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将碾压后的麦芽和炒熟的大米,按照3:1的比例混合,再放入锅中加水蒸。用石碾子将麦芽碾碎,以备用来发酵。脉田的糖瓜,靠的是老手艺,用大米和麦芽儿做出的糖瓜,酥脆可口。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如今在脉田村依然坚持做糖瓜的作坊只剩下了四家。原所宝告诉记者,现在制作糖瓜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年轻人很少愿意做了。原所宝介绍,做糖瓜火候是关键,每天需要烧掉七八捆柴火。制作糖瓜的原料是大米、麦芽和水。小麦泡水三小时,再发芽七天就可以用来做糖瓜了。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又被称作“小年”。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在这一天,威海人有着吃糖瓜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甜蜜生活的希冀。

那么,这种特色小吃是如何制作而成?春节前,记者来到了文登高村镇脉田村,探访了村里制作糖瓜的手艺人原所宝,一睹糖瓜的制作流程。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2)

现年68岁的原所宝,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脉田糖瓜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打年轻时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糖瓜,从他的爷爷开始就从事这一行当,一脉相传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那时的脉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糖瓜,有十五六家糖瓜作坊。

脉田的糖瓜,靠的是老手艺,用大米和麦芽儿做出的糖瓜,酥脆可口。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如今在脉田村依然坚持做糖瓜的作坊只剩下了四家。原所宝告诉记者,现在制作糖瓜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年轻人很少愿意做了。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3)

原所宝介绍,做糖瓜火候是关键,每天需要烧掉七八捆柴火。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4)

制作糖瓜的原料是大米、麦芽和水。小麦泡水三小时,再发芽七天就可以用来做糖瓜了。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5)

用石碾子将麦芽碾碎,以备用来发酵。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6)

将碾压后的麦芽和炒熟的大米,按照3:1的比例混合,再放入锅中加水蒸。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7)

经过两到三个小时的发酵,就可以从锅内取出糖水过滤,然后再进行抄浆。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8)

将糖水转移到大锅内,用大火烧煮,蒸发掉糖水中的水分。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9)

持续的蒸煮、搅拌,就是所谓的“炒糖”,糖的纯度和黏度会随着水汽的减少而越来越高。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0)

炒糖到了最后阶段,要时刻关注糖的粘稠度。最后糖浆中98%的水分都被炒了出来,炒好的糖就是做糖瓜的原始材料。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1)

原所宝在仔细计算着这一锅出糖的多少。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2)

将炒好的糖盛到盆里,放在热炕上保温,等晚上拉糖使用。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3)

冬夜的严寒使处于高温的麦芽糖迅速凝固冷却,从而变得酥脆。“制作糖瓜必须在零度以下,否则黏糊糊的做不成糖瓜。”原所宝介绍说。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4)

凌晨2时,老师傅将温乎的麦芽糖取出来,两个人协作将糖像拉面一样抻成长条。

抻糖也叫拉糖,需要来回拉上近10次,趁着糖已经拉出了基本的轮廓,几个伙计赶紧将糖转移到院外的另一间房内。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5)

糖由湿热的屋内拿到寒冷的屋外,要迅速拉成长条形状。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6)

由于这间房间气温很低,糖很容易成形。师傅们一手拉着糖,一手拿着麻绳,麻绳在糖上一勒,细长中空的糖瓜就掉在台面上,糖瓜就这样形成了。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7)

刚做好的糖瓜放在零下五度的院子里冷却。

脉田村每年做糖瓜的时节是从“小雪”到“雨水”,并在小年前达到高潮。“腊月廿三,人们要祭灶,就要用又黏又甜的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 。”原所宝说,人们以此盼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后来也就有了“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等谚语。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8)

令原所宝欣慰的是,他的糖瓜技艺有了传承,35岁的儿子原林伟从2018年开始就跟随他学习制作糖瓜,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手艺。

威海好吃的特产伴手礼(只有过年才吃得到)(19)

原林伟还通过抖音短视频的方式,将糖瓜远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品尝到了脉田村这门古老的美食技艺。

掌上威海微信公众号送福利啦~

第一批幸运粉丝名单!

(1月18日-1月23日)

人在江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