散的理论和事实,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它可以更直接地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道理,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模式。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首先要理解13大学科核心概念,最终从不同领域逐渐领悟到共同之处,形成超越某一具体领域的跨学科概念,把多学科的零散知识整合成跨学科概念,并内化为连贯的、清晰的、整体的认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核心概念时,要有整体意识,学会总结升华,并提炼出抽象概念,才能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思维、态度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而这一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跨学科的连贯性要求学生从过去追求学科认识深度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学科覆盖的广度,这意味着大量的知识积累,又该通过怎么样的途径去积累庞杂的科学知识呢?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助您一臂之力
下面跟着知力君一起,借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的两篇优秀文章为例,为各位同学解析如果培养连贯性的思维吧~
在《新课标》中对“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的要求中提到:认识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伴有能的转化,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2年5月刊《艺术中的科学》专栏中《只此青绿,含铜次生矿物的花花世界》一文,由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一曲与传世名画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梦幻联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出发,着眼于《千里江山图》所用颜料石青、石绿,而将学生带入到“青绿”色彩的浪漫化学世界。文章展示并阐释了孔雀石、石青、硅孔雀石、透视石、绒铜矿、磷锌铜矿等矿物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等知识,一面展示自然造物之奇美,一面讲述矿物演变之规律,画里画外皆浪漫。
此种解读,将化学与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艺术等相连结,实现了化学、语文、艺术、科学学科等跨学科学习,在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物质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并形成“稳定与变化”的跨学科概念。
例如,文章在阐释每一种矿物时,都标明其化学式,然后描述矿物的颜色、光泽度、硬度等物理性质,对矿物的形成条件、环境以及主要用途也一一解读,让学生可以对每一种矿物有立体的认识,并通过对比理解“物质的变化”以及稳定与变化的跨学科概念。
仔细研读《新课标》会发现,“项目研究”已然成为跨学科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宇宙中的地球”学科核心概念下,7-9年级的项目研究中提到以“节气成因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研究节气与地球运动、农事活动的关系。该主题显然将语文课程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生物课程中的农业种植以及科学课程中的地球运动等知识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惊艳亮相。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并配以与节气相关的古诗词和俗语,在中国式浪漫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大幕。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2年5月刊《艺术中的科学》专栏的编辑们抓住这一惊艳的瞬间,策划了《冬奥会开幕式里的节气密码》一文,在中国式浪漫中,解读节气的由来,以及“立春”“春分”“芒种”“寒露”等节气的物候特征、民间习俗、农事活动、地球运动等知识,传达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美学观念以及对宇宙、对自然独特的认知和思考。文章不但解读了与“黄道”有关的天文学现象、与节气有关的气象学知识等科学学科内容,还涉及了传统文化、农业种植等语文、生物的学科知识,实现了科学、语文、生物的跨学科学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解“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的《艺术中的科学》专栏,解读各种艺术形式、活动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在展现艺术作品、艺术活动中“人文美”的同时,解读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人文美”中感受“科学美”,在“科学美”中鉴赏“人文美”,在“美”的享受中真正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跨学科学习。
除此以外,杂志还设有《生活解码》专栏,让学生在生活中近距离感受科学,实现各学科与生活的链接;《青春密码》专栏解读青少年的心理困惑,在与青少年相伴成长的同时,解读各种心理学知识;《行之天下》带学生走访各地,感受不同地理景观和风貌,并学习其中的地理、人文等学科知识……在这里,我们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并横向联系生活、纵向游览历史,让学生“行之所至”“目之所及”皆能与学问相遇。
为方便各位同学、家长进一步了解新课标中关于科学学习核心素养、“跨学科概念”“项目研究”等相关内容与要求,知力君将结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每周为您解读科学学习中各学科的种种难题,千万不要错过哦~
参考资料
[1]《知识就是力量》杂志[J].2022(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2022.
[3]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高云峰教授《从跨学科概念看科学教育(1):物质与能量》讲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