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厦门双子塔有多坑(勇敢攀登光溜溜的日光岩)
旅游厦门双子塔有多坑(勇敢攀登光溜溜的日光岩)给古避暑洞来个侧面特写,巨大的红字让人觉得泰山压顶哇。旁边的巨石上长着一棵老榕树,榕树的须根倾泻而下,牢牢地抓住了整块石头。从日光岩下来,经过一处由三块巨石搭起来的山洞,最上方的巨石刻有“古避暑洞”四个大字,着实威风凛凛。登上日光岩峰顶,鸟瞰山下的民房密密麻麻,还能远远看见对岸厦门岛的高楼大厦,以及中间的鹭江江面,其实鹭江的正式名称是厦鼓海峡,人家可是长在海里的正宗海峡噢。往日光岩后面望去,那是一片宽阔的港仔后沙滩,旁边的一条栈道蜿蜒通往菽庄花园。海的另一边是远处的漳州地面,山上的物华清晰可辨。日光岩的背后有若干摩崖石刻,中间的大字称作“脚力尽时山更好”,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名句。
大家好,今天我来到了厦门鼓浪屿的日光岩,这里是鼓浪屿的最高点,海拔92.7米,日光岩的名字由民族英雄郑成功所起,厉害吧。
还没登上鼓浪屿,仅仅是在半路的轮船上面,远远望见岛上硕大无比的巨石山顶,光溜溜的没有任何草木,那便是闻名遐迩的日光岩了。
上岛后一路爬山,走过无数个台阶之后,终于来到了日光岩景区的门口,只见不锈钢镌刻的“日光岩”三个大字,明晃晃的甚是气派呀。
景区门口仰望日光岩这个无与伦比的大石头,总是担心它不小心会滚下来,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日光岩跟下面的山脉基座是浑然一体的,绝对不会到处滚动。
登上日光岩峰顶,鸟瞰山下的民房密密麻麻,还能远远看见对岸厦门岛的高楼大厦,以及中间的鹭江江面,其实鹭江的正式名称是厦鼓海峡,人家可是长在海里的正宗海峡噢。
往日光岩后面望去,那是一片宽阔的港仔后沙滩,旁边的一条栈道蜿蜒通往菽庄花园。海的另一边是远处的漳州地面,山上的物华清晰可辨。
日光岩的背后有若干摩崖石刻,中间的大字称作“脚力尽时山更好”,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名句。
从日光岩下来,经过一处由三块巨石搭起来的山洞,最上方的巨石刻有“古避暑洞”四个大字,着实威风凛凛。
给古避暑洞来个侧面特写,巨大的红字让人觉得泰山压顶哇。旁边的巨石上长着一棵老榕树,榕树的须根倾泻而下,牢牢地抓住了整块石头。
巨石的另一侧又有一处碑文,并竖有石碑“龙头山寨遗址”,这是郑成功在山上操练水兵时遗留下来的寨门。碑文题名《旭亭记》,其文曰“日光岩隔厦带水……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
另一块巨石上面的碑文则是一首诗歌,诗名叫做《日光岩观海》(清代俞成作诗),诗曰“试豁双眸象迥超,混茫一气接空寥。欲通河汉人能到,若问神仙路已遥。远水平吞三岛日,长风高破两门潮。兹游不浅登临兴,赞老风流况许要。”
下山之后,路过一处山门,上书“圆通之门”四个大字,不消说这边是佛门语录了。
转到山门的另一边,看见上面写着“日光岩寺”,果然这是一座寺庙呀,阿弥陀佛。
朝山门上方望去,兀然挺立的巨石正是刚才攀登过的日光岩,拉进镜头一看,巨石上方飘着红旗,巨石岩壁上刻有“天风海涛”、“鼓浪洞天、鹭江第一”等朱字,巍然壮观。
寺庙旁边有个弘大法师纪念园,原来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当年弘一法师云游四方之时,曾在鼓浪屿的日光岩寺闭关修行八个月。
现代人可能不很熟悉弘一法师,但或许听过《送别》这首歌谣,《送别》正是李叔同所作,歌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哎呀,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