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韧带撕裂好多年了(十一年前韧带撕裂)

韧带撕裂好多年了(十一年前韧带撕裂)终于,运动的唯一副作用找上了我。心系着把坐班发挥到极致的工作,依然驰骋在绿茵场。九几年的足球培训还没兴起,只有走了体育路线才会得到专业的足球训练。这不难,我们对墙踢,我们大场一对一,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学足球,提高技术。多年踢球的累积,入选高中,大学的校队那是理所当然,但爱好不能当作专业,后来我成为了一名程序员。

岁月如梭不惑之年,足球已伴三十有余。


那时中国职业足球还没有正式启动(94年甲A),小学四年级有了第一个足球,也有了人生中第一件队服,黑白相间的尤文图斯11号,当时资讯匮乏,后来才知道11号球员是拉瓦内利,外号白头翁,和维埃利搭档锋线。


足球的魔力就是如此,不论是30年前还是现在,都会有一群痴迷的伙伴因此结识,相伴。

一群“傻孩子”在学校操场,公园草地,甚至在柏油马路上二过车,不论刮风下雨。

九几年的足球培训还没兴起,只有走了体育路线才会得到专业的足球训练。

这不难,我们对墙踢,我们大场一对一,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自学足球,提高技术。


多年踢球的累积,入选高中,大学的校队那是理所当然,但爱好不能当作专业,后来我成为了一名程序员。

心系着把坐班发挥到极致的工作,依然驰骋在绿茵场。

终于,运动的唯一副作用找上了我。

韧带撕裂好多年了(十一年前韧带撕裂)(1)

一场比赛,一次拼抢,致使我会做ATW的右脚韧带断裂,卧床2个月,拄拐2个月,努力后基本能正常走路了。

操场大爷还依稀记得那个拄拐守门的傻逼青年......


因为伤病,更因为结婚生子,告别足球了6年之久。

“周末踢球啊?”“滚!”

“周末踢球啊?”“没时间!”

“周末踢球啊?”“看孩子!”

“周末踢球啊?”

终于,我醒了。

陌生的场地,陌生的队友。

熟悉的球鞋,熟悉的皮球。

三年了,风雨无阻。还是这群“傻老爷们”。

因为热爱,我们相知,我们相惜,我们健身,我们强体,我们只为多活几年......


爱好终归是爱好,玩玩就行,错!

竞技体育从来没有玩的心态,你有队友,有队伍,要有担当,有好胜心......

不至于拼死在球场,起码得跑到脸红脖子粗,毕竟岁数大了,还得养家。

言重了,但是实话,不多跑,怎么多活几年。


一点心得,很多球友和我说,这个年龄(我们队40岁左右)踢球,感觉突然开窍了,会踢了。

对,我也有同感,阅历不仅仅体现在工作,生活,和足球也是相通的。

一,业余足球水平相当。过人不会连续过掉3人,必被断。少带球,费体力,反抢更费体力。

二,传球尽量传脚下。球速要快,提前量尽量小,看那大哥跑两步停了,因为他没有自信能追上。

三,二分之一球要放。不受伤比挣得球权重要很多,一场比赛的输赢不会体现在这次球权上。

四,基本技术要练习。你再怎么拼力,停不住球也白扯。

五,逆足的练习。其实不是很难,不用像主脚那么全面,起码逆足可以发上力,可以射门。


最后说点转型前锋后的感触。

韧带撕裂好多年了(十一年前韧带撕裂)(2)

这些转变来自对足球的理解,甚至是我受过伤的右脚。

推射大于抽射,角度大于速度。

韧带撕裂的后遗症是我右脚脚背不能绷直,会有痛感,无奈改变射门方式,脚内侧推射的成功率高了很多,之前的大力抽射更多会打飞。推射只需要摆动小腿和脚腕,行程短,发力更快。

正脚背抽射只有在防守球员离你较远,你才有时间挥动你的大长腿一脚抱杆,因为大腿带动小腿完成抽射,行程大,发力时间更长,在7人制场地,很少有这种空间。最主要的是脚背接触面积小,足球很容易打飞。忘掉你有正脚背,从推射开始。

前锋只负责完成射门,比起助攻难度较低。

助攻的队友,要考虑球速,空挡,前锋的跑动位置,避开防守队员等因素。前锋只需把球踢进大大的门里,只要把握角度和球速,门是不会动的,要有球门位置的感觉,有时来不及抬头看球门,这需要点时间提高感知。

能一脚射门,绝不停球再射。

多看看范佩西的射门,教练没教过他停球。作为前锋你也要忘掉停球,当你停好球去观察球门,守门员位置时,已丧失一半的得分机会,在接球前的不到一秒的时间,调整好步伐,感觉球门的位置,调整好触球位置,射门。

韧带撕裂好多年了(十一年前韧带撕裂)(3)

世界第一大运动的魅力,挥汗如雨,结识朋友,延年益寿,还有什么比这剂良药来得更划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