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之争是什么意思(朱毛之名如雷贯耳)
朱毛之争是什么意思(朱毛之名如雷贯耳)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就是红军时期,“朱毛”之名可谓是闻名天下,令敌人闻风丧胆,朱毛红军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代名词,很多人都以为“朱毛”是一个人,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很厉害,率领红军百战百胜、勇往直前。当然,“朱毛”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它是指毛泽东和朱德两位红军的领导人。朱德是红军之父,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红军的总司令。毛泽东是红军的党代表(相当于政委),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党的最高领导人。那么,问题来了,按照我军的一贯原则,党指挥枪!政委大于军事长官,且毛泽东同志拥有巨大的威望,又是秋收起义的领导人,那理应是“毛朱”红军才对,却为何叫“朱毛红军”呢?
在我军创建发展的早期,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政委一直都是大于军事长官的,这点毋庸置疑,在《红军政治工作条例》和《八路军政治工作条例》中,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政治长官有最后决定权!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政委一直都是大于军事长官的。政委是党在该级组织中的代言人,代表了党对该组织的绝对领导,有最后拍板权和否决权。它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也是我军与国民党军最大的不同。即便是后来军队政治工作条例经过几次修改,政委还是要比军事长官多一点话语权。如辽沈战役时,林彪对打锦州犹豫不决,在大军南下途中又想掉头回去打长春,下令专列停止前进,此时政委罗荣桓及时的站出来制止,他说:“打锦州是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决策,此刻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应该再犹豫不决,如果你命令大军停止前进,我以政治委员的名义下令部队不予执行。”林彪无奈,只好下令部队继续前进。
那么,既然政委大于军事长官,毛主席的名字就应该排在前面,那朱毛红军就该叫毛朱红军才对呀,实际情况为什么相反呢?原来,我们都忽略了朱老总在红军时期的巨大的威望和作用,他在红军时期的威望是大于毛主席的!起码是和毛主席并驾齐驱、不相上下的。朱老总是职业军人,资格老,资历深,他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毫无悬念的出任军长,毛主席则任党代表。朱老总对红四军的掌控力是大于毛主席的。据后来红军时期的一些高级将领称,他们都怕朱老总,不敢与他顶撞,但却敢与毛主席分辩。毛主席不是军事科班出身,他是文人,他晚年对自己的定位也是:教员。领导秋收起义时,毛主席也是以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起义部队的三个团中,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毛主席。因此起义部队才磕磕绊绊,余洒度、苏先俊、陈浩等人才先后离开队伍,他们对毛主席的领导心里多多少少是不服气的。毛主席不是军人出身,一开始对军队、尤其是对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的话语权是低于朱老总的。所以,在红军时期,朱老总的威望极高,他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后来改编为红28团,这个团是红四军的绝对主力团,该团指战员大部分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好多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而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则改编为红31团,这个团的战斗力明显不如28团,该团指战员都是由安源矿工、农民自卫队等组成。因此,红四军叫朱毛红军不是没有来由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长期以来,朱老总是和毛主席并驾齐驱的,包括后来在延安时期,朱老总的画像总是和毛主席并列悬挂,开国大典也是朱老总和毛主席一起检阅三军部队。毛主席与朱老总一直都是红军和八路军的代言人,而少奇同志、总理等人却不是。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称呼这支部队时,一般都是把军事长官的名字放在前面,如刘邓大军,陈粟大军等,第四野战军也是称呼为林、罗、刘等。毛主席对朱老总也是推崇备至,赞赏有加的。他多次说过:“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朱在先嘛!朱之不存,毛焉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