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世纪欧洲戏剧主要有(中世纪戏剧现象)

中世纪欧洲戏剧主要有(中世纪戏剧现象)1.奇迹剧奇迹剧最初的宗教戏剧形式非常简单,大致采用了两个方面的题材,即耶稣诞生和耶稣复活。耶稣诞生剧多在圣诞节时演出,耶稣复活剧则多在复活节时演出。演出角色是由僧侣、教士以及神学院的学生们扮演。以后,随着这种形式的发展,宗教戏剧逐步走向复杂化。像最初的拉丁语言被各地方语言所代替,内容也由原先的两个方面发展到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圣经》故事。这些都使宗教戏剧以极力宣扬宗教思想为主,极力把教义变成人们的生活准则为目的、为追求,而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一定的现实生活内容,使现实主义因素有所增加,并有了一定的世俗化。这样,教会宣教的目的逐步被减弱,反宗教的意识情感渐渐地有所显现,民间音乐的因素也有所增加。这种变化对教会而言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宗教戏剧最初在教堂正厅为演出场所,之后被迁到了门廊外,进而被勒令停止,最后被迫走出了教堂。走出教堂后的宗教戏剧在原有性质的变化上,更加速了它的变化过程,主要是它的内部

宗教戏剧是中世纪的一种戏剧现象,主要以《圣经》教义为题材,通过戏剧的表现方式和手法,作为传播教义的工具。

宗教戏剧的产生,标志着音乐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音乐戏剧艺术得到了更好的完善。

中世纪欧洲戏剧主要有(中世纪戏剧现象)(1)

早期教会庆典

在早期的教会庆典中,往往会穿插一些歌咏的成分,并有简短的问答,对钟鼓也有所运用。整个过程,已带有一定的音乐戏剧成分。宗教戏剧的产生来自于教会仪式,是在仪式中唱诗的基础上形成。宗教戏剧中对话是由教堂做礼拜唱诗时由合唱的问答形式发展而来,其曲调虽然已比唱诗生动活泼了许多,但仍未脱离圣咏的风格。

最初的宗教戏剧形式非常简单,大致采用了两个方面的题材,即耶稣诞生和耶稣复活。耶稣诞生剧多在圣诞节时演出,耶稣复活剧则多在复活节时演出。演出角色是由僧侣、教士以及神学院的学生们扮演。以后,随着这种形式的发展,宗教戏剧逐步走向复杂化。像最初的拉丁语言被各地方语言所代替,内容也由原先的两个方面发展到几乎囊括了全部的《圣经》故事。这些都使宗教戏剧以极力宣扬宗教思想为主,极力把教义变成人们的生活准则为目的、为追求,而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一定的现实生活内容,使现实主义因素有所增加,并有了一定的世俗化。这样,教会宣教的目的逐步被减弱,反宗教的意识情感渐渐地有所显现,民间音乐的因素也有所增加。

这种变化对教会而言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宗教戏剧最初在教堂正厅为演出场所,之后被迁到了门廊外,进而被勒令停止,最后被迫走出了教堂。走出教堂后的宗教戏剧在原有性质的变化上,更加速了它的变化过程,主要是它的内部发生了变革。比如演出从教堂内迁移到教堂门口的广场或集市上后,由于有了更大的演出空间,演出时开始搭台,使用起了舞台造型艺术,如布景等,一改在教堂内演出时以圣坛周围的环境为多面布景的现象,道具、化妆也更加多样化。这种对原有环境固定性的打破,使戏剧的情节与地点自然发生了变化,多样化的环境氛围便应运而生。演出人员也由僧侣、教士转换为专业演员;演出对象从善男信女扩大到广大的民众。而带有哑剧和杂耍性质的表演和情景式的喜剧演出得以出现,戏剧的表演成分得到加强。这些都体现出了中世纪戏剧的变化。

宗教戏剧虽然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但题材却一直在《圣经》的范围之内,表现主题从演出者到欣赏者,还是以对宗教的虔诚态度和信仰为前提。在表现形式上,宗教戏剧并没有脱离它的传统性质,但在处理手法上则比较自由了,像一些普通生活场面的出现和一些喜剧、哑剧动作的出现,一些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和对语言增添了生动性等等,都预示着宗教戏剧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变革。但是,终因教会的思想行为失去人心,连带宗教戏剧的减弱而最终丧失了它的宣传作用。到了 13 世纪,代之而起并得到高度发展的则是民间戏剧,市民阶层的戏剧演出成为可能,奇迹剧在当时就是颇为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

中世纪欧洲戏剧主要有(中世纪戏剧现象)(2)

奇迹剧

1.奇迹剧

奇迹剧又名圣迹剧,是宗教戏剧的变种。在形式上,奇迹剧称为宗教传奇剧,是宗教戏剧中的一种类型。

奇迹剧的初期,仍然带有传统宗教的说教性质,主要表现为人们命运及境况处在艰难困苦的厄运之时,要以虔诚之心相信上帝,以求奇迹的出现,使之脱离苦难而获得拯救。其中一部分是对圣人生活奇迹的收集,在对它有所向往和迷恋中创作出戏剧。奇迹剧发展到以后,主要偏向暴露社会矛盾和表现道德教育等问题。

奇迹剧的题材并不限于宗教历史,也有小说故事或史诗类内容。由于奇迹剧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城市的中产阶级,因而,它的表现内容既反映了现实生活迹象,也夹杂着宗教道德宣传。而这一点,正好反映了城市中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既有反对封建教会统治的一面,又有从宗教道德中去寻求某种幸福、愿望和幻想的一面,就是说他们对宗教道德抱有的态度是既反对又依赖。这样,就使奇迹剧在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方面欠缺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奇迹剧的产生最早大约在 12 世纪初,13 世纪流行于民间,14 世纪盛行于法国,并在欧洲普遍发展。

中世纪欧洲戏剧主要有(中世纪戏剧现象)(3)

神秘剧

2.神秘剧

在宗教戏剧中,还有一种剧称为神秘剧。神秘剧还可译为神迹剧或圣史剧。

神秘剧的题材主要反映有关耶稣生死与复活的内容和圣徒的传奇故事。神秘剧同奇迹剧一样,既宣传宗教道德思想,也反对封建教会意识。所不同的是,神秘剧的现实主义成分及反封建教会的意识要强于奇迹剧。

神秘剧虽然仍处在封建教会的领导之下,但实际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艺术,不但为城市中产阶级所拥有,更具有着广大市民阶层的基础。尤其是随着圣歌的不断壮大,神秘剧在 14—16 世纪流行于欧洲,并在 15 世纪的西欧取得了统治地位。特别在法国,神秘剧更为盛行。一部著名的神秘剧《奥尔良之围》,超出了一般神秘剧的表现内容,它以歌颂法国人民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为主要内容,暴露了封建贵族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这种走向进步的变化,使神秘剧已远远地超出了《圣经》的内容。

在表现手法上,神秘剧代表作《第二个牧羊人》中,已开始运用双线条情节进展的手法。这种一改中世纪戏剧单线条情节发展的状况,为日后戏剧发展运用多线索、多情节的表现手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神秘剧的特点是将中世纪很多音乐形式集于一体,诸如教堂圣咏、世俗歌曲、舞曲及吟唱诗人的一些作品。神秘剧的篇幅比较大,一般“都很冗长,一演就是几天,有的要花几十天才能演完。在法国,神秘剧往往在教堂外面的广场上演出,建有一排房子,一端房子上部表示天国,另一端是通往地狱的龙门,其中喷出火焰,魔鬼由此出入。从天国到地狱之间,一栋房子表示一个不同的地点。在靠近地狱门口有一个真实的水槽,水面上浮着一只小船,这里就是日内沙拉海。一般神秘剧既是建立在一大堆圣经故事的题材上,戏剧动作从天上一直发展到地狱,像这种庞大的舞台建筑形式倒是适合演出的要求的”(廖可兑:《西欧戏剧史》,第 68 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版。)。显然,这种实景的舞台环境要求以及庞大的舞台造型,在以后歌剧偏重于大布景、大制作,追求环境的真实性方面,是受到一定影响的。所不同的是歌剧都是在室内,布景、环境已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但仍然对真环境、真氛围在特点上有所追求和接近。如一些舞台建筑造型在高度、牢固度以及对一些道具的运用上,有的接近于真实,有的则完全真实。

神秘剧在中世纪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戏剧形式,在宗教剧中有着很浓厚的世俗气息。包括奇迹剧在内,它们包含着强烈的音乐成分,很多歌唱场面被认为是以后清唱剧和歌剧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之一,甚至有人认为,神秘剧可以被看做是中世纪的歌剧。

中世纪欧洲戏剧主要有(中世纪戏剧现象)(4)

道德剧

3.道德剧

随着宗教剧的发展,又演变出了一种剧,名为道德剧。道德剧又可称为寓意剧或教训剧。

道德剧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而诞生的。由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更接近于世俗的性质,因而它具有与封建教会的不相融性,对封建教会的统治持反对倾向,反对的用意在于争取资产阶级的生活权利。其实在实质上,道德剧仍然保留着宗教的性质。对此,它可以被认为是带有变种意味的宗教剧,是发生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带有宗教色彩的寓言戏剧。

道德剧的主要特征是着重于人类的行为和最后的命运,它在描写人物和表现人物时,常常带有寓意的性质,会利用一些标志性的具体记号或者对象来表现一种观念和现象。如穿白衣的表示“仁慈”,穿红衣的表示“残忍”,宝剑比喻“正义”,橄榄枝比喻“和平”等。它常会用一些拟人化的手法来展开善与恶、精神与肉体之间的斗争。尽管道德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和个人的思想情感,但它基本还是按照某些教规来达到某种抽象的说教,因而,它的人物性格缺少鲜活性。

道德剧于 15 世纪和 16 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各国,其中,尤以英国最为盛行,并走在西欧各国的前列。道德剧发展到后期,性质有所变化,有关善恶冲突的剧少了,而更多的则是表现愚昧与智慧之间的斗争,更有赞美世俗生活的欢乐。在形式上,道德剧由抽象的道德说教转为对社会腐败德行的批判,以更具有现实主义的元素代替了寓意性质的元素,其带有社会讽刺喜剧成分的元素常常会出现在其中,它对科学精神的发扬已经开始压过了对神学内容的宣扬。正是由于道德剧的这种现实性,使它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

中世纪的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各有其特点,其中奇迹剧和神秘剧起源于教堂礼拜,而道德剧则起源于教堂布道。在这些剧的演出中,音乐的成分都比较多,特别是奇迹剧与神秘剧,在一些宗教庆典的演出中,被认为是一种礼拜式的音乐剧,可见其对音乐表现方面的注重。在演出方面,中世纪的宗教剧演出,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其人物众多,戏剧结构松散而不紧凑,这样,演出的场景、地点、舞台都会相应的变化多端,其演出大体上分为两种样式 :流动性演出与固定性演出。流动性演出形式多在盛大庆祝活动中举行,英国最为多见。例如,运用马车,将其分为上下两层,下面一层作为化妆间,上面一层作为表演区或景观台,车身四面敞开。每辆马车作为连环剧中的一个景点,承担着其中的一部短剧,多辆马车构成全剧,成为变化多端的舞台。演出按照顺序,沿一定的路线一辆车接一辆车地演,直到全剧结束。固定性演出则多见于欧陆,舞台的空间使用曾有过圆形剧场,舞台设在当中,观众围在四周。而更多的是舞台与观众面对面,分为景观点和供表演用的表演区两部分。以后根据宗教剧的性质,又将舞台分为三层,分别代表天堂、人间、地狱,使场景可以得到更为鲜明的表现。

由于宗教剧的表现受宗教内容的局限,舞台的布置成为宗教剧十分重视的方面。为了使演出特别有效果,舞台形式、规模越搞越大,小到天空的飞鸟、地上的花草以及水池养鱼,大到牲畜动物牵至舞台,并当场宰杀,包括真实的大水泛滥,甚至为了逼真,还会有模仿真实的血腥场面出现。这样,机械设备开始运用,并搞出一些大规模的布景机关等。

表面上看,宗教剧在舞台艺术方面的确有很大胆的创造精神,实则它已经对艺术有所背离。在对宗教剧认识的一分为二中,仍不可否认中世纪宗教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成就。

更多视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天秤的艺术格子”

猜您喜欢: