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公交车撞上限高杆(武汉限高杆曾7小时被撞9次)
武汉一公交车撞上限高杆(武汉限高杆曾7小时被撞9次)事发时,据当时乘客称,司机在车的一层,根本没有意识到撞杆了,但此时,上层已经能够明显听到哭腔和喊叫声,此后,直到有人拍车窗司机才紧急停车。据警方通报,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593路双层公交车误闯洪山区白沙洲大道八坦路高架匝道,与限高梁发生碰撞。现场视频显示,一辆双层大巴车此时笔直地往前行驶,在一处高架桥的位置,撞击限高架,往前行驶了数米之后才停下。2011年7月武汉509路公交车行至铁路桥下,司机见前方堵车,拐入桥侧辅道,主道限高4.3米,而辅道限高为3米,双层公交车净高为4.1米,结果撞上限高梁。交管部门介绍,司机对限高梁估计不足,操作不当,被处以行政拘留7天。2011年1月13日上午,一辆583路双层公交车,经过发展大道汉口火车站外时,不听协管员劝阻,将重达10余吨,标有3.8米的限高架撞倒,公交车车头受损,发展大道汉口火车站段单向交通堵2小时。一年过后,也就是201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综合报道
12月27日,武汉593路公交车撞上限高架,双层大巴被削顶,限高架横穿巴士2层。事故造成8名乘客受伤,1人去世。
这不是武汉公交第一次“被削顶”。把镜头拉回到数年以前,2014年4月,武汉汉口常青路贺家墩铁路涵洞附近发生惊险一幕:一辆568路公交车司机没有按规定走限高4米的主干道,误入限高3.5米的辅道,撞上限高梁,车顶被削掉三分之二。万幸的是,公交车二层乘客很少,仅有两名乘客受轻伤。
2013年10月19日,在同一个事发地点,同一根限高梁,就曾被一辆71路双层公交车撞上。当时的事故原因也是司机走错车道。
2011年7月武汉509路公交车行至铁路桥下,司机见前方堵车,拐入桥侧辅道,主道限高4.3米,而辅道限高为3米,双层公交车净高为4.1米,结果撞上限高梁。交管部门介绍,司机对限高梁估计不足,操作不当,被处以行政拘留7天。
2011年1月13日上午,一辆583路双层公交车,经过发展大道汉口火车站外时,不听协管员劝阻,将重达10余吨,标有3.8米的限高架撞倒,公交车车头受损,发展大道汉口火车站段单向交通堵2小时。
一年过后,也就是2012年9月,媒体报道称武汉市三环线内的32座高架桥、立交桥将全部安装限高梁,以限制重型货车通行。但是在汉口解放大道三阳路高架桥和香港路高架桥当天刚换上去的“硬杠杠”却频频被撞,从凌晨7时到下午3时许,共发生9起撞梁事件。
双层车司机撞“限高架” 多因习惯、侥幸?据警方通报,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武汉市公交集团公司593路双层公交车误闯洪山区白沙洲大道八坦路高架匝道,与限高梁发生碰撞。现场视频显示,一辆双层大巴车此时笔直地往前行驶,在一处高架桥的位置,撞击限高架,往前行驶了数米之后才停下。
事发时,据当时乘客称,司机在车的一层,根本没有意识到撞杆了,但此时,上层已经能够明显听到哭腔和喊叫声,此后,直到有人拍车窗司机才紧急停车。
为何按既定线路行驶的公交车会“撞杆”?记者查询发现,武汉公交车“削顶”多因司机临时改路线。比如,2014年4月,武汉汉口常青路贺家墩铁路涵洞附近发生惊险一幕:一辆568路公交车司机没有按规定走限高4米的主干道,误入限高3.5米的辅道,撞上限高梁,车顶被削掉三分之二。
而当时,车上的乘客称568路公交车进涵洞的速度较快,在行驶在离洞口5米远的辅道时,一头撞上了3.5米高的限高架。限高架的横梁,从车头一直往车尾平推,削过中部之后,公交车才完全刹住。
事后,武汉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事故车辆的驾驶员,之前是驾驶单层车,但专门受过双层车驾驶培训,具有三年以上的驾龄,而依据当地交警调查,事故系公交车司机开错车道所致。
为何一个受过专业培训,有着多年驾龄的驾驶员,会开错车道?据了解,当日驾驶员之所以酿成事故,原因就在于按照平时驾驶单层车的经验习惯,他走的是辅道,对限高架的高度估计不足,加上出事地点正好位于主道和辅道的分岔口,有时进站公交车过多,都停到辅道上去了,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一些公交车习惯性地走辅道。
数据也许反映不出什么,但值得追问的是,为何类似事故频频发生?据了解,武汉公交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停止购买双层车,但是一些双层巴士却还在“服役”,而在一些高架桥和隧道入口,都还设有限高架。这就导致本身是为了限制渣土车进入城区,但是公交车也因此不能进去。即,城市道路建设时,很多新修的高架就没有考虑过开行公交车,但是当几条高架匝道上下重叠的时候,就会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
对此,曾有武汉公交集团负责营运的业内人士建议,在大城市内,对于拥有双层公交的线路来说,司机必须要对沿线的交通道路条件烂熟于心,另外,也要挑选年长的司机担任双层公交驾驶员,言外之意是,只要司机素质过硬,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但这只是假设,查阅相关报道可知,往往采取“硬刚”限高架的,反而是一些“老司机”。对此,一些网友也认为,一次事故是偶然,那么多类似的事故叠加在一起,还是偶然吗?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宋潇创作,在今日头条和封面新闻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