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和赵本山谁的影响力大(郭德纲和赵本山相比)
郭德纲和赵本山谁的影响力大(郭德纲和赵本山相比)走下台来询问观众,才明白其中的缘由:一场表演下来,收获的只有象征性地相声和掌声,这让姜昆颇为受挫。但到东三省的时候,姜昆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小品表演艺术家,姜昆所到之处,必定满堂欢笑,掌声不断。但东三省的观众,似乎都不怎么买账。
文|阅栀
编辑|阅栀
赵本山还在大城市铁岭满场子跑演出的时候,姜昆早已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享受鲜花与掌声了!
当年颇负盛名的“笑星”姜昆,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美其名曰给观众送欢乐。
但到东三省的时候,姜昆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
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小品表演艺术家,姜昆所到之处,必定满堂欢笑,掌声不断。
但东三省的观众,似乎都不怎么买账。
一场表演下来,收获的只有象征性地相声和掌声,这让姜昆颇为受挫。
走下台来询问观众,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笑不出来,我们这有个叫赵本山的,看过人家的表演,你这就差点意思了!
闻听此言,姜昆二话不说,就找到赵本山演出的舞台。
在观众席看了一出他和潘长江搭档的《瞎子点灯》《1 1=?》。
的确,作品包袱密集,两人“小矮个”与“大长脸”的形象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姜昆当时就拿了录像带,回到北京单位,向春晚节目组举荐了赵本山。
也是从此开始,赵本山将小品的影响力,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样,当年贾玲和白凯南的《大话捧逗》,也是在姜昆的举荐下,才能在春晚的舞台上争取到亮相的机会!
那么就让人很不解,为什么姜昆能为赵本山铺路,能推举贾玲,却容不下同样传承相声的郭德纲呢?
“反三俗”的标签,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同行相轻呢?
郭德纲与赵本山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01这要说赵本山与郭德纲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吃饭的事情:
赵本山表演是为了吃饱,郭德纲是为了吃好。
何出此言呢?
“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学艺的初衷就是为了有口饭吃。
母亲病逝,父亲远走,和爷爷相依为命,童年的贫苦还没有吃遍,爷爷就与世长辞。
“孤儿”赵本山的依靠,就只剩下一个盲人叔叔。
叔侄两人,就将“老弱病残”集齐,幸好,盲人叔叔有一身拉二胡的好手艺。
两人经常一道,在十里八乡转悠,遇到谁家有白事,就在门前或台下拉上一曲遥寄哀思。
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能在主家得一顿饱餐。
运气好了,还能有几块钱的“演出费”。
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多的“演出费”,赵本山跟着乐队又学了三弦、大鼓、唢呐等。
技多不压身,再加上他表演“卖力”,渐渐也成了小有名气的“手艺人”。
后来娶了妻子葛淑珍,生下一双儿女。
所谓成家立业,赵本山的舞台也越来越大。
从村里的红白喜事,到镇上的开业演出,到铁岭表演艺术团,称得上扶摇直上。
直到被姜昆发现这颗“明珠”,他走到了全国观众的眼前。
就算放到今天来看,这个“草根”一步步的成功,完全都是靠的是“卖力”。
而郭德纲就不一样了。
相比于命途多舛的赵本山,他的日子还挺滋润的。
父亲是个老民警,虽然家境称不上富贵,但也从来不为了吃喝发愁。
因为生在相声之乡,郭德纲对相声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为了能让他有个“一技之长”,父亲还专门带他拜师学艺,成为正统弟子。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几年的坚持不懈,都是要“出人头地”这个信念支撑着年轻的老郭。
每年看春晚这种大型晚会的时候,郭德纲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与野心:
要是电视上是我就好了,总有一天会是我!
02对春晚的渴望,不止郭德纲有,赵本山也有。
当年虽然有姜昆的引荐,但也只是有了一个表演的资格,而并非板上钉钉。
从第一次到春晚现场,赵本山就先后三次被“劝返”。
两瓶酒下肚,赵本山回乡当起了“地头蛇”。
但这颗名为“希望”的种子种下之后,赵本山对于春晚舞台的渴望,一年比一年强烈!
1990年,33岁的赵本山终于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除了1994年,因家事缠身未能到场之外。
此后的每一年春晚,赵本山都成了最值得期待的那个人!
连作家余秋雨都评论道:
因为赵本山,中国终于迎来了大规模的笑的时代!
在小品圈子里,赵本山的崛起再也无人可挡!
而那时的郭德纲,还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一次次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往返。
在自主创业与投诚之间,不断碰壁。
1988年,郭德纲第一次进京谋生,那一年,他15岁。
虽然报考的是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但实际上的工作,却只安排在一个下属的并入团工作。
年轻气盛,进京的目的就是要“大展身手”。
只是那时他并只知道,自己实则是“志大才疏”。
也因此,只能在下属的说唱团,做一些打杂的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没有磨掉老郭的棱角,反而使他怀才不遇的感受越来越强烈!
但凡经历一点风浪,就能压垮这个未经世事的少年。
果然,一年多之后,因为某些原因,老郭耷拉着脑袋回到了天津。
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成名”的梦想。
1994年,郭德纲收拾行囊,再次进京!
这一次,他磨平了自己的棱角,进京的目的从开始的“出人头地”,变成了现在的“混口饭吃”、“站稳脚跟”。
但这一次,郭德纲只在北京待了三四天就回去了。
为什么?
两个原因:没有钱,没有人愿意接纳他。
住着18块钱一晚的旅馆,每天漫无目的地投诚,但得到的都是拒绝。
在手里的100元花光之后,他再次回到天津。
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1995年他再次进京,并在临行前暗暗立誓:
必须留在北京,不成功便成仁。
03“三进京”的郭德纲,也不过23岁,仍旧血气方刚。
这段时间,他从最底层做起,打杂、做零工,好点了能在剧团唱上两嗓子。
如果能说上一段相声,那就是天赐良机。
那时的相声市场,并不景气。
人们追捧的,是姜昆、牛群、唐杰忠这样的“主流艺术家”。
在舞台上说些雅致的段子,最终在“仁义礼智信”的范围内,找一个歌颂的结尾。
而民间“自由生长”的郭德纲,很明显是不被接纳的。
他后来所说的被排挤、被迫害,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内。
“我本来想给你当狗,结果没人敢用我,硬生生把我逼成了一条龙”。
被“文化人”“主流”的排挤之下,郭德纲说下了这句话。
直到拜了侯耀文为师,在相声行业里,才算是有了名号。
后来,就是被迫成“龙”的日子。
没有大舞台,就找小园子;
无人接纳,就自立山头。
2005年,郭德纲终于火了,还有他的“德云社”!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红了之后的郭德纲与赵本山,才真正拉开差距!
04赵本山通过春晚的舞台,从铁岭红到了大江南北。
在观众们笑了多年之后,才陡然明白:
舞台上那个插科打诨的东北大爷,早已是一方“霸王”!
我们笑了一场的小品,早已让老赵得了无数次的奖,也挣了许多的钱。
娶了年轻的老婆,搬进了豪华的别墅,花2亿买了私人飞机,还有一群磕头跪拜的徒弟……
2003年,赵本山成立本山传媒,制霸一方。
其名下的“刘老根大舞台”成了当地的旅游景点,甚至还跑到了国外演出。
仅仅“刘老根大舞台”,就能让赵本山年入2亿元。
他也从一个人的表演,到拥有了自己的团队。
至今为止,赵本山名下已有60名弟子。
每逢年节时的叩拜,就有点古时候大户人家的样子。
虽然名为师徒,但赵本山也属于“御下有方”。
那时,郭德纲被“孽徒”曹云金背叛,并公开喊话“老郭不仁义”
紧随其后,德云社“元老弟子”何云伟、李菁也先后宣布:退社,单飞!
在老郭举步维艰、以泪洗面的时候,赵本山从未尝过徒弟给的酸楚。
2013年,赵本山在媒体前宣布:从此退出春晚的舞台。
也是在这一年,郭德纲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也是在这一年,郭德纲与赵本山同台,留下了那段发人深省的对话。
05在《郭的秀》的舞台上,邀请到“小品王”赵本山做客。
两个喜剧人见面,就算是寒暄,也有点不同寻常。
郭:听说您退出春晚了?
赵:那可不,我不走你哪有机会,这不给你腾地方呢。
一段例行调侃之后,两大班主聊起了管理徒弟的问题:
赵:咱俩都收徒弟,我徒弟比你还多呢。
郭:那倒是。
赵:但我至今呢,还没有走过一个学生。
这话说得老郭尴尬,这是当人面砸人碗啊。
不过,一向睚眦必报的老郭并没有吃下这个“哑巴亏”。
而是以一句“不着急,有的是机会”给怼了回去。
一语成谶,继郭德纲之后,最近的本山大叔也饱尝师徒反目的苦楚。
先是娇娇第一个跳出来,大喊“我就是第一个跟你对着干的人”。
不仅将老公投资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老赵的“操纵”,还在直播上大喊“跟着他没机会”。
而真正将这件事闹大的,是在关婷娜一事上。
作为编外人员,关婷娜并非弟子,只是本山传媒的一名艺人。
但多年来资源不断,还在《乡村爱情》系列里面,饰演“王大拿”的妻子。
多年来本就风言风语不断。
此时娇娇火上浇油,一句“真实的故事 ”将谣言再次扩大。
似乎是看到和赵本山对着干的“流量”,效仿之人越老越多。
“刘能”王小利的妻子哭穷,说跟着老赵“不挣钱”;
“王云”葛珊珊也跳出来大喊“待遇不公”,每月的工资“仅仅2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徒弟的纷纷跳反,人人都等着本山大叔的一个回应。
到底是赵本山,比老郭身上的“戾气”要小很多。
“她闹让她闹,我自乐逍遥。”
在徒弟们纷纷跳反的时候,本山大叔在家围着桌子吃火锅,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这时,是“谢广坤”出来为师父打抱不平。
他以自己举例,如果不是恩师赵本山的知遇之恩,自己现在可能还在“白事”上吹拉弹唱。
如今一众师兄弟,虽然都文化不高,但也在城里买房买车,却奢求得更多。
想不到,剧里最“刻薄”的谢广坤,却在大事上说出了最“公道”的话。
也许,这就是赵本山与郭德纲两人的差距吧。
06老郭被背叛的时候,亲自站出来与曹云金对峙。
虽然有“说学逗唱”最擅长“忠”的岳云鹏等人站台,但都称不上有力的反击。
而赵本山不声不响间,就“消化”了这场“硝烟”,为什么?
因为赵本山给到每个弟子的机会,都是一样多的。
赵本山是舞台上的旗帜的时候,他从不吝惜自己的名声和流量。
只要有机会,就带着自己的徒弟一起,并让郑重地介绍每个徒弟的“艺名”给观众认识。
小沈阳、丫蛋、宋小宝等,哪个不是赵本山一手带到舞台上的。
而反观老郭,为了与“主流”对抗,让即将摘得“全国相声大赛”冠军的曹云金,宣布退赛。
不给理由,不给解释,更不给机会。
就像姜昆一样,身为主流的“扛把子”,他能举荐赵本山,却“容不下”郭德纲。
与其说是容不下,倒不如说是看不上。
站在舞台上,讲究的是“歌颂文化”。
带给观众的笑声,是正能量的,是祥和的,是让观众感到希望的。
就像赵本山一样,虽然一口大碴子味,但是他的段子,离不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讲的是一饮一食间的乐事。
而郭德纲,则讲究“大俗大雅”。
大俗是什么,就是在台上讲于谦的爸爸出门遇见一辆车,于谦的媳妇打开门正在解扣子。
大雅是什么?在 郭德纲的口中,大雅即是大俗,博观众一笑而已。
试问下,即便是你站在那个位置,你是选择贾玲赵本山,还是选择睚眦必报的郭德纲呢?
07这些事情,本就看不出个高低对错。
赵本山的徒弟虽然走了,但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
曹云金何云伟虽然背叛了,但也仅此而已。
在此之后还有张云雷、岳云鹏等等。
雅致的歌颂文化,与本山大叔身上的烟火气,更适合大舞台。
但这并不代表郭德纲是错的。
乡里乡亲之间,喜欢听的还是鸡毛蒜皮的琐事。
在小园子里,他明显更胜一筹。
但徒弟出走是事实,“三俗”与“反三俗”也是事实。
赵本山与郭德纲,郭德纲与姜昆,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同进共退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