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儿子怎么称呼(第一个宝贝儿子)
第一个儿子怎么称呼(第一个宝贝儿子)投产之前,组织上将我和黄性章同志调到主产品工艺装置岗位,要求我们做好迎接投产提取产品的一切准备工作。这时已快到1964年的春节,我本来计划回家探亲。但为了投产提取产品,我推迟了探亲时间。在投产前我们听取了投产提取产品技术方案的交底,而后反复进行现场操作演练,开展事故预想预防,尽量将操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想出来,把处理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提出来,并一条条写出来,做到临战不惧、遇事不惊,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达到处理问题得心应手。1963年12月23日,第五批机组启动成功,使工厂具备了投产提取产品的条件。当时,我在五〇四厂主工艺车间供取料厂房从事工艺装置运行操作工作,并经历了一系列工艺装置启动和投入工艺回路运行的锻炼,比较熟悉地掌握了有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1965年夏,刘晓波留影于五〇四厂生活区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厂党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工厂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从思想、组织、施工
◎ 刘晓波 口述 吴珊 宋锴 整理
我1958年就读于西安机器制造学校。这所学校是二机部最早的两所学校之一(另一所是长沙地质学校),是专门为我国核工业培养输送人才的。1962年,我们180名同学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我国第一座铀浓缩工厂二机部五〇四厂。从此走上了我国核工业建设战线。
刘晓波工作照
“先得学正楷,再学写行书”五〇四厂是由苏联援建的,在我国核燃料循环系统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地位十分重要。正当工厂建设起步的关键时刻,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给工厂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天灾人祸,实为雪上加霜。但是五〇四人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实行组织大转变,转入“自力更生过技术关”的建厂道路。当时有人在尚未掌握苏联技术的情况下,由于受社会上大搞超声波思潮的影响,提出要搞技术革新。对此,毛主席指示“先得学正楷,再学写行书,然后,再练草书”。当主机开始热处理时,周总理下达“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戒骄戒躁”和“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学计划性、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等一系列指示,为工厂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965年夏,刘晓波留影于五〇四厂生活区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厂党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结合工厂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从思想、组织、施工、技术、后勤保障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比如建设施工过程中打破甲乙方,实行一元化总体战。所有参建单位包括设计、土建、安装等一律归厂部统一指挥协调,这样减少了扯皮,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建设进度。实行“工厂、设计、施工”、“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等几个三结合,集思广益,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许多激人奋进的口号,如教育广大职工“站稳脚跟,树立自信”“中国人民有志气,没有专家靠大家”“自力更生过技术关”“安全第一,质量第一”“骑驴找马,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精雕细刻”“宁可慢些,但要细些”“边干边学、建成学会”“要争一口气,造出争气弹”“一切为了出产品,拿出产品就是最大的政治”等。广大职工对这一系列的口号,常常喊在嘴上,记在心上,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行动上。在广大参建大军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拼搏奉献、勇于攀登的氛围,朝着造出争气弹的目标奋勇前进。对建设中的问题和技术难题进行摸、排、查、攻,先后攻克了157项技术难题,为主机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迟迟不想脱手套,也不想洗手”1962年9月11日,二机部党组向中央呈报了关于《自力更生建设原子能工业情况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争取在1964年或1965年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奋斗目标。同年11月3日,毛主席在罗瑞卿关于建议成立加强对原子能工业领导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报告上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这个报告被称为《两年规划》。是核工业人向毛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在报告中还明确对五〇四厂提出“头14个月是决战的14个月,到那时(即1964年)要具备拿出合格产品的条件”。这里所说的合格产品,就是原子弹的高浓铀核装料。全厂职工在厂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两年规划》,继续不断地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王承书先生带领她的团队依据级联理论,经过大量数据的反复计算,制定了机组分九批启动的方案,开始了机组成批启动。
1963年12月23日,第五批机组启动成功,使工厂具备了投产提取产品的条件。当时,我在五〇四厂主工艺车间供取料厂房从事工艺装置运行操作工作,并经历了一系列工艺装置启动和投入工艺回路运行的锻炼,比较熟悉地掌握了有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投产之前,组织上将我和黄性章同志调到主产品工艺装置岗位,要求我们做好迎接投产提取产品的一切准备工作。这时已快到1964年的春节,我本来计划回家探亲。但为了投产提取产品,我推迟了探亲时间。在投产前我们听取了投产提取产品技术方案的交底,而后反复进行现场操作演练,开展事故预想预防,尽量将操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想出来,把处理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提出来,并一条条写出来,做到临战不惧、遇事不惊,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达到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1964年1月14日,全厂职工期盼已久的投产时间终于到了,当天上班后,我们做好了投入战斗的一切准备。在班前会上,值班主任王家富同志作了战前动员。班前会结束后,我们走进岗位,这时值班主工艺龚兆丰同志将经过厂部、车间各级领导签发的“工作许可证”(即命令票)交给我们,上面写着:“命令刘晓波同志为操作员,命令黄性章同志为监督员。”我们首先对现场进行了检查,接着我便开始连接主产品装置的线路,打开应开的阀门,关闭应关的阀门,并在阀门上挂上“禁止打开”和“禁止关闭”的警示牌。在我连接线路的时候,黄性章同志站在我身后全神贯注地盯着我,察看着我的每一步操作,履行着监督员的职责。我们不时与中央控制室用电话沟通着每一步的操作情况,并核对着钟表的时间。待工艺回路充气完毕、调整好控制压力后,中央控制室下达了正式提取产品的命令,我即打开产品容器上的进口阀门,高浓铀气体缓缓流入产品容器而被冷凝,这时时针正好指向上午十一点一刻。过了一会儿,产品分析报告出来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完全合格。这时候我们才深深喘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至此,历经6年的艰苦奋斗,五〇四厂建成投产,为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创造和提供了先决条件,并争取了时间。
当天晚上,我仍然沉浸在兴奋之中,便拿出笔和本写了一篇日记。我在日记中写道:“1964年1月14日上午十一点一刻,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我亲手操作提取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宝贝儿子’,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下班后,我迟迟不想脱掉我手上这副手套,也不想洗手,因为这双手套和我的这双手,与我国核工业之间,互相留下了值得纪念的印痕……”。
“这是我部事业发展重要里程碑”1964年1月15日,二机部党组给五〇四厂发来贺电。贺电称:“喜讯传来,你厂已于1月14日中午开始取得合格产品,这是我部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我部事业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部党组特向你厂全体职工致以最热烈的祝贺”。1月18日,毛主席在二机部党组就五〇四厂取得合格产品的报告会上批示:“已阅,很好”。2月10日,周总理在《中央专委关于1963年原子能发展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请转告刘杰同志,庆贺他们提前完成关键性的生产和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试验,仍望他们积极谨慎,坚持不懈地继续完成今后各项任务”。
毛主席、周总理的批示及部党组的贺电,是对五〇四厂全体职工的最好奖励,深深鼓舞着全厂职工继续奋勇前进。在建成投产之后,五〇四厂认真摸索,梳理生产运行中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主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五大连续(即水、电、蒸汽、压缩空气、液体氮)、五大保证(即压力、温度、密封度、真空度、清洁度)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主工艺系统完备的生产运行、工艺分析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并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初期对主机进行了革新改造,使工厂的生产能力比原设计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实现了一厂变二厂。
60多年来,经过五〇四几代人的拼搏奋斗,工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铀浓缩技术已由离心法替代了扩散法,跻身于世界铀浓缩技术的先进行列。
(刘晓波,1940年9月出生,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1962年毕业于二机部西安机器制造学校,同年分配至我国首座铀浓缩工厂。曾参与工厂创建初期的工作,1964年1月14日,工厂建成投产时,亲手操作提取了被称为共和国宝中宝的第一瓶高浓铀产品。)
策划:杨金凤
编辑:郑 可
(摘自2021.2.4“中国核工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