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十四阿哥结局是怎样(康熙十四阿哥胤祯名字的误区)
康熙的十四阿哥结局是怎样(康熙十四阿哥胤祯名字的误区)其实,在当时,“祯”有两个发音,根据满文发音,十四阿哥胤祯的“祯”应该读作“征”,所以说,发音上也没有冲突,但是雍正为何还是将其改掉呢?笔者认为,雍正是一位对一切都要求严格的郡王,十四阿哥名字的发音可能会让大家误解,这也是雍正所不允许的,并非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因为雍正篡位才将十四阿哥的名字改掉。
导读:清朝康熙一生文治武功俱佳,寰宇一统,受到史家和众人的好评,但是他在晚年却为皇储问题而焦头烂额,以至于传位问题成为清史上的一大疑案。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于北京西郊的畅春园,遗命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由于康熙晚年夺嫡斗争很是激烈,再加上雍正继位后对其政敌的镇压,使得雍正篡位的谣言迅速地传播开来。雍正对民间的传言也有所耳闻,特意编写了《大义觉迷录》来回应,但却起到了欲盖弥彰的效果,所以,雍正不得不对其政敌大打出手,进行铁血镇压。其中,当年与雍正进行争位的一个焦点人物就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弟弟皇十四子胤祯。
鉴于之前有些网友在康熙皇十四子胤祯名字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本文特意对胤祯的名字进行释疑。有人说,十四阿哥不是应该叫胤禵吗,怎么会成为了胤祯,还有人说,十四阿哥应该叫允禵才对。其实,这几种叫法都没有问题,十四阿哥一共有三个名字:胤禵、胤祯和允禵。根据满清宗室玉牒记载,十四阿哥的名字多次发生过变动,大约在康熙四十五年之前,十四阿哥叫胤禵。随后,康熙将他的名字改为胤祯。雍正继位后,因避其名讳,又将十四阿哥的名字改为允禵。所以说,这三种叫法都没有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十四阿哥胤祯的发音问题,其中第二个字“祯”,它是怎么来的呢?康熙为何把它赐给十四阿哥让他改了名字呢?在《礼记》中有这么一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因为它具有美好的寓意,所以康熙才将十四阿哥名字改为胤祯,与十三阿哥的胤祥遥相呼应。有人说,“祯”与雍正的“禛”相似且读音相同,所以雍正继位后才将十四阿哥的名字改为允禵。
其实,在当时,“祯”有两个发音,根据满文发音,十四阿哥胤祯的“祯”应该读作“征”,所以说,发音上也没有冲突,但是雍正为何还是将其改掉呢?笔者认为,雍正是一位对一切都要求严格的郡王,十四阿哥名字的发音可能会让大家误解,这也是雍正所不允许的,并非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因为雍正篡位才将十四阿哥的名字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