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斜杠(如何提升斜杠力)
如何打斜杠(如何提升斜杠力)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个词出自《纽约时报》一个作家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他是这样定义斜杠青年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态度,最终“加杠”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换句话说,有的人是通过努力为自己成功加杠,而有的人,则成为一名“伪斜杠”,不仅没有让自己增值,反而让原有的那条杠失去了分量。成为伪斜杠,不仅没有让自己增值,反而可能让原有的那条杠失去了分量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斜杠青年呢?
012011年,一个手臂上带着五道杠的少年黄艺博红遍网络,这位少年可了不得,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读《人民日报》,兴趣广泛,写作和英语尤为突出,已经在重要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很多网友看了黄艺博的故事后,对自己只有一道杠甚至一道杠都没有的小学生涯感到深深的自卑。
“小学没成五道杠,我如今总能给自己多加几道吧?”给自己加杠,这就是如今很多年轻人所追捧的“斜杠青年”。根据中国青年报调查,在2000名青年中国,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斜杠青年”,并对此现象有非常正面积极的评价。
环视周边,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人加入了“斜杠青年”的行列。就拿我们公司的同事来说,除了正常上班,有的人在外面做培训,有的人开了餐饮,有的人在做微商,也有人下班跑滴滴。
在这当中,有的人是打发时间,而有的人,则把副业做成了主业。有的人是主动选择,充实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有的人是被动选择,维持生计,从事多份工作。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态度,最终“加杠”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换句话说,有的人是通过努力为自己成功加杠,而有的人,则成为一名“伪斜杠”,不仅没有让自己增值,反而让原有的那条杠失去了分量。
成为伪斜杠,不仅没有让自己增值,反而可能让原有的那条杠失去了分量
02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斜杠青年呢?
这个词出自《纽约时报》一个作家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他是这样定义斜杠青年的:
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而我认为,在《斜杠青年》这本书中,对其的解读更加具体:
slash不是简单的身兼数职,而是在主业之外拓展多元技能,充分发掘你的潜能,现在是业余爱好,未来可能就是你的谋生手段。
换句话说,斜杠青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关注技能的提升、个人的成长。
从古至今,我们有许许多多斜杠青年的例子。比如:
- 北宋时期的苏轼,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书法家、画家,他对文学的造诣,也让他在书法、绘画方面意境深远。
- 陈欧曾经是一名游戏职业选手,在校期间就创立了游戏平台,发展相当不错,后来回国创立了聚美优品,成为年轻一代的网红企业家。
- 吴晓波期初是一名商业记者,后来成为财经作家,在写作领域获得成绩后,他开始经营出版公司,创立吴晓波频道,经营自媒体。
他们是真正的斜杠青年。而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如果没有深刻理解斜杠青年的内涵,就会变得浮躁,很容易陷入误区:
- 跟风做副业,喧宾夺主,导致主业也没有做出突出成绩,甚至业绩下滑。
- 没有擅长领域,重复机械做同样的事情,没有任何的进步。
- 看着身边的人做这个挣钱就去跟着做,最后一事无成,身心俱累,焦虑挫败,得不偿失。
如何才能提升斜杠力,成为真正的斜杠青年呢?
其实我们分析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那些真正的斜杠青年,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在第一领域做的非常成功,达到巅峰,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领域。也就是说,先做深度,这是前提。而在此后,无论往后叠加多少杠,第一杠的核心能力,将始终作为定海神针,一辈子不丢失。比如吴晓波的出版社、自媒体,始终离不开他精湛的写作技能和商业嗅觉。
- 将第一领域的核心能力,迁移到其他领域,举一反三,拓展宽度。比如苏轼将自己的文学艺术天赋,融入到书法、绘画中,陈欧将游戏天赋迁移到游戏平台,再将创办游戏平台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迁移到电商平台。
- 持续不断地学习、探索。新的领域,既是继承与延续,也是转折与发展,不断学习、积累才能将旧的能力与新的知识融合。
很多厉害的人,都拥有着多重的身份,这些身份甚至有些看起来毫无关联。似乎他们就是横空出世的英才,但事实上,在他们每个人的内部,这些身份之间都有着强烈的关系,一切都并非偶然,而是水到渠成、环环相扣,是个人不断成长的结果。
斜杠青年,实际是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身份不过是水到渠成
03通过这些优秀斜杠青年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这三点必须要做到:
第一、关上多余的门,先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单杠青年。
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曾说:现代民主制度下,困扰人们的不是缺乏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令人眼花缭乱。
因此在《怪诞行为学》中,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把其中某些选项放下,把一些门果断关上。否则,就会像恋爱中“脚踏两只船”的人一般,最后一无所获。
这里的“专注”与斜杠青年的“多元”并不冲突,而是说,我们首先要专注,然后再多元,这是一个顺序的问题,若顺序颠倒,则一败涂地。
如果连自己的主业都做不好,又谈何要做好副业呢?主业不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信心的建立、能力的锻造、资源的积累。所以静下心,不要问“我有没有兴趣”,只需要关注“我有没有做好”。
游戏有规则、社会有规则、职场也有规则,只要全心投入,深入下去,放下“急于求成”,多一些耐心,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 试想,如果吴晓波没有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所积累的写作能力和商业知识,他大概率就不会成为财经作家和企业家。
当自己在第一领域中,小有成绩以后,就会形成一定的心理优势,能力、人脉等都达到了一定水准,此时拓展新的疆土,才能有更大的获胜把握。
先深入,再拓宽,顺序决定了我们的成败
第二、选择正确的领域。
什么是正确的领域,当然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其实在面临要进入一个新领域时,我们对其的评估,有两个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关注长期成长,而不是短期收入。
我们虽然有了主业上的积累,但是进入新的领域,依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而我们长期在这个新的领域中探索,一定要能够有积累,不断产生复利效应,而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送快递、兼职滴滴司机、打字员等等,这些“兼职”耗时耗力,3年后的自己与今日无异。
2、保持核心能力的延续。
我们每个企业在多多元化经营时,都是借力自己的优势去拓展新的领域,而不是从零开始,颠覆重来。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长板”,聪明人都会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基因,把它用到极致。
- 比如我写作能力还不错,我选择了尝试进入新媒体,因为自己有一些底子,所以我能够渡过新手最痛苦的无收入、无素材、难输出的阶段,试想,如果一个本不擅长写作的人,看到新媒体行业一片火热,匆匆加入,基本不到一个月就会放弃。
准遵从本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跟风行动
第三、不断扩展资源层和能力圈。
今年江苏高考以“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的一段材料为引,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写文。其中一名考生以“斜杠青年”该如何读书为题目 论述应该如何读书的文章 得到了满分的佳绩.在这篇作文中 考生写到:在这个倡导“斜杠力”的社会里,我们读书就更加不可偏废了,要达到“从山中看到水,从水中看到山”的境界,还需要我们强化读书过程中的融合意识。
这位考生写的非常好,读多类别的书,不断自我修炼,然后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才能真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斜杠力。
斜杠青年与查理芒格多元化思维的内涵是不谋而合的,要想有用多元化的技能,首先要锻炼多元化的思维,要想锻炼多元化的思维,就要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扩大能力圈边界。
我们都知道 自觉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只有你建立了明确的目标 才能有强烈的内驱力.因此 当我们在决定要当斜杠青年之前 先问问自己:
- 我是不是能克服浮躁然后深入钻研?
- 我是不是有决心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 这个长远的目标是我内心真正的诉求还是追随潮流?
也许未来 我们不一定要靠斜杠挣多少钱 但是我们要有将其作为将来谋生的一个目标 否则在加杠的过程中,就成为” 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状态,这样是注定无法成事的。
不断学习、探索,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才能为自己“加杠”
04复旦陈果老师说过非常精辟的一段话:我们人生就是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永不停歇向上成长,不断成长,唯有grow up,才能抵御向下的力量,你会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谁若接近你,谁就接近光,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当今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强的自主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但我们需要明白,斜杠青年,并不是目的,只是一个附带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不断探索当中,修炼更好的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我想,这才是“斜杠力”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是瓶小柒,一个想成为比别人厉害一点点的人,期待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