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日本内外棉厂除了要遭受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外,工人还要受到“那摩温”( 旧社会工厂内工头的别称)的额外勒索。工人如果不给“那摩温”送人情,就休想进厂门。工人进厂以后,“那摩温”还通过名目繁多的罚款来克扣工人工资。顾正红进入内外棉九厂后每天做工十几个小时,一连干了几个月,可是一分钱工资也没有拿到。因抗议“拿摩温”克扣工资 顾正红被开除出内外棉九厂。不久,在工友帮助下 顾正红又进入日商内外棉七厂做工,先后做加油工和盘头工。1921年苏北水灾爆发,当时的阜宁一带,尽成泽国,顾正红母子八人生活没有着落,只好一路乞讨至上海寻找父亲。1922年,为减轻家庭的负担,父亲花钱送礼托人说情,将17岁的顾正红送进了日本人办的内外棉九厂做扫地工。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无暇东顾之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对华资本输出总量剧增,尤其深入控制了中国的棉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据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今年是五卅运动97周年,江苏省内有两处地名与这场运动有关,一处是滨海县正红镇,一处是苏州五卅路,两处地名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彰显着江苏人民顽强不屈的反帝爱国精神。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

顾正红

点燃五卅运动导火线的工人先锋

正红镇位于江苏省滨海县,是为纪念顾正红烈士而命名的。1905年,顾正红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篆河边顾庄(今滨海县正红镇正红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顾正红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四个妹妹。他幼年家境贫寒,家里只有两间矮小的土屋和不足五亩的薄田。民国初年,国内军阀混战不断,地方匪盗横行,加之盐阜地区十年九灾,天灾人祸之下,顾正红一家的生活举步维艰。为寻找谋生出路,1916年顾正红的父亲抛妻别子,孤身一人来到沪西的一家油厂当苦力,但因微薄的工薪也就只能养活自己,年幼的顾正红和母亲一起扛起全家生活的重担。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2)

1921年苏北水灾爆发,当时的阜宁一带,尽成泽国,顾正红母子八人生活没有着落,只好一路乞讨至上海寻找父亲。1922年,为减轻家庭的负担,父亲花钱送礼托人说情,将17岁的顾正红送进了日本人办的内外棉九厂做扫地工。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无暇东顾之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对华资本输出总量剧增,尤其深入控制了中国的棉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据统计,1921年全上海共有纱厂52家,其中日商纱厂就有24家,占比达到46.2%。当时,日商纱厂残酷剥削压迫工人,实行“六进六出”工作制度(即日班从早晨6点工作到晚上6点,夜班从晚上6点工作到早晨6点),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二小时,而日工资只有二、三角钱,一月工资仅够四口之家买米所用,广大工人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3)

日本工厂中的棉纱工人

除了要遭受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外,工人还要受到“那摩温”( 旧社会工厂内工头的别称)的额外勒索。工人如果不给“那摩温”送人情,就休想进厂门。工人进厂以后,“那摩温”还通过名目繁多的罚款来克扣工人工资。顾正红进入内外棉九厂后每天做工十几个小时,一连干了几个月,可是一分钱工资也没有拿到。因抗议“拿摩温”克扣工资 顾正红被开除出内外棉九厂。不久,在工友帮助下 顾正红又进入日商内外棉七厂做工,先后做加油工和盘头工。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4)

日本内外棉厂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沪西纺织工人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封建军阀和官僚买办的多重压迫,极富革命精神,具备开展工人运动的绝佳条件。1922年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派嵇直、徐玮在沪西小沙渡开办了两个简易的工人文化补习班。1924年春,两个补习班合并为沪西工人补习学校。当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执行委员会会议(史称“五月会议”),会议通过了《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等文件,指出——

“在大产业的工人里扩大我们的党,是现时的根本任务之一……纺织业工人的组织不能再缓了。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产业工人,尤其集中在上海,我们的党在纺织工人里曾经进行组织失败了。”

会议决定设立“工会运动委员会”,专门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此次会议后,中共中央陆续从武汉等地调来富有工运经验的李立三和项英等人,会同原在上海的中央工会运动委员会负责人邓中夏,加强上海工人运动的领导。邓中夏、李立三等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参照长辛店和安源工人俱乐部的经验,决定在沪西工人补习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沪西工友俱乐部,以进一步团结和组织工人,准备斗争。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5)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6)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7)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1924年9月1日,沪西工友俱乐部在小沙渡槟榔路上新建的三间平房里宣告成立。共有30多人参加成立大会,会议推举项英为俱乐部主任,孙良惠为副主任,嵇直为秘书(不久由刘华担任),刘华、顾秀为宣传委员,李瑞清为组织委员,刘贯之为总务委员,并拟定了《沪西工友俱乐部章程》,规定俱乐部由“沪西工人组织之”,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互相扶助,共谋幸福”。俱乐部打破区域、行帮界限,以厂为基础,发展成员,成立了工人的秘密组织。在俱乐部里,共产党人用演讲会、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革命的启蒙教育,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邓中夏、刘华、项英、蔡和森、恽代英、杨之华、李立三等都到俱乐部教过书、做过演讲。俱乐部就像一只红色摇篮,培养和教育工人,顾正红就是这个时候在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下迅速成长起来,逐步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骨干。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8)

民国时期的工人俱乐部

1925年2月9日,上海日商内外棉八厂因抗议日厂主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共中央和上海地委组织领导下领导下,各日资纱厂联合罢工,至2月18日同盟罢工的工厂达22家,共计35000余工人参加,史称“二月罢工”。在这次罢工斗争中,顾正红作为工人代表参加了工人纠察队,积极组织工人参与抗争。经过罢工斗争的考验,顾正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二月罢工”结束不久,日商资本家却并不履行当初达成的复工条件,并蓄意破坏工会组织,变本加厉地压迫工人。1925年5月14日,日商又无故开除内外棉十二厂工人多名,十二厂工人为抗议日商的压迫再次举行罢工。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9)

1925年5月15日,内外棉七厂的工人上班时 日本纱厂以棉纱不敷为借口,关闭厂门并停发工人工资 以挑拨七厂与十二厂工人之间的关系,七厂织布由十二厂供应棉纱 逼迫十二厂工人停止罢工。这天下午五点 顾正红带领晚班工人冲进工厂 与日本资本家理论 要求开工和发工钱。但日本资本家蛮横无理 内外棉七厂大班川村和副总大班元木突然向工人群中开枪,冲在前面的顾正红左腿先中一枪,来不及躲避,腹部又中一枪 后又连中两枪 并被残暴的日本资本家连刺数刀。工人们迅速把顾正红送往医院抢救 但终因伤重不治于1925年5月16日下午二时去世,年仅二十岁。

顾正红的牺牲激起了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民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租界的繁华马路,进行宣传讲演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先后逮捕100多人,并突然向密集的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0)

五卅运动中示威的工人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1)

五卅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街道上站满了西方列强的士兵

五卅路

江苏人民反帝爱国热情的缩影

江苏是顾正红的家乡。日、英帝国主义对同胞的屠杀,点燃了江苏人民郁积已久的怒火,全省人民迅速投入到五卅运动的洪流中来。

5月31日,中共南京支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广泛发动群众,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6月3日,南京市民和学生3万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大会。大会主席、中共南京支部负责人宛希俨报告了五卅惨案情形,号召南京人民以实际行动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会后,群众在城南主要街道进行游行示威,东南大学等48个团体,派出人员在街头宣传演讲。4日,在宛希俨、共产党员曹壮父、团南京地委书记王觉新等人带领下,南京市民又到城北、下关一带游行示威。游行队伍还守在英商和记洋行门口,向工人们宣传演讲上海惨案,呼吁“不要替仇人做工”“为上海被杀同胞报仇”,得到和记洋行工人的热烈响应。此后,南京党、团支部即把主要力量集中到英商和记洋行,发动该行工人举行了持续42天的大罢工,有力地声援了上海人民反帝爱国斗争。邓中夏后来对和记洋行的罢工作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南京反对帝国主义运动最壮烈的一举,给予各地影响不小”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2)

南京市民为声援五卅惨案游行示威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上海地委专门派中共党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姜长林从上海赶到苏州,与中共党员、乐益女中教师叶天底,苏州工专学生、苏州学生联合会主席秦邦宪,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博文中学教师许金元等取得联系,发动苏州人民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苏州党、团组织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声援上海同胞的斗争中。5月31日下午,苏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请上海学联代表到会报告五卅惨案经过,并作出决定:即日起罢课示威。6月1日,各校学生分组出动,在各闹市区及茶馆散发传单,6月7日,苏州各界联合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队伍从公共体育场出发,“经过干将坊、松鹤板场、临顿路、观前街、护龙街、东西中市,连亘有数里之长,见首见尾,竟须费时一点余钟。”至30日,苏州学生、市民先后掀起四次声援高潮,严斥日、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民众的暴行。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3)

1925年6月2日,苏州两千余名学生在公共体育场集会,声援五卅运动

随后镇江、无锡、南通、常州、扬州等地的学生、工人和普通民众们也纷纷响应,各种罢课、罢工、游行示威活动此起彼伏。6月14日,顾正红的家乡阜宁县各界人士300余人开会,发表通电,声援上海工人。阜宁县立明达师范师生节食并募捐,将所得之款支援上海工人。至6月底,全省所有县城的爱国群众几乎都已投入到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中来,一些乡镇也开展了声援活动。正如瞿秋白在《国民会议与五卅运动》中所说:“江浙则甚至于小小村镇如双林义乌等处,都起来响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五卅运动的狂飙在江苏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 革命声势从南京、苏州等大城市扩展到各县城甚至乡镇,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革命斗争高潮,江苏人民在这场反帝斗争中日益觉醒起来,中共江苏地方党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始在乡镇中建立基层组织。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4)

1925年6月7日,共青团无锡支部写信给团中央汇报无锡民众援沪示威游行的情况,团中央接到报告后作了批复:“无锡援助沪案运动很好。”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5)

1925年6月7日,锡社、中国孤星社成员在公园路示威游行,宣传五卅惨案真相,呼吁群众积极投入反帝斗争。

为帮助上海工人克服罢工期间的生活困难,苏州地区的募捐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各界纷纷组织了“中华爱国募金大会苏州募金后援分会”来办理募捐事宜。东吴绸厂工人首先提出吃10天素食,节省菜金接济上海工人。全市36家丝织厂工人纷起响应,一致决定,素食半月。工人们素食节约的款项达2200余元,全部汇往上海。各校学生一齐出动,每组三四人,组成1000多个劝募小组。他们携带可盛装捐款的竹筒,分头到闹市区、茶馆、书场、戏院、商店和家庭去募捐,郊区唯亭、浒墅镇等地也留下募捐学生的足迹。从6日到7日,即募得7780元,送往上海。

在工人、学生爱国热情的感召下,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共募集捐款近2万元。7月10日,由苏州各界联合会推举组成的筑路委员会决定,修筑一条路以纪念五卅运动,并定名为“五卅路”。后将修筑线路定为翻修公共体育场旁由言桥南至十梓街原名马军弄的一段路。1926年5月30日,苏州各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在公共体育场门前、言桥堍筑起两方五卅路纪念界石,“俾我苏人,永矢弗忘”。当年6月,五卅路即告竣工,成为全国唯一一条以“五卅”命名的城市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顾正红烈士,党和政府于1958年将其家乡命名为正红人民公社,并将其出生地顾庄命名为正红村,1983年正红人民公社改为正红乡。2001年5月,滨海县进行区划调整时,将原正红乡、陈铸乡、獐沟镇三个乡镇合并成为正红镇。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6)

五卅路纪念碑

江苏最容易读错的六个地名(寻迹江苏老地名)(17)

夏天的五卅路

*参考资料:《五卅运动史料》《中共江苏地方史》《滨海英烈》《顾正红传》。

作者:李群龙

李群龙,山东安丘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日语系,现任滨海县地方志办公室综合科副科长。

审核、发布:张一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