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安波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安波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在《东方红》的音乐创作过程中,安波努力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教导,以严格的态度,要求音乐创作以鲜明、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革命的政治内容。他和音乐创作组的同事,选用了近40首在不同历史时期最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感情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大都具有百唱不烦、百听不厌的音调。事实证明,优秀革命歌曲是《东方红》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设计过程中,由于史诗情节的需要,音乐创作组重新补写了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农友歌》《就义歌》《遵义城头霞光闪》等革命历史歌曲。其中《就义歌》是安波与时乐濛合作的一首混声合唱歌曲,在第二场《星火燎原》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中,“戴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坚定信念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安源路矿工人俱乐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安波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1)

安波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安波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2)

《东方红》海报

安波,原名刘清禄。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总团长、联大鲁艺文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文协文工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工作部部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曾任中国音协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波是卓越的革命音乐艺术家,是坚强、成熟的革命文艺事业组织者、领导者,是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道路成长起来的革命新音乐运动代表人物之一。1964年,安波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作出重要贡献。

注重音乐形象塑造

1964年7月,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5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开排。当时,党中央组织集结了全国各大军区和北京的文艺院团,抽调最优秀的作曲家、词作家、歌唱家、舞蹈家以及舞美师、灯光师等参与创作排演。安波奉命担任音乐创作组组长,他牢记周恩来关于“用艺术形式将中国革命这首史诗再现在舞台上”的要求,坚持《东方红》所体现的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历史高度统一创作原则,坚持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艺术创作方法,与副组长李焕之、时乐濛共同领导《东方红》的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是贯穿《东方红》排演始终的重头戏。也正因如此,安波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水平与组织指导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他强调发扬革命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注重挖掘革命历史歌曲的时代特点,同时,有效运用民族乐器,组成100多人的民族乐队,使民族民间音乐在《东方红》中拓展出一个新境界。

关于音乐形象塑造,安波注重音调的选用。创作第一场《东方的曙光》音乐时,为表现旧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他最初选用的是一段一般的哀音,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后来,他集思广益,听取大家意见,选择码头工人的呼号作陪衬,以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黄海怀移植改编的二胡经典独奏曲《江河水》做音调。《江河水》的音乐来自民间传说:孟姜女与丈夫恩爱新婚,丈夫被官府抓去当苦役,不幸身亡在外地,妻子孟姜女闻讯后,来到江边遥祭,因万分悲伤而投水殉夫。《江河水》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就轰动海内外。舞台上盲公公痛卖小孙女的悲惨场面一出现,两支双簧管随之同时发音,高音区激越嘹亮,中音区柔和圆润,近似人的呜咽哭泣。特殊的音色,逼真地表现出乐曲的痛苦、哀伤、凄凉、悲愤。与双簧管等弦乐结合起来的演奏,还吸收琵琶艺术的激情手法合奏,霎时间江水悲鸣,催人泪下……既表现了旧社会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又表现出受压迫人民的愤怒和抗争,所有的演员与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至于《游击队之歌》,他最初选用的是能够增加轻快悦耳华彩的木琴伴奏,但听起来感觉缺少战斗气氛。为此,他将《游击队之歌》的音调作了一定调整,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探索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

在《东方红》的音乐创作过程中,安波努力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教导,以严格的态度,要求音乐创作以鲜明、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革命的政治内容。他和音乐创作组的同事,选用了近40首在不同历史时期最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感情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大都具有百唱不烦、百听不厌的音调。事实证明,优秀革命歌曲是《东方红》音乐创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设计过程中,由于史诗情节的需要,音乐创作组重新补写了反映历史重大事件的《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农友歌》《就义歌》《遵义城头霞光闪》等革命历史歌曲。其中《就义歌》是安波与时乐濛合作的一首混声合唱歌曲,在第二场《星火燎原》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处于低潮的白色恐怖中,“戴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坚定信念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和《农友歌》,表现出的是觉醒的工农群众所具有的雄浑、粗犷与豪放的特色,充沛而炽热的革命感情。同时,作曲者用各不相同但富于民族特色的形象手法和音调,使20世纪20年代革命歌曲的特点,与当时革命工农群众的音乐形象融为一体。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东方红》音乐创作组人员怀着崇敬心情,为毛泽东的《井冈山》《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三首诗词谱写乐曲。安波和创作组同事认为:“毛主席诗词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情怀的高度概括,音乐形象的创造必须从这样的革命内容出发,并且在表现形式与风格上是为当代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不仅仅要努力打破在音调上的种种束缚,更要从那种仿古的不良倾向中解放出来,运用当代我国革命歌曲的成功经验。但是仅仅这一点仍然不足以表现毛主席思想的崇高境界,音乐不仅要表现出豪迈雄伟的气魄,同时更要具有对革命远大理想的广阔胸襟,要塑造出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巨大形象。”

在《东方红》的音乐创作实践中,对于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安波带领创作组同事进行了有益探索。这部史诗的音乐,采用的是民族乐队和交响乐队两个大型乐队混合演奏的方法,“一切服从革命内容的需要,服从于艺术形象的鲜明性、准确性与生动性,组成了一个具有丰富的音色、多样的技巧、宽广的性能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大型混合乐队”。序曲《东方红》、第四场《保卫黄河》与第五场《欢庆解放》等段落中的音乐,就发挥了这种混合乐队的宽广性能,而第七场《工人舞》音乐,更为混合乐队写出了扣人心弦的乐章,塑造出我国社会主义时代工人阶级的高大形象,音乐的前段壮阔、雄健而明快,写出了为创造光辉、幸福的明天而战斗着、劳动着的崇高境界。

在民族乐队的革新与交响乐队的民族化方面,安波与音乐创作组的同事摒弃华而不实的技巧炫耀,创造出一种质朴明确、刚健清新的群众性音乐语言,按照表现革命内容的需要去探寻富于民族独创性的艺术手法与鲜明色彩。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音乐创作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完成艺术生涯绝唱

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创作,配合总体筹划、文学创作、舞蹈编排、舞美设计、演员合演等一系列高难度、高强度步骤,圆满完成全面反映中国近百年民主革命斗争历史、有效传播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观与价值观的历史任务。1964年10月2日,《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3700多名文艺工作者以中国人民喜爱的载歌载舞表演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引起空前轰动。16日晚,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毛泽东来到人民大会堂观看演出,并接见参加《东方红》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

为了满足群众的欣赏愿望,《东方红》在北京连演14场,场场爆满。北京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多场实况转播,中国唱片社发行《东方红》全剧实况录音和选曲两种唱片,中国音乐出版社迅速出版《东方红歌曲集》等相关图书。《东方红》中的主要歌曲,通过广播、收音机和高音喇叭反复播送,迅速传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思想教育。《东方红》演出后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产生了广泛影响。仅就北京来看,许多工厂、学校,尤其是参加过演出的单位,都把这些歌曲带回本单位,推动了歌咏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反映出安波率领的音乐创作组在《东方红》演出中所取得的不可替代的显著成就。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一举成功,改编电影的工作尚在进行中。然而此时,安波却因为积劳成疾病倒。被送进医院后,他的亲人和同事,到处都找不到他的病历。原来,他从未看过病。经诊断,病入膏肓的他已经是肝癌晚期。大夫强迫他休息,不许他做任何事情。这对一贯忙碌的他,是最痛苦的事情。他悄悄地让同事送来《和声学》等书籍,想利用这难得的养病时间,认真地再读几本书,创作一部满意的新歌剧,写一部研究音乐美学的专著。他的枕边,还放着《毛泽东颂》的歌词。他记得,这是诗人郭小川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而创作的。但是,这首歌词在《东方红》史诗中没有被采用。10月4日深夜,郭小川来信说,“‘你是英明的统帅,又是普通的士兵’两句歌词感觉不妥,请你从另外的三个方案中帮助选择后再谱曲。”郭小川信中的方案分别是,“群众紧紧地跟着你,你紧紧地靠着群众”“你是人民的化身,又是人民的救星”“春风不如你温暖,高山不如你坚定”。可是,那段时间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尚在演出之中,安波忙于应邀为《人民日报》撰写《紧握革命的音乐武器,为兴无灭资而战斗》;应《人民音乐》杂志邀请,撰写《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创造新音乐——谈对大歌舞〈东方红〉音乐创作的体会》;应中国音协之邀,撰写参加群众歌曲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重视群众歌曲,写好群众歌曲》等工作。因此,《毛泽东颂》的歌词修改与谱曲,不得不先放下来。病重期间,他坚持改写了歌词,创作了曲谱。逝世的前一天,他终于完成曲谱创作。这首乐章,成为他艺术生涯的绝唱。

安波作为一位卓越革命音乐艺术家、优秀革命文艺事业领导者,其所呈现出的创作精神和优秀品格,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进的伟大实践中,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有机统一,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投身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王恩宝,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