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难点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2.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2,完成教科书P93“练习十九”中第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会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方式进行图形的变换。
2.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师: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你想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教学提示】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案是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如果学生说出其他是轴对称图形,也要予以肯定。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集体反馈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戏剧脸谱是轴对称图形。(教师追问:对称轴在哪里?)
预设2:花边图案是由其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得到的。
预设3:雪花的图案是由其中一片花瓣绕旋转中心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预设4:三个大小不同、模样相同的蝴蝶图案是由其中一个蝴蝶图案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放大)后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师: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都是图形的变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入,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图案的过程中自然联想到所学知识,感受生活中图形变换的运用,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回忆旧知,复习图形变换方式的特征
1.出示课件。
师:这是老师设计的一幅图案。想一想,这幅图案运用了哪些图形运动的知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我觉得是通过平移得到的。
预设2:我觉得第一个图形是通过一个正方形旋转、放大得到的。
师:你非常聪明,通过放大是可以得到这个图案的。
课件演示:以里面的图形作为标准,通过放大、再放大,就设计出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教学提示】
利用练习,比较几种图形运动的方式,对比特征,沟通联系,梳理、归纳出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体会图形运动和相似变换的特点。
师:如果从外面往里看呢?(学生答:缩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到了哪几种图形变换的方式?
【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
2.课件出示教科书P93“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说说制作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同时提醒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说出:平移时,首先要找到对应点,还要考虑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把一个图形旋转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旋转的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把图形的每条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要根据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来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图形运动的方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预设1:我发现平移、旋转,它们发生变化后形状、大小都是不变的,放大或缩小是把原来的面积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预设2:放大或缩小后,它们一条直角边的比和另一条直角边的比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就说明它们的形状一样,只是大小变了。
师小结:平移、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而放大和缩小则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形状。
板书:轴对称、平移、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放大与缩小: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形状。
三、创造图形
1.师: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多种图形变换方式可以设计
制作一些复杂的图案,请你根据图形的运动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学情预设】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时,让学生说清自己设计时用到了哪些变换方式。
【设计意图】请学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通过对比分析,沟通不同变换方法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理解。
2.独立完成教科书P93“练习十九”第3题。
学生独立设计图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学情预设】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用什么方式组成的(必要时,还需要添加辅助线)
四、巩固练习,体会应用
1.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的变换过程。对于平移,要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要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如:A向右平移5格,得到B;B向右平移5格并绕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或先绕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5格得到C;从C到D也是同样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任意两图之间是如何变换的。
2.完成教科书P93“练习十九”第1、2、4、6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汇报展示。
【学情预设】第1题:让学生先判断,再画出第三、第四个图形的对称轴,通过交流,感受有些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不唯一性。
第2题:让学生汇报画图的方法和步骤,明确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找到一些关键点的对称点,再利用对称轴两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第4题:引导学生发现看似形状完全不同的4个图形,实际上阴影部分面积完全相等。可通过具体分析4个图形的组合情况作出判断,也可根据图形的运动来判断。例如,第四个图形只是把第一个图形左边的涂色小半圆向下平移了而已,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提示】
注意设计图案的过程是开放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还可以利用学生创造的图形,再一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每一种图形变换的特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创作新的图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6题: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可以适当启发和指导: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面积可以直接计算吗?周长能计算出来吗?放大前后的周长之比和边长之比有什么关系?在理解了放大过程中周长与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再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的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轴对称、平移、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放大与缩小: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形状。
教学反思
本课对旧知识进行了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这样可以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减少学生记忆的负担,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查漏补缺中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创作图形的时间可能不够,可以将这项活动延伸到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图形的运动”作品小报,在全班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