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靠父母发家的吗(从来不沾儿子的光)
马云是靠父母发家的吗(从来不沾儿子的光)虽然马来法在事业和兴趣上都获得了不小的成果和荣誉,但是,人们更加关心的始终是“马云的父亲”这个身份。在工作之余,他编纂了不少与曲艺类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研究材料,并且获得了多个奖项的表彰。如今,虽然马云已经辞去阿里巴巴的相关职位,但是他的一举一动依然是公众热切关注的新闻,在大家眼中,阿里巴巴好像依然是“马爸爸的阿里巴巴”。由此可见,马云对于阿里巴巴,对于社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可是,马云的爸爸却甚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非常低调。马云的爸爸名叫马来法,曾任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和儿子马云不同,马来法是个“搞艺术的”。60岁退休以后,马来法一直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其中曲艺类的保护,并对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的背后需要家人的支持。
但是,这个支持并不仅仅来自于伴侣或者爱人,也会来自于其他的家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未来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家人,特别是有血浓于水的家人,互相支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互相之间的支持和爱护依然是需要距离的。
当马云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马爸爸”,他的爸爸马来法却从来不沾儿子的光,一家人各有各的事业,保持着冷静而妥帖的距离感。
1.“马爸爸”的爸爸如今,虽然马云已经辞去阿里巴巴的相关职位,但是他的一举一动依然是公众热切关注的新闻,在大家眼中,阿里巴巴好像依然是“马爸爸的阿里巴巴”。
由此可见,马云对于阿里巴巴,对于社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可是,马云的爸爸却甚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非常低调。
马云的爸爸名叫马来法,曾任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和儿子马云不同,马来法是个“搞艺术的”。60岁退休以后,马来法一直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其中曲艺类的保护,并对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工作之余,他编纂了不少与曲艺类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研究材料,并且获得了多个奖项的表彰。
虽然马来法在事业和兴趣上都获得了不小的成果和荣誉,但是,人们更加关心的始终是“马云的父亲”这个身份。
与人们的热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来法并不常谈起儿子马云,特别是马云的事业,他曾对记者说家人间的一个原则,就是各人有各人的事业。
所以,在儿子功成名就以后,父亲马来法并没有去沾儿子的光,而是一如既往地继续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对于儿子的事业也并不会插手。
2.亲子关系之“松”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不理解,孩子懂什么呀?父母如果不帮他们把关,协助他们的事业发展,这怎么能行呢?
在生活中,或者在新闻里,不难发现很多家长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奉为圭臬,苦口婆心地劝导甚至蛮横不讲理的威胁孩子听从自己的“正确”意见,急不可待地把“失控”的孩子拉回“正路”上来。
如果马来法是这样的父母,那么马云绝对不可能成功。马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不仅仅是一个商人,因为他创办的阿里巴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大大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让人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互联网时代。
简而言之,马云的伟大在于他的“创举”。在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收获了很多的嘲笑和蔑视,在当时的主流社会意见看来,马云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果马来法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亲,他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把儿子从“梦”中敲醒,让他去踏踏实实地找一个“铁饭碗”,那么,也就没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不需要太长时间,五年,十年,整个社会的面貌和观念就会焕然一新。虽然很多父母认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但是,孩子永远比父母更能触碰时代的脉搏,他们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更有创新能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
曾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就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了。这是一句俏皮话,却也不失几分道理。
如果下一代永远谨遵上一代的教诲,行规蹈矩地不敢有半步跨越,那么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新时代,生活像是被按下了“单曲循环”,不断地重复现在发生的事情,不会有人想着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不会有人想着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好。
很多父母会认为,道理都懂,但是真的要放手让孩子去闯,实在是不放心。这个不放心,就是不信任。就像一岁左右的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地前行,父母总是怕磕着碰着,所以不敢放手。
但是,总有一天得放手,就像父母不可能一辈子扶着孩子前行,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而且,对一岁的孩子不敢放手,也许还情有可原,现实中,还有不少父母对二十岁、三十岁的“孩子”也不敢放手,这就真的是匪夷所思了。
3.亲子关系之“紧”说要松,不代表听之任之,子不教依然是父之过。真正理想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宽严并济,距离适中,既给了彼此自由呼吸的空间,又不至于疏远和缺少关爱。
所以,亲子关系依然需要有“紧”的部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紧”是“松”的前提,只有“紧”好了,才能放心地松开手。
父母的“紧”更多地体现在那些“不变”的东西上,比如三观问题,道德问题,修养家教等等。在这些方面,父母应该当仁不让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曾经有人感叹,世界上那么多职业都需要资格考试,可是“父母”这么重要的“职业”却不需要任何考试。试想,如果有“父母资格证”考试,那么什么会是考试重点呢?
答案不是价格高昂的学区房,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兴趣班,更不是孩子身上的名牌运动鞋,而应该是通过身体力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才是为人父母的“重点功课”。
小结:在“三观教育”上,父母不仅要当仁不让,更要时刻不懈怠,不放松。当一个孩子从家里偷拿了几块钱被发现,父母认为他还小,当一个孩子与同学打架被叫家长,父母认为他还小。
当一个孩子学会撒谎和欺骗,父母认为他还小,那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孩子这棵本来充满希望和朝气的小树苗,也很可能终将成为不可雕的朽木。
当一个孩子三观端正,道德意识过硬,那么家长就从来不用担心他在社会上做什么坏事情或者误入歧途,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愿意去闯一闯,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