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北朝最后一首诗(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感怀诗)

南北朝最后一首诗(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感怀诗)三四两句是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诗人是在特定的处境与心境下猝然遇物,而眼前的景象又恰与自己的处境、心境相合,情与境合、心与物惬,似乎正隐隐透出诗人所处环境之森寒孤寂,而朔风劲厉哀号的景象,则又反映出诗人心绪的悲凉与骚屑不宁。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谢灵运是东晋著名山水诗人,中国文学史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南北朝最后一首诗(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感怀诗)(1)

岁暮

南北朝: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南北朝最后一首诗(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感怀诗)(2)

  •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 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

  • 三四两句是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诗人是在特定的处境与心境下猝然遇物,而眼前的景象又恰与自己的处境、心境相合,情与境合、心与物惬,似乎正隐隐透出诗人所处环境之森寒孤寂,而朔风劲厉哀号的景象,则又反映出诗人心绪的悲凉与骚屑不宁。

  • 五六句写到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这两句抒发诗人岁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

南北朝最后一首诗(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感怀诗)(3)

  • 这首诗应当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当时被贬为永嘉太守,接触山阴道上的千岩竞秀和万壑争流的山水,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这首诗。

  • 全诗叙事写景抒情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无可追回的惋惜和对事业无成的惆怅。

南北朝最后一首诗(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感怀诗)(4)

参考资料:

1、《古诗评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4月版

2、《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